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生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言行会给温庭辉造成极大的震撼,但此时不将话讲透,就会延误时机。
“温叔,你在报社这么多年,为什么霍社长还跟你针锋相对呢?
还是因为秦公子的原因,你选择了避一避?”
“你还知道什么?”温庭辉不晓得楚生为什么会突然莫名其妙的说出这些话,但是的确点明了自己心里的憋屈。
但别人是看透不说,报社里面人人都晓得他跟霍社长存在什么问题。
但大部分人都是明哲保身,要么幸灾乐祸的躲开自己,没有人敢参与进来。
楚生见温庭辉说到这事就正襟危坐,知道他开始正视自己的话了。
这是因为他对许晴如的了解,远比温庭辉跟许晴如关系近,让这位报社金笔杆高看了一眼。
他当然不会傻到把计划由自己说出来,温庭辉这种人心高气傲,怎么可能听一个年轻人的摆布?
哪怕是建议,也会觉得很没面子。
至于怎么做,他在来的路上就想好了:“你看看这则新闻。”
楚生把自己手机递过去,点开前天的晚间新闻,指着里面拦住自行车的人道,“那个人就是我,我正好路过路口,看到有可能出车祸,就拦路一下。
谁知上电视了,开化区地方电视台找我呢,看样子是要采访宣传。
你说我一个被霍社长赶出公司的人,这种事情如果挖出来,会是什么结果?
会不会吃瓜群众认为报社手伸得太长了?
他们有促进企业公司良性发展的责任,但不是太上皇,公司的用人制度也可以干涉吗?
这难道不属于一种越权?
如果我犯得是公司的纪律,那开除我就顺理成章,问题是我是公司受欢迎的灭火功臣,我得罪了霍社长,就把我赶出公司吗?”
温庭辉盯着新闻反复看了几次,他最近请假暂时跟报社脱节,报社发生了什么事都没心情去了解。
“你是说拿这件事做文章?”
“我也不是很确定。”楚生故意这么说,还是做出来一副求教样子,“如果我接受采访,说我在公司表现良好,人们根据我舍身救人,必然认为我是一个好人。
但因为得罪霍社长就被赶出公司,丢了工作,你说舆论会倾向谁?”
“舆论必然倾向你,现在老百姓对于当官的和有钱人普遍反感,到时将会是骂声一片,霍社长必然灰头灰脸。”
道理方面温庭辉比任何人都懂。
但他还是道:“我听父亲的这次让一步,可一旦运作这件事情,相当于开战。
我跟霍社长的矛盾就在于他虽然是一把手,但我是第一金笔杆,有很多事情他希望我按他的要求写,但我有自己的坚持。
久而久之,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变得表面上过得去,私底下都是怨言。
这样下去会有矛盾爆发在预料之中,但他能够成为社长,自然有他的能耐和背景,我还没有资格跟他激化矛盾。”
温庭辉一席话无疑告诉楚生,他不能利用温家的人脉关系运作这件事。
还有一点彼此没必要挑明,那就是楚生并没有进入温家门生圈,不值得为他这么做。
这些早在楚生预料之中,温家不是没有对付霍社长的办法,只是不想闹大牵扯更多势力进来。
这样一来就不能利用地方电视台,也不能利用省新闻署,因为单位的负责人发现涉及到霍社长,根本不会让报道见报。
那样子做有可能打草惊蛇。
楚生淡淡的笑了笑,他来这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是跟温庭辉打个招呼,并不指望温家帮忙。
但凡豪门家族都是以和为贵,硬愿多个朋友,不想增加一个敌人。
“温叔,这件事情我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做,或许你会劝我小气好忍,但这里面牵扯一个女人,就是许菲。
我跟许菲传出办公室恋情,激怒了秦公子,他担心我有出息,所以把我赶出公司,这样一闹你父亲也就不敢收我为徒。
表面看这是你们跟霍社长的矛盾,其实是我跟秦公子的事情。
现在许晴如站在我这一边,许菲迟早会跟秦公子分手,这口气我必须出!”
看到楚生一针见血把事情挑明,温庭辉佩服的同时,也带着一丝歉意。
这件事也考验了温家和楚生的关系,在楚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温家当他瘟神一样选择了远离。
就因为楚生得罪了霍社长和秦公子代表的俩大势力。
那是让温家也不敢等闲视之的势力。
当他们这次见面,温庭辉表现的冷冷淡淡,只在路边石头上说会话,没有长谈的意思,楚生已经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