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仆从来报说淳王和平疆县主到了,李复的腹中忐忑才总算得以落地。
他一路小跑迎了出去,外间乌泱泱一群人簇拥着曹辰,足见淳王的排场与众星拱月。
李复见到曹辰便是恭敬一揖,曹辰摆摆手让他不用见外。李复应了一声起身站定,却发现曹辰身后竟站了三位身着华服头戴帷帽的雍容女子,李复一时也分不清这都是谁和谁,于是只得先含混地挨个拱手行了一礼。
“这位便是王爷同妾身提过的李公子吧?今日一见确实端正恭谨,故而才能得王爷青眼提携有加……”其中一位贵妇人柔声道。
“王妃深知本王心意。”淳王牵起她的玉手握于掌中,李复瞬时了然,这位想来便是淳王妃沈氏。
“多谢王妃谬赞……”李复回礼,那剩下二位……
此时,后面马车上的杜玉衡也跟了过来,在王妃身侧一女子身后站定,李复立马就明白过来,这位应是杜玉衡阿姊,也就是淳王侧妃,杜夫人。
“杜兄好。”李复笑着和杜玉衡打个招呼,一抹探究之色从对方眼底闪过。李复不以为意,装傻充愣他驾轻就熟,今日事大,杜玉衡也断不会在此时造次坏了淳王主意。
那……还有一位一直没开腔的贵妇人应当就是平疆县主了……
其实平疆县主和淳王还真不是一路过来的,就是恰好在街口碰到了。
“还请贵人们随我入园……”李复侧身在前头带路,既然淳王已到,那好戏自当开场……
此时的乌珍奇园俨然一处大型的社交名利场,平日就和淳王关系不错的,对本次珍品拍卖好奇的,或是和李复一样,为了某些目的想来浑水摸鱼的,眼下都统统聚到了一起。便是赫赫有名的“紫梁五氏”,虽然正经大人物没到,但沾亲带故的晚辈却也来了几位。
因着拍卖尚未开始,所以李复特意安排了不少时兴的曲艺节目给众人助兴。大家逢场作戏,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李复先是将淳王一行逐一安置妥帖,后又去园中各处巡视了一圈与诸人一通寒暄。
当然,其中不乏有些人是第一次到乌珍奇园来的,对乌木知之甚少,李复便又亲自陪同在园中赏玩了一番。
李复左右逢源好一阵忙活,脸都笑得差点僵掉。好不容易找了个借口躲到边上喝口茶水缓缓神,却又撞上不知是谁二人正隐在墙角树下说人闲话。
非是李复要故意偷听,实在是对方声音颇大还理直气壮,显然并不怕旁人给听了去。何况,二人口中的“平疆县主”四个字立时就触发了李复的信息搜索雷达,说他不在意自是不可能。
其实对方话中的主角也并非平疆县主袁奕善本人,而是对方的夫婿余之耀。
莫问居在紫梁都开起来也有一阵了,不少有关平疆县主一家的坊间传言便都被搜罗整理到一处送至了李复面前。
不知是否是因为平疆县主来紫梁都乃是为质的关系,未免尴尬与猜忌,平日里除却入宫向皇后请安以及必要的人情往来,大部分时候县主都是深居简出,低调行事。
至于其夫婿余之耀,进京当日皇帝便给他封了个北宁县伯。就冲这个爵号,其中的深意便可不言自明。
当然,余之耀这人也挺有意思的,他竟觉得光享食邑不干事有些愧疚,居然上书皇帝表示自己在书画一道上颇有研究,想入书学执教。皇帝虽觉意外,却并没反对,大笔一挥便给了个助教之职。写写画画嘛,晾他也生不出什么幺蛾子来。
然而这位新晋的北宁县伯虽没整出什么幺蛾子,却是闹出了不少笑话。
此人完全就是个书呆子,原先皇帝怕他阳奉阴违还特意派了人跟着他,可跟来跟去发现此人除了每日必到书学当值以外最喜欢的就是去书局买书和到茶肆与一群书生们吟诗拽文。
甚至某日与人论诗起了争执竟直接被人一拳给干到了地上却不敢还手。结果第二天还肿着只眼睛去书学报道叫众人看了场便宜热闹。
后来,有人邀了书学一众人去桃花弄玩乐,那可是紫梁都中时下最花繁酒醉的地方。可怎料余之耀到了之后便外人肉眼可见的额头冒汗,如坐针毡,有年轻貌美的姑娘将将把酒奉到眼前尚未开口,对方就已面色铁青匆匆而去,状似瞧见了什么虎狼一般,叫所有同行之人都为之傻眼。
至此,原本还在观望平疆县主入京为质是否会掀起暗潮的众人,都逐渐转变为了默默吃瓜。直言有赘婿“窝囊”如斯,倒是和涯王一贯的“软弱”一脉相承,不足为虑。
