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胡不归
殿内很安静,除了外面滴落的簌簌雨声,别无它音,摆在殿内角落里的博山香炉,慢慢溢出幽冷的香烟,沉述坐在主位的榻上,江柯玉在下首琴凳上坐着,小桃取来纸笔等物就退了出去。
“你可知,作为本王的救命恩人,本王很是期待你能留下来,待在京城中,本王就可时时照拂与你。若你归还随州,江南道如今还在赈灾,虽然有王道全可以留意于你,但是终究力有不逮,若是突发之事,本王就鞭长莫及了。”沉述沉吟片刻,还是直白地开口道,虽然想着尊重她的决定,但是自己终究还是舍不得她,只能把心中之语直白地说出来,用上本王,不过是为了让她意识到,自己所能托付之人,是大秦朝皇子,是举国上下最为拥有权力之人。如此肺腑之言,必能精诚所至。
这是沉述第一次在江柯玉面前自称本王,江柯玉稍微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就写下了回复,「妾身蒲柳之姿,能得殿下如此妥善照顾已经是倍感荣幸。江南道之事,是妾身思虑不周。若能在江南道赈灾之后得送归家,妾身感激不尽。妾身必将日日祈祷上神,祝愿殿下长乐未央。」江柯玉还是坚持自己的原本想法。
往事不可追,简裕年曾经是江柯玉挣扎活下来的寄托,如今萧郎陌路,自己也不该打扰他的生活,简裕年有了宜春郡主青眼相待,自己应当为他感到高兴。若能回到随州,有皇子照拂,自己必能过上儿时回忆里静谧美好的生活。
进京三次,每次自己的生活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次,已经向着自己心中的愿景方向发展,自己必是要牢牢抓住机遇。
沉述看着江柯玉的回复,心中不知怎地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绪,难道是自己在逃亡路上的表现太过懦弱,让江柯玉产生如此想法,非要避开自己的照拂吗?沉述被这突如其来的委屈之感袭倒,自己只想好好对待她,为何她却屡屡拒绝?
沉述最终还是答应了。“不过御医所言,你还是养好身子再动身,如此一来,等你到了随州,也能让我少些担心。”
「谢殿下厚待,谨遵殿下之言。」江柯玉从善如流写下回答。
两人相谈无事,江柯玉看着沉述年轻帅气的脸庞,心中有股情绪涌起,但又很快被自己压下。
自己孤身一人,踽踽独行多年,经历过家人的背叛,生活的颠沛流离,年纪轻轻早已识得生活之艰苦,如今得遇沉述这样人,贵为皇子而不倨傲,身居高位却对自己爱护有加,江柯玉只觉得自己快要沉迷于这种被人呵护的感觉之中。但是思及己身,身无长物,且身体有损,不堪大雅之堂。
江柯玉稍微有些亮起的眼神有些暗淡下去,自己不过是占着与沉述有过共同逃亡的经历罢了,像沉述这样的好男儿,终归不是自己能高攀的。
宫室静谧无声,只有外面的疏疏雨声和江柯玉漫不经心拨出的琴声,像极了沉述此刻有些烦闷的心情。
此时,栖月小筑有人来了,原是寒秋,她告诉沉述,刚刚明章殿行人司有人来 ,传了皇帝口谕,说是沉述养伤也有两月,想来大体上已经好了许多,于是恢复了沉述在宫内的行走,并许他翌日到明章殿随侍皇上。
沉述知道消息时,倒也平静,他又叮嘱了栖月小筑的宫人,要好好照顾江柯玉,就带着寒秋回了平和殿,翌日面圣,他还是要做好准备。
第二日,两月有余,名义上的休假,实际上的□□,终于结束。
