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怀恩是真的很重视收徒这件事的。不仅郑重其事地挑了黄道吉日,还将他手下十多个管事统统请来观礼作为见证。这让李复这个现代人由衷地感慨古人对于拜师的诚意与庄重。
姜怀恩还特意为李复准备了新衣裳,是一身暮云灰素色细葛布直裰,这称得上是李复穿越到现在最好的一身行头了。
而且拜师礼头一晚,姜怀恩耳提面命让李复把自己从头到脚刷洗干净。因为李复还不满二十,没法束冠,只得叫他把头发收拾齐整,捆成马尾垂于脑后。李复都一一照做了。
说实话,李复有些紧张。他原本只想给自己找一条保命的“金大腿”,可姜怀恩的态度与做法让他愈发地觉得他也要端正心态,重而视之。“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的道理,他李复也懂得。
一夜辗转,天之将明李复才安然睡去。可院儿里的公鸡一打鸣,他立马就清醒过来,一点不见疲态。这可能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道理吧。
拜师礼总共分六步进行:
一为正衣冠。众人立于屋外檐下,由姜怀恩为李复整理好衣襟束带。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姜怀恩道。
“是。”李复拱手一礼。
“随我入堂。”姜怀恩回身,李复亦步亦趋跟随其后。
往日的古朴屋舍此时更是打扫一新。姜怀恩行至主位坐下。
然后乃是盥洗礼。阿七端上一盆净水到李复面前。李复轻挽衣袖把手放入其中。
盥洗礼的意思是指身为学生就要在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净手净心,去杂存精。
李复洗好手,又在备好的巾帕上擦了擦。周围观礼的人都容色肃然,就连云团都慑于场面庄重,不敢吵闹,好像它都能懂几分规矩似的。这致使李复越发紧张。
阿七冲他眨巴眨巴眼,李复回之一笑,这才稍稍安定下心神。
第三步是叩首礼。李复面朝姜怀恩双膝跪好,端正地叩首三次,再从袖中掏出投师帖子双手奉上。
姜怀恩接过帖子收好,阿七又将李复备好的赠礼端上来。分别是芹菜,寓意勤勉刻苦;莲子,寓意苦心授业;桂圆,寓意功德圆满;以及数条干肉,作为学费。
姜怀恩接过放于桌上,这第四步束脩礼就算是成了。
随后则是奉茶。阿七端上茶汤。李复拿过,双手捧杯举过头顶,朗声道:“师父请用茶。”姜怀恩欣然饮过半盏,便只剩下最后一步了,训示。
姜怀恩清了清嗓子沉声道:“我从前不曾收徒,也未有门规。但今日你既入我门下,便有几点还需谨记。”
“请师父示下。”李复躬身听命。
“我门下者,须戒骄戒躁,忌奢逸恶劳;须立志坚定,忌自傲自满;须规行矩步,忌口舌是非;须谦恭礼让,忌仗势狂妄;须明辨曲直,忌偏听偏信;须忠诚守信,忌贪利忘义。可有听清?”
“徒儿谨遵师父教诲!”李复叩首以应。
“好,为提醒你时刻遵守,为师决定为你取字。”
啊?李复有一瞬间的怔神,后突然反应过来,姜怀恩是打算给他取表字。
便听姜怀恩继续道:“你名李复。复者,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既如此,我便为你取字‘慎之’,意在君子慎其独。便是你一人之时,也当谨言慎行,三思而为。”
“多谢先生赐字。”李复又是叩首一礼。
“行了,此后你我师徒相称,平日也无需这般虚礼。”姜怀恩拍拍李复肩膀,示意他起身。
“是。”李复心底长舒一口气,这便算是礼成了。
“走走走,大家入席入席。”今日大喜,姜怀恩自然也为观礼宾客略备薄酒,众人围将上来连声恭喜,倒是宾主尽欢。
-----------------------------------
姜怀恩的徒弟当起来一点也不轻松。别看他平时对人都和颜悦色的,可真到传道授业的时候那股严厉劲儿,李复是真的不敢造次。
姜怀恩也算是因材施教了,一上来便问李复都读过哪些书,不是真的要他写文章,而是想了解了解他的文化水平到底怎样。
这李复哪知道啊,他在做经生的时候倒是看过几本,可不是话本就是游记,因为这类书比较畅销。这是能跟姜怀恩说的吗?说了不显得他更不务正业?至于经史子集一类的,秀竹县这种小地方连正经书院都没有,普通人更是不兴看那个。
李复答不上来。
“《孙子算经》读过吗?”姜怀恩问到。
呃……《孙子算经》是什么?李复挠头,他只听过《孙子兵法》,还仅限于书名。
“那算筹会用吗?”
算筹……啊,李复想起来,这是之前阿七给他看过的那些小竹棍儿。说起来他还真不会用。
姜怀恩甚是诧异,那个在他面前滔滔不绝的好徒儿怎会突然间就变得一窍不通了?哎,不对啊,之前李复看账本的时候,如果他不懂算账,那账册他又是怎么理清楚的呢?
