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中高三年级在誓师大会后的学习氛围与舒捷预估的差别不大,空气中弥漫着浮躁的分子。
16班的学生因为被舒捷下了通牒,所以格外留心这几天的状态,也会按照舒捷的要求好好调整自己的状态,因为被舒捷当头泼了一大盆冷水,所以没有人敢懈怠,反而越发的认真了。
当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到了第五次统测的日子。
这次系统发布的任务和上次一样,但因为上次任务失败的缘故,给舒捷下调了难度,平均分的要求从70分降到了69分。
【任务13:鸢祥市第六次统测
任务要求:16班全市第四次统测数学平均分≥69分
任务时限:3月31日前
任务奖励:900点积分
任务惩罚:16班第六次月考数学平均分<69分,扣除700点积分
备注:积分可用于商城商品兑换】
看着奖励积分变成900点,失败扣分变成700点,舒捷的嘴角抽了抽,忍不住说道:“系统,你人真好。”
“宿主,我这是严谨。”
三天的考试时间一晃而过,成绩出来之后,舒捷之前的担忧全都变成了现实,而16班则逃过一劫,这次统测,他们班的平均分在全年级排名第二。
得知全年级成绩的时候,办公室里除了不在的张书衡外,所有老师都齐刷刷地看向正打算继续优化下一步复习计划的舒捷,好像打算好好研究他的脑袋究竟是用什么做的。
没等系统提醒,舒捷就感觉到了汇聚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抬起头有些茫然地问:“刘老师,你们看我做什么?”
“小舒啊,你看了这次的成绩统计了吗?”刘森作为与舒捷关系最亲近的老师,代表其他老师询问。
“看过了。”舒捷点头,他一直都很关心学生们的成绩,虽然主要是关心16班的成绩,但也会顺带看看其他班的成绩,这样菜能对自己的学生将来的高考成绩和位次有一个相对可靠的预估。
刘森继续追问:“你有什么想法?”
“大家的心思很浮躁,考不好很正常。”舒捷以过来人的口吻说道:“一般来说,誓师大会后的统测的成绩不是特别好就是特别差,很不幸,我们十二中中了特别差这只签。刘老师你问这个做什么?16班这次考得还不错,只要稳住这个状态,七成的学生上本科线不是问题。”
“还有,刘老师,您要有心理准备,下一次统测的成绩可能会很差。”
刘森苦笑:“小舒啊,实不相瞒,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誓师大会一向都是惯例。我对16班现在的状态很满意,但你也知道,我不仅仅是16班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我同样也教着11班的历史,不管是哪个班的学生,我都希望他们能考出好成绩。”
“说实话,这次考试成绩出来后,虽然11班还是稳住了年级第一的位置,但他们受到的打击也非常大。”刘森一边叹气一边说:“虽然稳住了第一,但成绩并不如前几次考试理想,我感觉学生们压力很大,学习起来很压抑,很费劲,这对他们接下来的复习没有好处,真不知道要怎么办才能让他们的状态恢复过来。”
刘森为11班的担心是真心的,但也为16班的学生感到庆幸,因为16班遇到了舒捷,所以他们平稳地度过了誓师大会的考验。
对于11班的情况,舒捷爱莫能助:“我不了解11班的学生,不知道他们适合什么样的激励方式,我对16班学生说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对他们的了解之上。我觉得最适合开解每个班学生的人是他们的班主任,毕竟班主任最了解自己的班级。现在大家要做的是尽快帮学生调整好状态,不要继续耽误时间了。”
第六次统测成绩一出来,刘森自然而然成为了全年级最受羡慕的老师,毕竟在一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看好16班,而现在16班的平均成绩已经可以排到年级第二了!哪怕十二中只是一个普通高中,高三年级文科班只有6个班,这依然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除了刘森之外,最感谢舒捷的人就是16班的学生,他们当然也关注全年级的成绩以及个人的年级排名。成绩出来的那一刻,他们一个二个笑得比向日葵还灿烂,同时心里涌起一阵后怕,如果当时舒捷没有提醒他们做人不能发飘,必须脚踏实地,只怕今天又是另外一种结局。
距离高考还有两次统测的时间跨度。
高三的学生们盯着教室后方的高考倒计时,老师也盯着相同的倒计时牌子,不知不觉间,时间越来越少。
看着一天天减少的倒计时,学校里开始出现浮躁不安的气氛,学生们开始自己觉得时间不够用、复习效率差,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距离第七次统测还有几天的时候,这种情绪到达了顶峰,好多学生顶不住这越来越大,仿佛如山般压在头顶的压力奔溃了。
学校里学生和学生之前的摩擦变多,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有了摩擦,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摩擦也多,家长和家长也开始吵架。
每个人都像是个炮仗,一点就炸。
到了这个时候,最顽皮、最不开窍的学生也开始意识到高考的重要性,可是“来不及”的念头在他们的脑海里盘旋着,让他们郁闷、愤怒、苦痛而找不到发泄的出口。
这种情绪在16班尤为明显,舒捷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有学生说“如果当初我好好学习”之类的话了。
舒捷在这些学生的脸上看到了懊悔、苦涩,还有一丝他们自己从未察觉的对自己的怨恨。
刘森也来找舒捷问过现在的情况应该怎么办,但舒捷让刘森先不要着急,等统测成绩出来后再进行调整。
“您是班主任,只有您先稳住,学生们才会找到主心骨。”舒捷安慰刘森:“还有,他们现在的惶恐是因为想要达成更高的目标,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放弃不切实际的目标,去触碰他们真正能够得着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真正相信高考能够决定他们一时的命运,但不会决定他们一辈子的命运。”
虽然学生之间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焦灼,但舒捷觉得这并不是大问题。一个皮球气太足了之后轻轻一碰就会爆炸,能够在高压下坚持几个月而依然处事淡然的人从来都是少数。
在舒捷看来,学生们学到现在,每个人都像一个高压锅,他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鞭策,而是卸下高压阀,给他们放放气。