“那日我随大兄去书学旁听了一回字林,余之耀字是写得不错,就是这人吧……你刚才瞧见没,他跟在平疆县主身后那模样……啧啧啧……听闻那余家在北域也是百年的世家大族,怎的咱们这位北宁县伯却如此上不得台面……”其中一人模样年轻俊秀,只是说这话时面上尽是讥讽之色。李复刚才引座时双方还互道了声好,好像是礼部左侍郎肖家的二公子。
他身侧之人看着便要老成世故许多,可说出的话也不甚好听:“估计涯王也就是瞧上余家的家世钱粮罢了……而余家,能攀上涯王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你想,随便推个家族弃子出来入赘袁家就能和涯王巩固关系,何乐而不为呢?至于那余之耀,说到底就是个送给平疆县主传宗接代的玩意儿罢了,嘿嘿嘿,要真是个有能耐之人,怎会甘愿当个赘婿呐,你说是吧……”
肖二公子深以为然地点点脑袋,“不过话说回来……这一家子,呵呵,娘子是质子,丈夫是赘子,可没有比这一对儿更般配的鸳鸯了,哈哈哈哈哈……”
他这一句就跟戳到了对方的什么发笑神经似的,二人立时就哄笑成一团。
李复在一旁却压根儿扯不出个笑来,此二人说话可谓极其难听,听得他眉头皱得死紧。
“哎哟,二位公子何故隐在此处谈天论地,可是我这园中招待不周?如有不是,二位可要直言,切勿客气。”李复适时地走过去打断了二人闲话。
“我瞧李公子这园子极好,下人也并无怠慢之举。我和程兄不过就是赏玩累了在此处闲聊罢了,李公子可别误会。”此时的肖二公子已收敛了方才的轻蔑之色,换了副有礼模样,开玩笑,最近淳王殿下都对这个李复青眼有加,他们可不敢在此时造次。
“如此便好……”李复故作姿态地颔首应承:“对了,将将我好似听到二位在说北宁县伯是什么‘赘子’?怪李某乃是生于海外,对咱们大威的有些说法知之甚少,不若二位与我指教一二,也免得以后我出去闹笑话……”
见李复一副虚心求教模样,二人倒无谓“指点”对方一番。
肖二公子将“赘婿”相关的由来和在民间的地位同李复说了一遍,嗤之以鼻之态尽显。
李复默默地听了,其间还“嗯嗯啊啊”地随意附和了几声,对方当即就觉得李复是在认同于他,变得愈发口若悬河起来。
“可是……”李复见缝插针止住肖二的话头,轻声地道:“可是我听说北宁县伯才学在外,书画更是一绝……李某自认诗书不精,倒是对有学识者分外敬仰……”
李复这话倒也是实话实说,他那一手字写得跟狗爬的似的,所以自是对那些书画强者有种天然的欣赏与敬意。
“诶,李公子怎可自贬身份去阿谀个赘子……”那位程公子对李复的话明显表示很不认同,随即又突然想到眼前的李复好像也就是个前朝的御匠世家,立时在心中将李复也看轻了两分,只是碍于当着李复的面以及他和淳王的关系不好表现出来,于是便继续拿北宁县伯说事。
“要我说,就余之耀那点儿书画造诣算什么,怎能和真正的名家大儒相提并论。陛下不过拿他当个跳梁小丑罢了,若非还需牵制北域,这京中岂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何况,世上能写会画之人多了去了,但大多终其一生也不过庸碌无为。有道是寒门无上品,要怪呐,只能怪他们没投个好胎,注定卑贱罢了……”
“北宁县伯可并非出自寒门……”李复悠悠辩驳一嘴。
“嗐,北地荒芜,他们那些个微末世家怎好与咱们相比。”肖二公子趾高气昂,状似优越感十足,“而且如咱们这样正经的世家大族,可做不出来那等卖儿求荣的事情……”
肖二朝李复挤眉弄眼,想要求认同的心情溢于言表,却还没反应过来他刚刚的说法已然将李复也骂了进去。
不过李复也无所谓,他现在的身份是假的,这些人若是知道他曾经还是个奴隶,此时却能与他们在此高谈阔论,真正掉价的还指不定是谁呢。
李复抻抻眼皮,他其实大体也能理解此时这种极深的门第观念,但如此堂而皇之要他接受却很难。
