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气清,盛夏的燥热早已过去,扑面而来的风中带着令人畅快的凉爽。天空高远,果实挂果,黍麦发黄,再过月余便要迎来大丰收。
咸阳城直道两旁种植的松柏依然青葱翠绿,但梅子、果树一类,已经微微泛黄。咸阳城如今已经有了集中的商业区、居民住宅区,两区都分布在咸阳宫的西南边。
咸阳成乃秦国都城,此处十分热闹。
上一回赵瑶君出城时是坐的马车,一路目标明确,直奔咸阳北郊的庄园,她没能好好看一看咸阳城的风貌。今日出城骑马,到了闹市下马步行,赵瑶君终于能够仔细看一看这座两千多年前古城。
路边有卖吃食的、木制品的、肉类牲畜也有,甚至有布料成衣卖,坊市里还算热闹。赵瑶君留心到,如今秦国在嬴政的强硬要求之下,竟然严格遵守《金布律》的内容,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秦国的《金布律》里就规定了:“有买及卖也,各婴其价。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婴。”意思是有所买卖,分别系着标好价格的小木板。有些不到一钱的小物价,就不用系木板了。
赵瑶君抬头看自己身边身着玄色深衣的嬴政,眼睛里的崇拜溢了出来,冒这闪亮的星星。
【我阿父果然厉害啊!别的丰功伟绩不说,单说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就是站在大统一格局下,对国家的顶尖设计了。这高瞻远瞩的眼光,古今未有的顶尖格局,真不愧是千古一帝,好帅啊!】
【关键他现在才二十出头,这一米九八的身高,这冷峻俊美的容颜,啊,街上好多人偷看我阿父!我阿父可真俊啊!】
嬴政实在太高了,五岁身材还矮小如同糯米团子一样的赵瑶君,只好一边走路,一边将头仰得高高的,脖子伸长,去看自家父亲的那张俊脸。
一旁牵马的蒙武,随驾的小少年扶苏、十七八岁的蒙恬也抬起一张激动得发红的脸,去看嬴政的样子。
于是父子俩也忍不住在心里赞叹,王上果然生得相貌堂堂,威仪光华!
嬴政不知到听了自家小女儿吹了他多少彩虹屁了,如今他心里虽有波澜,面上也能波澜不惊,甚至能拉进她乱动的手,语气淡淡的,有一丝警告:“瑶君莫要扭来扭去,太过跳脱了,好生走路,当心摔了你。”
赵瑶君嘻嘻一笑:“好哦。”
【嘿嘿嘿,他稍微愠怒,凶起来的时候也好帅!可惜我的金手指不是直播类的,要是有小说里连接未来的直播系统,这会儿我阿父说一句我秦始皇,打钱!想来,我已经发财得不能再发了!】
嬴政不大能理解什么直播,他没有说话,只是拉着赵瑶君,慢慢往前走。
走出闹市,他直接提溜着赵瑶君的领子,将她提溜上马,然后自己也翻身上马:“往西郊去,看一看你圈起来的地到底适不适合做造纸坊。”
蒙恬带着扶苏,蒙武带着一干护卫,一行人由西南继续向西郊边而行。
马跑得不快,赵瑶君窝在嬴政怀里,看着一路行来时,都能看见从从翠竹,为秋日的咸阳城增添了一抹苍翠。
赵瑶君满意地点头:“我果然做了个正确的决定,我们咸阳,乃至于整个关中沃野之地,都种了许多竹子。竹林随处可见,竹还摇曳也是一景!竹子可是个好东西啊,竹子不仅可以拿来做竹简,竹笋也可以吃。竹子还长得快,易存活,无论从成本、便利、种植习惯上考虑,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竹纸啦!”
蒙恬听了,不由赞叹:“四公主殿下年纪虽小,但却天资聪颖,考虑周全,真乃小神童!”
扶苏笑得扬起头:“瑶君可聪明了!”
蒙武也露出喜爱、赞叹的笑。
嬴政听了,不由低头看了眼赵瑶君圆润漂亮的眼睛,满意地勾了勾唇,微微抬起下颌。他线条优美,棱角分明的脸上,分明有些得意。
小女儿有时候是顽劣了一点,好吃懒做了一点,但这本就是孩子天真秉性,没有什么值得诟病的。关键时候,她这般聪慧能干,真不愧是他的女儿!
