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天下之大,平凡人的穿越书 > 第238章 故人难识(3)

第238章 故人难识(3)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整个朝堂都被杜琛疑似莫辞叛军的“内奸”一事给烧了起来。

原本容高轩还在犹豫此事是当即报给皇帝知晓为好,还是查明之后再上报为好,可那日在杜琛家中,众目睽睽之下翻出临王府的信物乃是事实,流言不胫而走,他就是想瞒也瞒不住。

曹守信将将听闻此事之时就怒急攻心差点没直接厥过去,甚至龙武军统领梁羽都已被叫到床前待命。要不是有容高轩和众臣在一旁劝着,说此事尚有可疑还没查实,恐怕才下葬每两日的“杜大人”都要被皇帝下令刨坟鞭尸了。

最后皇帝“谨遵”御医医嘱,罢朝五日以作休养。在此期间,由容高轩带人将此事调查清楚,一个相关之人都不予放过!

伴驾多年,皇帝的意思容高轩哪有什么不清楚的,所谓“相关”可不仅仅是杜琛一个,这满朝上下有多少人是和东境有关的,但凡出了一个“杜琛”,又焉知没有第二个“杜琛”?

风雨已至近前,谁都没办法能干爽洁净地走在雨里……

-----------------------------

要追查此事,最直接的肯定是从杜琛书房中找出来的东西入手。

那一块临王府的令牌自不消说,乃是异姓王属官的象征。大威虽不似前朝那般属地全然自治,但异姓王招揽几个自己得用之人还是可以的。

只是朝廷和东境关系向来微妙,即便莫辞不反,杜琛一个在朝为官十数年之人手上拿一块临王府的牌子也足以说明二者间关系匪浅。就更别提莫辞眼看都打过来了,杜琛在其中是个什么作用自是不言而喻。

至于那封带有临王印章的书信……纸张泛黄,可想年代久远。而且与其说是书信,倒不如说那是临王府给杜琛做出承诺的凭证。其上允诺若莫氏成事,必奉杜琛为宰辅,授国爵,并与杜氏联姻,共享荣华。

这对杜琛这么个原本出身并不拔尖的小贵族来说诱惑不可谓不大。而且想必杜琛能到朝中如今的地位,女儿还能嫁给淳王为侧妃,只怕临王府方面暗中也没少使力。

再回观往日种种,杜琛在朝堂上确实多有帮衬东境或临王之举,只是此人说话贯会讨巧,又懂得适可而止,才并未引人生疑。

容高轩不禁想到前些日子皇帝怒斥在外领兵的谭崇岭一事,实则伊始也是由杜琛挑的头,当时他们还只以为是杜琛焦心战况,现在再看,其作为未必就不是在挑拨离间。着实可怕!

然而,最令容高轩震惊的还不只是杜琛和莫辞的关系,而是他们正在追查的莆州盐户暴动竟也与杜琛有所牵连。

那本放在暗格中的手记其实与东境并无瓜葛,却是一本莆州官盐倒卖的分账账册。

容高轩这才反应过来为何韩煜那日会问他怀没怀疑过夏侯家了,因为忠义侯夏侯勃的嫡三女女婿便是莆州的盐官之一。

盐官非是只有一人,而是当地主管盐政的官署。其中负责生产的有催煎官,负责收购的有买纳官,负责将盐货转出仓场的有支盐官等等。而忠义侯这位女婿便是支盐官。

虽然这里头盘剥盐户,中饱私囊,倒卖官盐给私盐贩子的事情肯定不是只有他一人所为,但他必定也脱不了干系。至于他背后……

根据杜琛的分账账簿记录,早在多年以前夏侯家就与莆州的盐官体系勾结到一起了。有了“紫梁五氏”之一的夏侯家撑腰,这倒卖官盐的“事业”更是顺风顺水。

只是如此还不够,夏侯家又经杜琛之手攀上了淳王。淳王供职户部,虽不能只手遮天,但盐户户籍,盐市政令,盐务稽查等相关事情还是能帮忙打个掩护的。

是了,这本分账账簿分的就是忠义侯、杜琛,以及淳王的帐。

而之所以杜琛遇害前两日他会在忠义侯府出现便是因为莆州盐案东窗事发,杜琛害怕牵扯到自己和淳王而去找夏侯勃要求其壁虎断尾的。

怪只怪夏侯一家太过贪婪,东境叛乱之后,无论是官盐还是私盐盐价都极力攀升。而莆州方面却不仅不知收敛,反而借此大肆敛财,直至盐户暴动,引起朝廷严查。

可谁曾想,杜琛和夏侯家才刚商量好没两日,杜琛尸体就被扔到了大街之上。

夏侯勃当时就被吓破了胆,他不知道是何人动的手,也不知道会不会和莆州有关,更怕就此引火烧身,故而万事只作缄口不言,试图蒙混过关。结果最终还是被容高轩将此事给挖了出来。

原本容高轩找到夏侯勃时他还想狡辩,可账本一出,夏侯勃当即就双腿一软给容高轩跪下了。但对方口口声声杜琛之死与他无关,容高轩有口难言,也只得先将夏侯一家看管起来了事。

只是这场腥风血雨还远远没完,因为杜琛身上秘密太多,而他本人又死无对证,那杜玉衡和杜家众人便首当其冲成了重点追查对象。

有了皇帝的首肯,刑部那帮人的手段在杜玉衡和一众下人身上可谓施展了个遍。就连淳王侧妃杜氏这个出嫁女都未能幸免。何况淳王因为杜琛的关系已经难说和东境方面毫无牵扯,再加上莆州盐户暴动之事,淳王已然自身难保。