就单说“赘婿”这一现象,在李复的认知中,赘婿的出现或是因男方家贫无力娶妻,或是因女方无子或者爱女,朱老太爷不就是半个活生生的例子么?他虽不是名义上的赘婿,但背后情状却和赘婿相似。只是夫妻双方心照不宣,互敬互爱,日子照样也能和睦美满。
当然,特殊一点的其中也不乏有博弈和算计,估计平疆县主和余之耀便是如此。
可无论怎样皆是个人的选择或妥协,外人其实是无甚可指摘的。但若只因“赘婿”之名就抹杀对方的全部努力和成就却实在偏颇,遑论还拿人短处取乐。正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得了便宜还卖乖,未经他人苦却道貌岸然地横加戏谑指责,做人未免就太过凉薄了些。
“哦……我明白了,”李复貌似恍然大悟:“原来京中风气乃是以地位尊卑来断人之高低,从前倒是我想得复杂了,若非今日肖二公子解惑,我还真弄不明白这其间门道。”
李复这话说得过于直白,态度却谦和。虽然意思是这么个意思,但从李复嘴里说出来,立时就跟有什么变了味似的,令程肖两人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接茬。
“对了,既是如此,那依肖二公子的意思,满朝文武能得其位皆是靠的祖上恩荫庇佑,而非科举广纳人才和陛下的慧眼识珠咯?”李复言笑晏晏。
他这一顶帽子不可谓不大,朝中寒门清流与高门氏族间本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矛盾关系,真要让这帽子在程肖二人头上落实了,他俩铁定得被那些清流用唾沫淹死,就是皇帝为了朝中不生乱子估计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我可没这么说!”肖二慌忙反驳。连程公子也开口帮腔:“李公子可莫要强词夺理!”
李复眨巴眨巴眼睛,模样很是无辜又委屈:“怎么是我强词夺理呢,二位先说赘婿地位低劣,后又话里话外都分外推崇世家身份,我问才华品行,二位皆言无甚重要。既不重要,那又何必科举……我本就对大威诸事孤陋寡闻好意求教,你二人却一会儿一变没个是非曲直,如今我倒觉得你们怕不是在糊弄于我了……”
程肖二人有些傻眼,喂喂喂,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啊,倒打一耙之人究竟是谁?
呵呵,李复心头腹诽,他就是偷换概念了,就是强词夺理了,汝等能奈我何?
“实在不行,我们便一起去找淳王求证,况且今日贵客中饱学之士众多,定然有人能为我解惑……”李复梗着脖子,像是非要弄个分明不可。
程肖二人:“……”
肖二脑门儿虚汗直冒,有些话背地里说说也就罢了,真放到明面上去,里外不是人的还得是他自己。
就在二人抓耳挠腮地想脱困之法的时候,身后竟传来一道温和的男声:“前方可是乌珍奇园的主家,李复,李公子?”
李复定睛一瞧,真是说人人到,来者正是刚刚他们还在谈论的主人公,北宁县伯,余之耀。
注①:男儿立身须自强,出自唐代诗人李颀的《缓歌行》。后半句是“十年闭户颍水阳”。剧情需要,有改动,勿深究。
注②:书学。参考唐代书学,国子监“六学”之一,专门教习书法。
注③:字林。《字林》,古代字书,书学的课程之一。
注④:赘子,古时赘婿的一种称呼。最早同“质子”,指用儿子作抵押;而赘婿的本质其实也差不多,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提到:“赘而不赎,主家配以女,则谓之赘婿。”
作者有话要说:还说搞事……结果卡在一个莫名其妙的点上愣是改了三遍,脑壳痛(捂脸)先酱吧,希望发文可以有效调节我写文的状态,加油!(捂脸)感谢在2023-11-21 18:02:10~2023-11-25 22:15: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正经人士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