只不过这种事情也是讲究技巧的,一不小心放气就变会变成泄气,会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关心学生的老师每到这个阶段都会焦头烂额,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能快速调整学生们的状态,让他们摆脱心浮气躁的状态。但是不管走到哪里,总会有见不得别人好的老鼠屎存在,而对十二中的高三年级组来说,张书衡、杨艳之流就是最大的老鼠屎。
张书衡唯恐天下不乱,学生的成绩不好也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骂学生无能、废物,觉得自己的教学出不来成绩全都是学生的错,是因为学生不配合他。从始至终,张书衡都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反而觉得所有人都欠他的。
张书衡对自己教的两个班不上心,还死死盯着16班的状态,一旦16班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他立刻开始阴阳怪气,他一直对与之前跟舒捷发生的冲突耿耿于怀,更令他愤怒的是连王强都让他收敛一点。
王强的态度狠狠地打了张书衡的脸,让他对舒捷越发记恨。
对于张书衡的挑衅,舒捷向来不放在心上,只要不涉及到学生的问题,舒捷一向是个好说话的人。
不管情绪如何焦灼,也不管学生们的心里藏着多少恐慌,该来的还是会来,第七次统测如期而至。
与上次一统测全年级的情绪都十分高昂的气氛不同,这次考试高三年级的头顶照着一大片乌云,学生们的脸上写满了焦虑。
舒捷能够理解学生心中的焦虑,但战胜焦虑只能靠学生自己,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能够起到的作用都非常有限。
除此之外,舒捷也不希望16班的学生养成对自己的依赖心,雏鸟总有放飞的一天,高考前最后的三次月考,必须让他们自己飞,只有这样他们到了高考的考场上才同样能做到处变不惊。
出于这些目的的考虑,舒捷让刘森稍安勿躁。
成长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疼痛,身体的生长会疼,心理的成长也会疼,如果想让学生们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就必须让他们自己去感受成长的疼痛,再受宠爱的孩子也不可能一辈子处于父母的羽翼之下,总有需要担当的一天。
舒捷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到了不得不担当的时候才开始担当,而是从现在起就做好了担当的准备。
舒捷一直都相信如果学生有担当的勇气并真正做到了担当,他们必然会在高考时取得更好的成绩。
上次统测,在16班全体同学的努力下,舒捷总算是保住了剩下的400点积分,并挣来900点积分,这次统测,系统又发挥起了它抠门的特色,不管舒捷说什么都没有发布任务。
系统只说了一句话:“宿主,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张弛有道,您不也是这样对待学生们的吗?”
舒捷对此无言以对。
虽然惦记着任务和积分,但舒捷一向擅长反向思考问题,皮笑肉不笑地感谢系统:“谢谢你为保护我的积分而做出的贡献。”
说实话,舒捷觉得如果这次系统再提出平均分70分的任务要求,以16班现在的状态根本不可能完成,毕竟浮躁的人很容易把事情搞砸,但舒捷一向不是一个畏难的人。
整个办公室里,最淡定的人就是舒捷,他比任何人都做好了这次统测学生们成绩会起伏较大的心里准备。
这已经是第七次统测了,也是倒数第二次统测,为了让学生们做好充足的准备,统测时间都被提前了,为的就是与高考的时间成功对接。
考试结束后,不少学生的情绪都崩溃了,他们自己就能感觉出成绩并不如前几次考试那么理想,现在距离高考还剩下最后一次月考,不得不说,这份打击非常沉重。
考试成绩出来后,16班大部分学生都垂统丧气的,因为他们的成绩下降了,这就像是遭遇了当头一棒般令他们痛苦不堪。
虽然班级排名不是倒数第一,但尝过正数第二的甜头后,他们很难接受自己的失败。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成绩都下降了,还是有人稳住了自己的成绩,并且稳步提高,李悠然和孙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悠然自从找舒捷谈过之后,整个人都焕然一新,甩掉了沉重的脂肪之后,他就像卸掉了沙袋的运动员,在赛场上轻盈而快速的奔驰,所以这次考试,他稳住了自己的状态,和上次考试成绩几本持平,只要他保持住这个状态,考上一本院校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自从解决了厌学的情绪问题之后,孙艳越发坚定了考上F大的决心,这让她必须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她不想让自己的决心变成一场笑话。幸运的是孙艳天生就是学文科的料,当她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好之后,一切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当初拖后腿的数学现在成绩也能维持在130分左右,令她讨厌的政治也找到了做题的诀窍。
这次统测,孙艳的排名第一次冲进了年级前三十名,成为了一匹新的黑马。
座位在孙艳附近的吴小燕不由得十分羡慕,这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她经历了跌宕的人生,在退学的边缘徘徊着,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她终于回到了学校。
刚回到学校的时候,吴小燕非常的惶恐、她怕自己跟不上学习节奏,毕竟她已经耽误了好几天的课,但老师们给她准备的习题套餐让她快速地赶了上来,她拼命的学习是因为姐姐的话一直在她的耳边萦绕。
只是不管她怎么努力,进步的幅度始终有限,根本赶不上简直是飞跃式进步的孙艳等人,这让吴小燕感到了压力,她怕辜负了姐姐的遗愿。这次统测,虽然也有微小的进步,但吴小燕并不满意,她还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她心里充满了害怕,她不知道万一高考考砸了,她该何去何从?
作者有话要说:求评论,求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