嬴政看来看去,忽然觉得所有子女当中,还是小女儿最是可爱。其余子女对他不是恐惧,便是生疏,再不然就是如同扶苏一般,满心的尊敬。
也就只有小女儿,胆子大,性格活泼,赤子心性。将他当作父亲,敢与他淘气,敢同他撒娇,也会温心的关心他、安慰他。
这样一想,嬴政心里更加畅快了!
转眼就到了西郊,照耀君再次选下一块。临近大片广袤竹林,并且临近渭水的土地,打算在这里设置一个中大型的造纸坊。
郁郁葱葱的大片竹林,被渭河的支流分隔在了岸边。举目望去,皆是一片浓绿竹海,一阵风吹过竹林翻滚,竹海晃荡作响,倒是十分有观赏性。
这竹林乃是周遭水竹乡七百多乡民共同栽种的竹林,竹林已经有了五六十载的历史。水竹乡乡人因临近水源,竹林资源丰富,一乡人靠竹吃竹,春日、冬日卖笋,平日农事理尽后,便能制作竹简、书册,到咸阳城坊市内售卖,日子倒也还算好过。
赵瑶君要做一个较大的国有造纸坊,当然要调查一下咸阳城周边造纸原料的情况。虽然竹子栽处很多,但像水竹乡这样离咸阳坊市较近,运送大宗货物十分方便,又临近渭河支流较近,乡民民风彪悍但也淳朴,还拥有大片竹林的地方,还真不太好找。
她还是询问了上计吏,才找到了这样的好地方。
赵瑶君掏了掏,掏出一块轻薄的布帛,这里面大致画了国有造纸坊的建造图。她知道造纸流程,但本身不会专业的画图技能,画的只能是最粗糙的那一种。
反正只要规划好造纸坊里面腌池、水捣坊、纸槽、晒场、抄纸的地方,注意处理好石灰水,不要随意排放就够了。至于画图,她都是用简笔画的方式随手定位的。
赵瑶君根据实地,再次对照着图纸对应了一会儿,这才确定的点头,对嬴政道:“阿父,这水竹乡确实合适造坊。”
嬴政想到那轻薄无比,光滑洁白的纸张,不由笑了起来,眼里有些期待:“适合就好。”若是有那轻薄好书写,利于携带的纸张,那不知会有多少便利,想一想便让人开怀!
赵瑶君满意地收起自己的图纸,慢慢走向渭河另一端,一边说:“我让上计吏翻过去岁水竹乡的人口,原先水竹乡男女老少将将七百人。正值壮年的男子有两百多人,女子有一百多,幼童两百多,老人将将一百出头。今岁听闻男子有二十多人从军了,那剩下的男子可在秋收种麦后,同我要招的贫困黔首一道进行厂房建设。”
赵瑶君:“等冬日还未下大雪时,他们一部分先来尝试做纸张,暂时也不做很多。阿父和我倒是可以继续招工,让咸阳城内的生活穷困的黔首,全为我们去种越冬麦去!来年春日,再让他们去荒山上种竹子。等麦子大获丰收,竹子长成一些,再慢慢扩大纸张产量。”
她没有轻易说出让水竹乡百姓不种田,而全种竹子,不农耕,而专做纸张售卖之事。这并非她不体谅人,偏要让人在天冷的时候做工,而是她也没有别的办法。
赵瑶君知道农民种田辛苦,行商还能改善生活。但她也想过,古代重农抑商除了方便统治者统治外,也还是有实行的必要的。古代是小农经济,再是精耕细作,但归根结底都是看天吃饭,粮食收成受到当年气候、粮种情况、土壤、水源等因素的影响。
盲目大力发展商业、手工业,短暂上来看确实可以改善许多百姓的生活。但是当国家产粮低下,小农经济粮食产量连国家日常食用都难以覆盖时,大力发展商业,不过是无根只木,有害无利。
重农抑商,不过是权衡现实利弊后选择的统治手段。
赵瑶君虽然很想完成玄鸟主线任务,拿到一年的餐券和红薯,但她也知道,今年是来不及了。现在是秋日,当以秋收为要,冬日要开始第一次尝试种植冬小麦,虽然竹纸可以卖到别国换粮食,但自己国家今年先把种好的粮食收完,又尝试种冬小麦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竹纸扩大生产,只能等明年粮食种下,过了农忙时候再说了。