沉述从轿辇上下来,微眯着眼睛看那不远处的明章殿,天色已明,早霞之下的明章殿,高大庄严,透露出皇家的威严气概。他同旁边的行人司宫人一道进了殿。进入殿中,沉述发现自己的父皇宁章帝,许是两月不见,显得比此前进京面圣之时憔悴了许多。
宁章帝从御桌后看着面前行礼的沉述,心中有些感慨,这孩子已经长大,哪怕自己竭力阻挡成年皇子参政的机会 ,但依然挡不住年轻人的勃勃生机。想到此刻蜗居淡江城的二皇子沉远,宁章帝头疼得皱起了眉。两个皇子,都是不省心的家伙。
自己本来想着,晋王之事,两位皇子具是表现差劲,朝臣就没有机会要求两位皇子参政,但是两个月过后,自己却是还在朝堂之上收到了朝臣的建议,就连一向安静的管皇族事务的太常寺,辈分最高的吴王,也要求自己应该对皇子们放开些,不给娶亲,不给参政,实在是过分了。又想到自己不过是近日入秋之时生了一场小病,那些朝臣倒是忙着亲近皇子去了,实在是可气。
宁章帝想到这些,心中越发烦闷,没有了梁昭仪在旁边逗趣儿,自己心中烦闷也无人可说,皇子长大了,上官皇后和露华夫人皆是生出了别的心思,待自己虽然恭敬,却没有如梁昭仪那般的依靠之情,特别是露华,年轻时候的骄矜全都不见,这些年越发像皇后起来。可惜当时自己怒气上头,又想敲敲后宫的边鼓,就拿无子的梁昭仪开刀,如今佳人已经香消玉殒,想反悔也没有机会了。
宁章帝让沉述起来,替自己看折子,自己在旁边喝药。苦苦的药香弥散在偌大的明章殿,沉述看到太医署送药来,倒是讶异,父皇病了,但自己和皇后都没有收到消息。
为人子,沉述就放下桌上的奏折,侍奉在宁章帝周围,又问了旁边的太医几句,得到回复不过是换季,而引起的些微不舒服症状,并无大碍,沉述倒也做到了心中有数。御医既然如此态度,想来是皇上不欲让人知道此事,那自己就不要再过多关注罢。
父子两人一道工作了一上午,更多的时间是沉述念折子给皇上,皇上做出决定之后由沉述朱批和盖章。到了膳时,皇上同沉述一道在明章殿用了,之后召见了大臣,就让沉述给皇后请安之后回卫阳宫。
回宫的路上,沉述回想着早上的折子,稀奇的是,关于江南道水灾之事,今日却并没有看到相关的奏折。他若有所思,自己不能看到江南道水灾这样的大事,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皇上对自己还是很提防。他又转念一想,如今沉远还在淡江城,接触不到其余人和事,自己和那个冤家弟弟,也并无不同。
看来上次宜春郡主来卫阳宫看望江柯玉,跟他讲的那些话,就是他能接触到的最新消息了。想到这里,沉述招来林烁,交代他下值之后,将近来的事情同威远侯说道几句,他们不能处于被动之中。
就这么思索着,回到平和殿,沉述用完饭,寒秋来禀报今日卫阳宫的大小事宜,并把江柯玉好好用药修养身体的日常生活回禀给他。沉述问了几句话,就依照医嘱早早休息了。
中秋节的日子很快到来,宫中各处都开始为节日做准备。皇上的换季过敏之状迟迟不见好,终是让后宫诸人知晓了,上官皇后和露华夫人带头,每日里都有后宫女子对皇上的关心,明章殿变得有些热闹,沉述几乎日日去往明章殿,宁章帝进来经常头昏眼花提不起精神,就让沉述在身边念念奏折,帮着见见朝臣。
能接触到一手的奏折,沉述得已了解江南道赈灾的具体情况,江南赈灾的人选终是吴王世子与户部侍郎一道南下,户部侍郎为正使,吴王世子作为副使,两人在不久之前就已经出京,几乎是晋王案一结束就与王道全一道南下,共同赈灾。
沉述这些时日来往凤梧宫,倒是见了露华夫人几次,许是二皇子沉远的迟迟不归,让这位美丽的妇人脸色终究带了几分愁容,不似以往那般耀眼明媚。