“九九歌……你总知道吧?”姜怀恩都很想说“你怕不是在和为师开玩笑”了。
“九九歌……那个,师父,我不知道当初白侍卫有没有和您提过我之前伤过脑子的事情,原来很多事情我都不记得了。但有些用惯了的知识又能信手拈来。这个……您能理解吗?”这种时候,李复唯有祭出“失忆说”了,玄之又玄的东西,可能反倒无处深究。
这件事白无虞确实没和姜怀恩提,可赫连翀的回信中却有说过,正是因为如此,赫连翀还拜托他留心观察,看这人到底有无蹊跷。
起初姜怀恩确实有暗中留意,可李复一切如常,除了在某些言语行为上略有奇怪,但并无太大不妥。而且为人处世又谨小慎微,久而久之,姜怀恩就把这茬给忽略了。
这会儿李复主动说起来他又觉得有几分不可思议,世间真有如此病症?看来抽空还得带这小子去找个大夫看看才行。
此事暂且揭过不提,但姜怀恩也好奇了,倘若李复连九九歌都不会,那他是怎么算账的?疑惑间,姜怀恩便如此问出口来。
“这个……”李复一时无法解释,他能说他基础数学学得还可以吗?简单一点的两三位的加减乘除他心里默一下就能算出来,位数多一些的,基本就是依靠竖式来完成,这个几乎是现世的小孩儿从踏进校园学习数学开始便已经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可这事情没法同古人解释,硬要说,那莫不是还得从阿拉伯数字开始讲起?
“李大兄,你连‘九九歌’都不会背吗?我都会哟……”原本在一旁逗云团的阿七也来凑热闹:“九九八十一,捌玖七十二,七九六十三,六九五十四……”
小孩儿念念有词,李复目瞪口呆。这……分明就是九九乘法表呐……原来大威也有吗?
“会的会的,这个我会……”李复尴尬得想捂脸,他从不曾想到有一天还得通过九九乘法表来证明自己对算学并不是一无所知。
姜怀恩觉得自己脑仁儿都在抽,他现在也不太好说这新出炉的徒弟到底是个人才还是蠢材了。他去自己书架上搜出一摞书,其中就包括《孙子算经》。
“你先拿去看,看不明白的再来问我。我会随时抽查。”姜怀恩把书都塞李复怀里,不管他是真不懂还是装无知,但既然是他认下的弟子,那基础功夫就一定要扎实,不能仅凭嘴皮子利索就到处忽悠,做人做事终究要能落到实处才行。
“对了,平日里该干的事也不能落下。”姜怀恩严厉道。
“是,徒儿知道了。”虽然书的分量不轻,但在李复看来姜怀恩的心意则更重。他大概能理解姜怀恩的做法,他也真心地表示感激。
姜怀恩给他的书很杂,其中涉及算术、农科、经世典故等多个方面,甚至被云团撕坏了的《太平经》也在其中。姜怀恩用浆糊将书又重新粘好,只是难免留有齿痕和皱褶。可大概翻过之后,李复才发现这原来是一本讲玄学的书。李复不明所以,但依旧叹为观止。
这摞书里倒是不包括诗词歌赋一类的内容,如此看来,姜怀恩倒也真是个务实为先的奇人了。
当然,李复最好奇的还是《孙子算经》,虽然他自身有现代数学基础加持,但他要想在大威行商贾之事就不能不学习现有的算法逻辑,不然很容易就会被别人绕晕了去。
起初,李复还担心文言文一类的他看不太懂,毕竟不是像话本一样的白话小说。可读过之后才发现,原来古代的工具书确实挺“工具”的。
《孙子算经》开篇就是李复一直想搞懂的当下度量衡的换算问题。
“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牦,十牦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
再往后翻,就是阿七给他说的筹算问题。原来那些小竹棍儿是用来解决多位数的乘法问题的辅助工具。原理就和现世的竖式有些像。只是竖式是从个位算起,而算筹是从最高位算起。
关于这个问题,李复还专门去请教了阿七。小孩儿毫不吝啬地传授了半天,李复才搞懂其中逻辑。
越到后面,竟还出现了鸡兔同笼这样的问题。李复大受震撼。
当然,他也有实在看不懂的地方,可有句话说得好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哪怕他只能读懂五分,又能猜出两分,再同师父请教三分,便也算学有所得了。
虽然姜怀恩觉得李复有时候的确古古怪怪的,但此人认真求学的态度还是得到了他这个当师父的高度认可。
注①: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出自《礼记·冠义》。
注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出自《论语·学而》。形容实践诺言。
注③:君子慎其独。出自《礼记·中庸》。表示君子在独处或无人注意时也会非常慎重自己的每一个心念言动。
注④:《孙子算经》,我国南北朝数术著作,《算经十书》之一。
作者有话要说:马呀,第三卷的细纲盘得我直掉头发(捂脸)。要不下一本还是写个不费脑子的吧,哈哈哈哈哈哈~对了,今天晚点还有一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