渭河另一端,是连片的田地,其中种着许多黍、 麦,如今已经成熟,空气种一种谷物清香。
年纪尚小的小童跑来跑去,稍大些的小童,拿着竹竿虎视眈眈的看着天空上的鸟雀,当有鸟雀飞来想要啄食谷物时,他们便甩动竹竿,大声恫吓鸟雀:“呦呦——呦呦——”
这样小孩撒欢玩乐的鲜活场景,咸阳宫里没有过,赵瑶君也三年多不曾见了,她站定在田边,看远处炊烟袅袅,孩童无忧无虑的样子,竟然忍不住笑了起来。
嬴政看着不做事真的完全偷懒,一做起事情来,却无比细致认真的小女儿,分外满意:“你事情询问得细致,心思也细腻。平日若事事如此认真,为父该欣喜无比了。”
赵瑶君嘿嘿一笑,随口忽悠过去:“平日是平日,现在是现在。”
嬴政笑容微微一顿,摇头失笑:“你还真是油盐不进。”
正说着话,就见田地间来了个老人,他脚跟沾着泥土,手里拿着小竹篓,里面装着一些拇指大小的小鱼,慢慢走了过来。
虽然水竹乡离咸阳城不远,但这个年代,马匹是十分贵重,寻常百姓家根本不会有。嬴政威武不凡,跟随他的赵瑶君皮肤雪白细嫩,一看就是生在富贵窝里,娇养长大的。无论是蒙武、蒙恬、扶苏。看上去都气质不凡,不是乡里人。
老人裤脚有泥巴,他长得不矮,脊背却有点佝偻,双手沟壑纵横,如同两只大蒲扇。
他看到嬴政一行人,停下脚步,脸上有些警惕,又有些紧张谦卑地询问:“贵人们一定是咸阳城来的吧?”
嬴政点头语气虽然温和,但做惯了国君,依然有股让人不敢直视的威压气势:“老丈无需担心,咸阳城吵闹。我们来此一是听说乡里有一大片竹林山,想来看一看,二是外出散心,图一个清净。”
虽然嬴政让人心生臣服,但他说话却有种让人下意识信任的笃定感,老人一听,虽然也有一些紧张,但到底放心了下来。
赵瑶君看了眼老人竹篓里的小鱼,想到小时候,外婆特意给她捞了小鱼,用香油炸的脆脆的,装在小碗里给她当小零食吃。她一咬一个酥脆鱼香,连细小的鱼骨都轻易咬碎,香酥里伴随着外婆含笑的询问,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心里忽然有些发酸。
那老人一看赵瑶君虽然是大户人家的娇娇小姐,却看着自己那没什么肉的小鱼眼馋,不由心软和了许多。
家中孙女也同她一样大,正是惹人疼的时候。
他忍不住将话说出口:“小老头的孙孙、孙女这几日嘴馋,我瞧见小河里有小鱼儿,这几日就捉了些,夕食的时候煮给他们尝个肉味。这东西不值钱,小姐不嫌弃的话,小老头将他们送给你。”
嬴政看小女儿的馋样,不由有些头疼。并不短她吃喝,宫里什么样的好鱼好肉没有,怎么偏偏就馋上人家这没有丁点儿肉的小鱼苗了?
出乎嬴政的意料,赵瑶君朝老人甜甜笑着摇头:“阿翁不用送我了,我们晚了,也快回家吃夕食了。等下回我来,时间充足的话再吃阿翁捉的小鱼。”
老人一听这富贵窝里的娇小姐,一口一个甜甜的叫他阿翁,他不由有些慌神。可这小小姐,又确实让人喜爱,一时他手足无措,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赵瑶君见了,直接对嬴政道:“阿父,我饿了,咱们今日回家去吧。”嬴政点头,牵住她的手,和气地和老人打了招呼,便要离开。
那老人看了赵瑶君乖软的样子,到底没忍住出声大喊:“小姐,日后您再来我们乡里,不嫌弃的话,小老头煮小鱼给你吃!”
上了马的赵瑶君回头,看了眼老人满是皱纹的脸,笑着点头:“好!”
回去的路上,赵瑶君靠在嬴政的怀里,少见的沉默下来。
老人那样疼爱的孙辈的眼神,相似捉小鱼的经历,让她忽然想起死在丧尸口中的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