后来杜家有人实在架不住招了,诸如杜琛曾为临王府四处寻访为朝廷铸造银钱的匠人,亦或是杜琛曾多次往东境递过消息,甚至连杜玉衡买凶毒杀李复之事都给抖落了出来。

容高轩的调查折子是连夜送进宫中的,当晚淳王府和忠义侯府就被圈了起来。苏贵妃在皇帝寝殿外跪了一宿,曹辰则在自己府中一顿哭天抢地。

结果第二日,皇帝下令抄家的圣旨还没送到忠义侯府,就传来了夏侯勃上吊自尽的消息。

其遗书中坦言杜琛乃是其派人所杀,只为记恨对方要他们“壁虎断尾”一事,更怕莆州盐案传至紫梁都后此人会出尔反尔反咬一口,故而才先下手为强只求自保。

末了还恳请皇帝看在往日忠义侯府为其披肝沥胆又一片丹心的情分上,饶恕其家眷儿女性命。可把皇帝给恶心得恨不能立马就诛了夏侯家九族。

容高轩自是知道夏侯勃自尽之事事有蹊跷,也大致能猜到是出于谁的手笔,但他终究也只能选择缄默不言。

只是眼看皇帝要丧失理智,他还是想劝上一劝的。然而他话没出口就被皇帝劈头盖脸地训斥了一通,言其身为中书令竟不察下情又识人不清,才会引发如此乱局。

进而还将矛头指向了下面一帮朝臣,质疑其中会否还有如杜琛一般阳奉阴违者,或是欲对朝廷不利者,闹得所有人统统跪在大殿之上磕起头来直喊冤枉。

皇帝看似是在无的放矢,恣意撒火,可其中却未必没有疑心作祟。

而且整件事的彻查过程中还有人隐在暗处小声质疑容高轩的某些做法,比如为何只有他能一举就找到其他人都没找到的暗格;又为何夏侯勃最初还抵死不认杀人之事,却又突然在府中畏罪自尽……尽管这些声音在容高轩人证物证俱全的情状下不了了之,但终究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有心人脑中留下了疑影。最糟的,便是只怕皇帝也会如此做想……

待到此时,容高轩也终于明白过来韩煜为何会找上他了……对方早就给他编织起了一张名为“君臣离心”的大网,纵使他现在想抽身也已经来不及了……

--------------------------------

最终,杜家一门因涉东境莫辞谋反一事,三族内无论男女老少皆斩,并查没所有田宅资材。至于外嫁于淳王的侧妃杜氏,也落了个赐毒酒的下场。

而忠义侯府上下则是夺其爵位,抄没家产,凡涉莆州盐案主谋者皆施以绞刑,其余人等向北流放两千里。

行刑之日,满朝文武皆被勒令到场观看,皇帝杀鸡儆猴的意味十分明显。有不少未经事故的文官当场就给看吐了,还有晕过去的不知凡几。

紫梁都城中一时间乌云笼罩,血气冲天,久久不能散去……

处置完这两家之后,所有人的关注重点就落到了淳王曹辰身上。

连日来京中的风云动荡让曹辰彻底陷入了惊惶无措之中。他连番给皇帝上书直言他对杜琛乃是逆党一事并不知情,但回复他的仅有皇帝的绝情与无视。

短短一月而已,曹辰已将自己折磨得形销骨立,哪还有从前的趾高气昂与意气风发。

苏贵妃也没闲着,她动用一切手段发动朝中众人为曹辰求情却收效甚微,就是原本淳王一派的官员如此情状下也都不敢妄动。

所有人都在观望,等的就是皇帝的一个态度。若皇帝信了曹辰乃是遭人蒙蔽,只是贪财敛财,那事情就还有转圜的余地;可是,若皇帝认定曹辰是故意与杜琛勾结,试图借莫辞谋反弑父夺位的话,那纵使曹辰不死,也注定与皇位无缘了。

曹守信子嗣不丰乃是事实,但他的心狠决绝亦是刻进骨子里的。任何人想要从他手上夺走皇位都不可以,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行!

最终曹辰被贬为庶人就此囚禁京中府邸之内,永不得出。

至此,整件事情总算尘埃落定……

--------------------------

月夜朦胧,容高轩一人一马拎着一小坛酒再次来到了那日韩煜邀他一见的废园之中。

四下无人,荒草丛生,一片死寂……如何看此地都算不得是个举杯独饮的好地方,然而容高轩却偏偏选中了这里。

他随意地将缰绳一拋,也不进屋,只在园中缺了一角的石桌边上坐下。拔掉酒坛塞子就往口中猛灌一口,醇香的烈酒顺着喉头灌进肺里直接呛得他咳了一声。

“承颜兄如此牛饮岂非暴殄天物?”一道男声伴着冷风吹进容高轩耳中。他当即一怔,还以为自己喝多了产生了幻觉。

下一刻手中便觉一空,酒坛已被来人抢进了手里。

容高轩借着昏暗的月光盯着来人的脸皮看了半晌,末了才悠悠开口:“殿下变了……”

“呵,”韩煜冷哼一声,此时他嘲讽的表情落在“余之耀”温和的脸上显得格外诡异:“已经二十年了,谁能不变……”

容高轩无言以对。一别经年,物是人非。

“殿下……可联系过苍旻?”陡然间,容高轩想到了赫连穹。

突闻“苍旻”二字,韩煜便是呼吸一滞。

“要是苍旻知道殿下还活着一定会非常高兴……”

“是么……”韩煜举起酒坛干了一口却再无他话。

作者有话要说:呃……咋说呢,感觉这文到现在,除了咱李小复,真就没一个是省油的灯(捂脸)感谢在2023-12-06 16:39:07~2023-12-08 14:54: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正经人士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