中秋节很快到来,这日沉述照例去明章殿行事,看着皇上明显消瘦的身形,鬓边开始苍白的头发,还有那深厚的药味,莫不显示给别人这位登基不过六年的帝王,已是显了老态。沉述念着奏折,听到皇上止不住的咳嗽声,有心要停下来,皇帝去摆手示意不用,旁边服侍的行人司端了水来,服侍皇上喝下,咳嗽声渐渐停了。沉述不敢多看,地下头运笔写下皇帝断断续续交代的话。皇上的病,究竟如何,只有太医院知道,自己和上官皇后并不敢多问。
忙完了奏折,行人司来报,藩王及家眷已经进京,想来进宫拜见皇帝。宁章帝示意沉述跟随自己一道去见藩王。到了东配殿,一看来的人有河间王,东山王,还有常州王,这几位藩王历来亲近太祖皇帝一脉。
虽然血缘关系已经远了,但是对当年的楚王如今的宁章帝向来恭敬,皇上也觉得他们知情知趣,前段时间接到他们的奏折,说是家中子女具已成年,有关的婚嫁事宜,还想由皇帝决断,皇帝想到了朝臣咄咄逼人的面容,关于自己亲子的娶亲之事,想着就先把其余皇族子弟的婚嫁之事办理了,才能继续拖一拖两位皇子的婚嫁之事。于是今年的中秋节,皇帝准允了藩王进京,办完子女婚嫁之事再回封地。
几位藩王同皇帝见过礼,便知道了宁章帝身边那位容貌俊朗,身姿挺拔的皇子原来就是大皇子沉述。大皇子文武双全的名声,他们也听过。今日得见真人,看起来倒不是上官家吹捧之语。各位王爷带来的世子中,除了东山王世子尚未娶亲,其余几位都已成亲了,今次进京,王爷们是为了自己的孙辈而来,皇位继承难以预料,但不远离京城一脉是最好的。
见过人,几位王爷告退,向皇帝请示过后,他们又带着世子去了凤梧宫,去见过上官皇后。上官皇后历来母仪天下,藩王们都对皇后充满了敬意。
此时的凤梧宫中人声热闹,宜春郡主也在,露华夫人也来了。
今早先是宜春郡主进宫给上官皇后帮忙打点宫中事务,然后露华夫人也从皎兮宫前来,试探着向上官皇后询问二皇子能不能解禁,参加宫中的中秋家宴,上官皇后不敢自专,请了人去问皇帝,回话的宫人还没有回来,露华夫人就等在凤梧宫。后面就是藩王带着家眷来到了凤梧宫向皇后问安。
河间王妃和常州王妃是原配妻子,年龄也已经大了,这次带着自家的孙子孙女进京 ,为的是寻一门好亲。东山王妃是继室,年龄较小,今次进京为的是她的独子说亲。大秦皇族里历来子嗣不丰,今日三个藩王进京,家眷中需要说亲的不过是四人:河间王家的世孙,东山王家的世子,常州王家的两位县君。东山王世子比河间王世孙大一岁,两常州王家的两位县君是双胞姐妹,倒是已经过了及笈之年。
上官皇后看着小辈们承欢膝下,倒是难得一见的宽怀,父亲已经传话给宜春,皇子的入朝参政之事很快就能解决了,她心情很是舒畅。看着来探话的露华夫人,都和睦了许多。上官皇后是国母,河间王妃和常州王妃虽然年岁上比皇后大些,但也只是轻声细语地讲一些玩笑话,两位王妃都是京城人氏,倒是讲起了以前京中的好玩事儿。东山王妃是豫州地方大族出身,今次是第一回进京,也不敢放开性子同皇后说话,看着两位皇嫂和皇后颇有交流的兴致,她只好找了看起来开朗活泼的宜春郡主说话,间或穿插着东山王世子和常州王两位县君的声音,独有河间王世孙,沉默而不发一语,只有长辈说道自己时,才脸颊微红地答应上几句话。
到了中秋佳节那日,麟德殿鲜花着锦,香烟袅袅,已经是开宴之时。大臣及家眷业已到场,各位亲王王妃也已经进殿,上官皇后也带领着后宫诸人入了宴。
沉述坐在皇帝的下首,旁边的属于二皇子的位置空着,在往下是几位王爷,对面是包括威远公在内的几位德高望重之臣,下首就是各位三省长官和六部侍郎,就连从七品芝麻官的简裕年,也有幸分到了亲王世子的旁边位置,众人都在等待着皇帝入场。不过一会儿,宁章帝来了,众人高呼"万岁”之后,皇帝入了席。不过沉述眼尖的发现,太医署的人竟然就随侍在皇帝身边,还换了酒水。沉述低下头,慢慢抿了一口酒水。
