“巴啦啦啦啦啦啦,恭喜宿主触发支线任务二,查明案件真相。”
薛青笑了,居然系统也判定这是一起案件,那就代表着这些全都是真实的,朝廷有大理寺复核全天下的死刑犯,所以一般到大理寺之后这都是铁案了,皇帝为什么格外关注这起案件,有猫腻。
薛青开始细细看起考题信息,总结完信息,只能说算这嫌疑人好命。
死者王大朗与谭家村的蒋氏洞房花浊夜尚未圆房,在闲聊,阁楼上的闹婚的兄弟俩也就是本案的嫌疑人觉得没意思,就决定离开,走之前觉得要吓他们一下,就从阁楼往里扔了把刀,然后二人离开。
第二天来喝新媳妇的茶,结果和老人家都等了半天,新媳妇还没来,就去叫人,结果只看到新媳妇坐在床上,却没看见新郎王大朗,二人就问大朗去哪了。蒋氏就回答,新郎官去买东西去了。
二人觉得奇怪,新婚第二天买什么不能让小厮去,就没话找话说,昨夜可安好,没见着什么奇怪的东西?
蒋氏迟疑之后拿出一把短刀,怯生生的说,昨夜不知道是谁,把刀从阁楼上丢了下来,想吓死我们啊,这是谁的刀啊?
王氏兄弟笑嘻嘻的道,刀是他的,昨夜就是为了吓你们一下。
蒋氏把刀拿了回来,反复确定刀真是你的。
二人解释道,你二人昨夜光聊天,半夜了,我俩都熬不住了你俩也不睡,只好丢下把刀吓吓你们。
蒋氏立刻冲到门口去大喊杀人啦杀人啦。
等人齐了,蒋氏告知公婆,昨夜王大朗被这短刀一刀戳在了太阳穴上,死了。凶手就是这俩兄弟。昨夜新郎官咽了气,我怕抓不到凶手,故意藏起尸体,想看看今日谁来要刀,没想到啊,就是这兄弟俩害得我丈夫。
两兄弟目瞪口呆,公婆当场去床底下把新郎官尸体拖出来,直接晕倒,醒来后新媳妇已经做主报了官,兄弟俩直接打入大牢。
经仵作验尸,死者确实死于尖锐物体刺入太阳穴,导致失血过多而亡。
县令人证物证俱在,提报知州,知州同意,提报大理寺。问题就出在大理寺和这嫌疑人身上,这兄弟俩一个姓钱,一个姓王,一个是钱塘王那个钱,一个是死者王大朗的亲弟弟,王二朗。
钱氏因先祖救驾祖龙有功,有秦朝颁发的丹书铁劵,可免死罪。
王氏是王家最后一个儿子,他要是死了王家就绝后了,虽然死者是他亲哥,但是若这样杀了,王氏夫妇将无子送终。
于是此案就这么僵住了。
薛青分析,新皇是造反成的功,所以格外在意正统一事,钱塘的钱氏拿秦朝的丹书铁劵来用,就证明了自己的正统。所以得缓缓。
王氏已是死者父母的独子了,本朝律法独子也不该死。
所以左右为难之下,把这个案件当做是考题,看看这些人有没有看出其他人没看出来的点,可以给这案子再回旋回旋。
薛青看了卷宗已经有所眉目了,举手示意,大太监一看是明法的考生第一名,就请示皇帝过去询问。
皇帝就派了大理寺的于少卿前去,这案子说大不大说麻烦倒是挺麻烦的。
于少卿走过去,薛青拜过之后询问此案件之后的发展如何,王氏夫妇如何,蒋氏又如何。
于少卿带着问题回禀皇帝,皇帝也纳闷了这明法第一名莫非真找出什么漏洞可以解决这桩难事?
