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文再次施一礼便走下台。围观的民众不知道丞相说了,记者们都摸不清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但尚文的一番话却记录在他们的记录本上“民有,民治,民享”他们不知道该如何理解。
随后,记者们开始凭着自己的感觉开始撰写文稿。各个记者的看法也不同。例如,以小道消息著称的《飞报》开始撰稿将尚文在长平的一番讲话和《新郑四国和平条约》联系起来。他认为,这中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丞相和赵国大将李牧之间的友好关系。两人的关系绝对不是纯粹的私人关系。从两人友好的态度看。两国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某种协议。而这本协议到底达成了什么样的条约。我们至今依然无法知晓。这是一个秘密。
《飞报》记者的撰稿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尚文提议签订的《和平条约》。他们认为这个《和平条约》中有很大的关联,也正是这个《和平条约》的签订才直接导致了这番讲话。
《飞报》记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到了条约内容。而一些记者则开始使用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长平之战,再次从历史中提了出来。
《车马报》把焦点集中到了长平之战的老兵身上。或者是民众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同时,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记者开始积极的走访当年参加这场战争的老兵。《车马报》在细节上做到了极致。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观点。来述说这场战争的残酷。
“你能说说当年参加长平之战的感受吗?”记者问到。
“长平之战。哦,我都不记得那个地方叫长平了。我只记得那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好像很长。差不多三个年头。我在那待了有差不多三年。”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大爷说道。
老大爷沉思了很久,很久。
“很多人都死了。死了。我只记得这些。我当时只是一个伍长。我首先的兵全死了。那场战争打的太惨烈了。惨烈到,我每天都在想,但好像总想不起什么。”
随后老人不愿意再提起什么。记者也没法去问。因为当年参加那场战争的人只有一部分还在,后来的爆发的围攻邯郸的战役也属于长平之战的一部分
。这些情况谁都知道,秦军也就是在邯郸城下大败而归的。
同样的问话记者询问了很多当年参加过那场战争的老兵。但老兵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那场战争实在是太残酷了。死了很多了。那是他们记忆里的共同点。
《金融快报》只是稍微体了一下尚文的讲话,更多的观点则集中到了《和平条约》签订上,这个消息最早的被发布。该消息一出,直接导致军工股票一个较大的跌幅。不过,另外一些股票却开始大涨。比如,交通运输股票。
文阳铁路大涨百分之十二。文阳水泥公司大涨百分之九。和平环境下。建设的重要xing一下子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同时,在期货方面。一路走低的小麦期货开始有了回升,他们认为小麦有了销量。同时,面粉的价格开始出现大规模的震荡。主要是,赵国,韩国,燕国三个市场的需求将加大。但小麦低价的水平,导致面粉无法短时间内上涨很大。
《昭昭天命》记者只是提起了那场战争的经过,结局。同时一些校级军官开始发表一些评说。
此时的尚文正在前往太原郡的路上。他要视察一下各地的情况再返回。在他视察的时候。这些报道开始分发出去。
报纸媒体无法在这一问题上进行统一报道,使得人们的议论cháo很大。特别是,秦国,和赵国。毕竟这两个国家是那场战争的死敌。一些在咸阳的其他六国人也开始参与讨论。
“要我说,那场战争,打的那叫一个惨啊。秦军杀了人家四十多万。我听说当年。邯郸城内所有的娘们全成了寡妇。惨,太惨了。”一个齐国人说道。
“可不。那场战争多怕啊。秦国一下子出动了六十多万大军。赵国也不含糊,四十多万对阵。”一个燕国人附和道。
而秦国人好像并不愿意谈及此事。虽然他们赢了。但他们也不愿意提起此事,因为这中间提及一个最敏感的话题。屠杀。
虽然也不愿意谈。但他们也禁不住说话,谈论。他们总是在私下里说。“哼,秦国人屠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那又怎么样?还不说明,我大秦都是好男儿。别说是四十万,就是一百万我们也照样杀他可够。”秦国人一如既往的保持那种铁血态度。
记者们好像找到了新的话题。也发现了新的新闻素材。大量关于那场战争的看法再次掀起一股高cháo。报纸的态度也开始发挥他的负面效果。带有一定的煽动xing。
一些秦国青年,特别是一些学生。他们认为先辈们做的对。那场战争打出了秦国的威名。打出了秦国好男儿。而一些在咸阳的六国人对此很反感。他们更多的集中到大秦丞相的那番谈话上。
而一些报纸,特别是秦国掌控了报纸发行权之后。《早报》开始大面积的散播一些秦国那场战争中,秦军的威武。报纸不断的提及一些著名战例。特别是秦国商鞅变化之后所有针对六国的战争。对韩国,对魏国,对楚国。对赵国等等。这些战役之后还煞费苦心的书写战役的战功。例如,斩杀多少首级。这些战绩还叠加起来进行炫耀。这极大的刺激了那些秦国年轻人渴望战争的yu望。形势开始变得不可cāo控起来。
受制于法律的严酷xing。他们还只是小打小闹。比如,在学校里开始和那些韩国学生隔离。不允许那些对秦国战争负面的报道。只允许看秦国伟大战绩的一面。年轻人正在形成一种以秦国为主的极端思想。而对此,尚文一无所知,而他在简短的视察了太原之后,开始沿着汾河谷地赶回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