席上在宁章帝开场白说完之后,尚书令又讲了几句节庆里的吉祥话,中秋宴就开始了。乐府的人上来奏乐献舞,几位进京的藩王也敬献了祥瑞之物,让宴会上的众人很是开了眼界。
沉述看着席中众人皆是有了几丝放松,门下省的几个长官在跟宁章帝说着话,宴会上一片众人相聚相饮的快活气氛,甚至几个京中有名的纨绔子弟还拉着进京的世子世孙在一旁拼酒起来。沉述突然想起来,自己今日从早上出了宫门,还没有回过卫阳宫,林烁也陪伴在他的身侧,也不知道江柯玉今日怎么过节,不过寒秋应该会安排好的吧。
今日的中秋节家宴上,因为二皇子沉远依然没有露面,坐于上官皇后下首的露华夫人看上去恹恹的,并不理会旁边几位贵仪的搭话,只是一言不发的喝着酒。宜春郡主坐在皇后下首,看着大臣家眷和后宫嫔妃们有说有笑,衬得露华夫人这里寂寥无人,倒是心中有了几分思量。
大秦朝民风开放,像是今日的中秋佳节,麟德殿前后殿都用作了宴会场所,中间只是用刺绣屏风略微遮挡着,辉辉灯火之下,两边人都能透过屏风看见对方的人影,倒显得又大方又雅趣,并不十分礼教森严。沉述看了几眼后殿女眷的方向,宜春郡主的身影最好认,说说笑笑的就是她,看来,江柯玉并没有来麟德殿。
沉述想了一会儿,就拿过酒杯,随意地往身上一浇,婉拒了几个上前敬酒的年青官员,就示意林烁把自己扶着出了麟德殿,随后往卫阳宫方向去了。
“林烁,你拿我的玉牌,出宫去明月清风楼叫一桌席面,给江姑娘送去。”沉述把自己的皇子玉牌交给林烁,吩咐他去一趟宫外。林烁应了,转身吩咐了小厮出了宫门,又护卫在了等轿辇的沉述身边。
今日过节,卫阳宫的宫人休沐半日,西边的宫人苑里,寒秋和其他宫人正在兴致勃勃地摆着赏月的东西,不一会儿见到有一个小宫女来喊自己,就跟着去了。到平和殿前,原来是林烁身边的人,来人跟寒秋交代了等会儿明月清风楼送席面的事情,就出宫亲自往明月清风楼去了。寒秋得到了消息,就去往了栖月小筑,皇子赐宴,她先去跟江柯玉说一声。
栖月小筑,二台楼上,宫女梦儿正在江柯玉身边忙碌着。今天过节,白天宜春郡主就过来了一趟,带来了许多节日点心和好玩的东西,还说是要把江柯玉接去麟德殿一起过节,想来上官皇后不会计较多出一个人,不过被江柯玉婉拒了。宫里的家宴,她不喜欢显露人前,即使有宜春郡主帮衬,也不妥。
江柯玉有些兴奋,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好好过中秋节了,自从十二岁之后,每年的中秋,要不就是奔波于路上,要不就在青楼的喧嚣声中度过,这次有机会好好过节,她想着,就在栖月小筑,也是极好的。
宜春郡主见她坚持,也就没有再提,不过又托人跑了一次,还送来了月饼和桂花酒,也算是有心。江柯玉下午练过琴之后,歇息了一会儿,就上了栖月小筑的主楼的二台楼,把赏月用的东西摆了出来,慢慢地布置着。宫女梦儿和小桃在她身边,三个人倒是很快就摆好了赏月拜月用的东西。
寒秋进了栖月小筑的门。由宫人带着,上了二台楼,她一如既往的有礼,同江柯玉行完礼,她说了沉述赐宴的事情,几人正在说话间,又有一人进了栖月小筑,原来是清风明月楼的人到了,寒秋起身去指挥宫人把席面摆在赏月的二台楼上,江柯玉看到这场景,微微一笑,心理感到几分温暖,待赏过几人,江柯玉招呼寒秋留下跟自己一起用膳。寒秋连忙行礼道"不敢",又交代了几句话给梦儿,就退出了栖月小筑。