命于少卿告知对方,将所思所想写在考卷上。
于少卿告知薛青,薛青就开始天马行空的编造了。
明法考试比想的难度低很多,完成时间也很快,立刻闭上看薛山的试卷,很好,第一篇八股就可以直接套上,立马把之前的模板填上文字,让薛山开始抄写。
明法试卷已经可以收走了,其他科考试还有下半场。
明法的考生收完试卷之后,等了一刻钟,还没等到太监来送他们走,却等来了皇帝叫薛青前去问话。
薛青知道大概是自己的答卷太独树一帜了吧。
到了后边的书房,皇帝早就在那了,指着考卷问,今日考生都是给了朕一个答案,你却给了两个答案,说说吧,你是怎么想的。
薛青回到,第一种就是普通考生都能做的,赦免钱氏,承认前朝的丹书铁劵,让王氏在狱中娶妻生子留下后代,这样他就不算是独子,也就不违背本朝法律。
但草民认为这件案子没那么简单,正如开始草民问的问题,案子的后续呢,王氏夫妇呢,蒋氏又如何。
皇帝心里一转,你问这些坐什么。
薛青回答,若王氏夫妇非要二子去死,那么我们大可不必留下二子,若是王氏夫妇不想要二子去死,那么王氏夫妇应该此时也在京城才对,陪着儿子周旋,打点各路官员,甚至是狱卒。
皇帝问于少卿,王氏夫妇呢?
于少卿回答,并未在京城,也没提出要赦免儿子。
薛青一笑,皇帝也冷笑一声,为人父母者,可能恨杀死大儿子的二子,也可能因爱来救二子,不闻不问,这是怎么回事。
薛青接着说,烦请于大人和草民去一趟苏州,快马加鞭驿站换乘三天即可,草民也想看看这桩奇案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皇帝准许了,但是还说,你这明法的状元头衔你得解决了这桩案子才能给你,若是解决不了,我看你这大好头颅也是不错。
薛青立马表示定不负皇上期望。
掌事太监立刻带着二位去了御马监领了马,带上文书印章干粮,带着四个大内侍卫,出发。
如果快的话,六天就能解决,回来正好发榜。
于是二人真的是日夜兼程,不带休息的换马两天多一下就到了苏州。
听闻一个奇妙的后续故事。
两个月前,那俩兄弟已经开始往京城转送了,有个仆人带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来到王家,说这个男子是王大朗。王家人大吃一惊,儿子早就死了,怎么可能还活着呢。但是那男子一见王父就跪倒在地,说他真的是王大朗,他借尸还魂了。
王家人更觉得荒谬,因为这人长得就不像他儿子啊,那个仆人说这是他家公子,前几天患急症去世了,谁知道停棺第二天醒了,但是却说这不是他家,他是王大朗,家里怀疑他是再生人,就命小人带来验证一下。
王父本不信这些,问了他自家的几件事,都回答的清清楚楚,叫来家中人,他能挨个辨认出来。王夫人见着如此这般,就抱着儿子痛哭起来,忘了二子被押解进京之事了。
那男子也跟着哭,还问他刚过门的妻子呢。王夫人就带着他去了蒋氏那里。
蒋氏守礼想避开,但是王夫人说这是你相公王大朗啊。
蒋氏更是不甘心,王夫人复述了一遍刚才的事,蒋氏断然拒绝,说自己的丈夫已经过世,自己是要为他守节的。
王夫人爱子心切,非要蒋氏和这个男子相认。蒋氏就以让这个男子说一下新婚夜他俩说了什么悄悄话为由,来探查对方。
对方说完,蒋氏就哭了起来,这就是我的相公啊。于是王家也不去想那个杀人的儿子了,专心在家照顾小夫妻。
薛青明白了,现在立刻去谭家村调查。果然如他所料,世上没有鬼,更没有什么借尸还魂,只有人为的把戏。
告知于少卿事发经过,于少卿立即派薛青和大内侍卫前去捉拿,然后他去知县告知此事。即刻押解进京。薛青抓完人之后在府里到处问话,仔细查看了婚房,心里确信无疑了。
带着犯人也是快马加鞭,直接将奸夫□□捆绑好,拉着王氏夫妇进京。
回来的路上用时间多一些,毕竟王氏夫妇不会骑马,只好大内侍卫一人一个带着前往京城。
回来用了三天办,于少卿将所有人请到了大理寺,皇帝就在背后,开始审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