梦儿有些兴奋地看着清风明月楼的席面,这可是京中第一等酒楼的膳食,她从前听有些出过宫办事的人说过,清风明月楼一桌席面价值千金,今日她竟然能看到,真的是太难得了。江柯玉看到旁边有些兴奋的梦儿,看着丫头高兴坏了,就让小桃同她说,捡些自己喜欢吃的,拿去跟药局的小姐妹们分享,今日中秋,也一起高兴高兴。梦儿推辞了半天,终是抵不过好奇,就挑拣了几个看起来很是不同的菜,放在食盒里,脚步轻快地下了楼,高高兴兴地出了栖月小筑。
江柯玉拉着小桃坐下一起吃,从宜春郡主府到卫阳宫,两人如今不是姐妹而胜似姐妹,今日其他宫人不在,小桃和她共食也不会有人说道。一道清风明月楼的招牌菜八珍鸭,果然名不虚传,两人吃了差不多整整一只,就着宜春郡主送来的桂花酒,真的是人间美味,吃了一会儿,两人都有些饱了,小桃下楼去看看有没有宫人在,想着一起收拾一下桌子。
江柯玉喝了几杯桂花酒,心情大好,看着天空中的清冷圆月,忽地有了几分想要抚琴的心意,她快步下了楼,去了书房将紫月古琴拿了出来,刚来到楼上,就看到一个人影,正在饶有趣味的看着江柯玉布置在二台楼里的拜月桌面。来人头戴玉冠,剑眉星目,身姿挺拔,穿着绯红衣裳,在银色的月光之下,颇有几分脱俗出尘之感,江柯玉定睛一看,竟然是沉述。他不是应该在麟德殿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沉述看着站在明台上的江柯玉,这姑娘终于养的有了几分气色。透过台灯的辉光,能看到,今日过节,她穿了水蓝色的齐胸襦裙,挽着红色的半臂,头上梳了单螺髻,戴着几朵粉色的水仙花,衬得她清新自然,流露出一股子"天然去雕饰"的动人之美。
「殿下,您怎么来了这里?」江柯玉走上前去问沉述。沉述已经上了楼。
「麟德殿的宴会不用我一直在,想着你自己过节,我过来看看你。明月清风楼的招牌菜好吃吗?」沉述含笑地看着江柯玉。
「好吃。」江柯玉听出了沉述的未竟之语,脸颊有些微微发烫,桌上吃过的八珍鸭竟然被他看到了,小桃去找人怎么现在还不上来。哪知道林烁已经守住了二台楼的楼梯口,小桃等宫人都只能在楼下等着。
沉述也不等她招呼自己,自然而然地走进花厅,自己倒了一杯桂花酒 ,微微尝了一口,女孩子家喝的酒,甜丝丝的,仿佛甜到了心里。数着时间,应该是到了。
沉述示意江柯玉跟着自己,移到阑干边,示意她看天上。
“砰—”原来是烟花,绚丽多彩的烟花在空中飞舞,火树银花不夜天,正是人间烟火时。
江柯玉欣喜地看着夜空中不断绽放的烟花,这样的场景太过于美好,她目不暇接地仔细看着天空中的美景。沉述看着沉浸其中的江柯玉,明明灭灭的烟花之下,闪现的是是江柯玉面若芙蓉的脸,如此美好,他轻轻开口:“我想同你一起过节,所以我来了。"烟花炸开的声音很大,清风带走了他的话音,明月辉光照耀下,他的眸子熠熠生辉。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烟花过去,四周慢慢恢复安静,江柯玉有些不好意思,沉述陪自己过节,自己却被烟花吸引,竟是没有同他好好待着,倒是冷落了他几分。江柯玉有些羞赫,「殿下如此关心,我荣感得幸,只能献曲一首,浅浅回报殿下一片真诚相待。」她急急坐下,摆好琴,起手弹起, "铮—"曲调悠扬,是《春江花月夜》,沉述看着江柯玉,闭上了眼,尽情感受着琴音。
悠扬的乐声绵延不绝,江柯玉心中自知自己身无长物,唯有琴声,能寄托自己的一念情丝。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