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百姓来说,真凭实据,不一定要真金白银,只要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就能打动他们。”
郁宁觉得按照大禹朝现在的情况,身处绝望中的老百姓,估计看到一丝丝希望,就会奋不顾身的抓住。
苏浮生二人闻言点头,觉得郁宁这话有理,可是要什么好处呢?
郁宁没有让两人继续猜测下去,而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我准备让王医正去内陆,进入各乡各镇,以滢炆岛的旗号,免费为百姓诊治。”
“义诊?”苏浮生琢磨着郁宁的计划,不由得连连点头,“这个主意不错,既不容易引起人注意,也能够收获民心。”
“王医正年岁已大,会不会不太合适?”
云姑姑想到王其仁的年龄,觉得有些不妥。
这事其实郁宁一开始的计划,是让王桓去。
可是王其仁知道后,再三表示自己身体很健康。而且他曾经在全国各地做过游医,与百姓打交道的经验更加丰富,觉得自己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坚持让郁宁选择自己。
郁宁思考过后,觉得王其仁确实比王桓处事更周全一些,才改了人选。
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后,云姑姑知道是王其仁自己执意要去,也不再说什么。
“那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正月结束后,就送王医正回内陆去。”
三人说完,终于结束了这次的会议。
看着云姑姑和苏浮生远去,一旁的翠屏突然开了口。
“公主想让属下,去护送王医正?”
郁宁不止一次的表示过,想让翠屏做一些其他的事情。翠屏的态度也不再如以往坚决,听完这次会议后,她知道公主已经对自己做出了决定。
“嗯”,郁宁点头,转身看向翠屏,神色严肃道:“不仅仅是护送王医正,我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你。”
翠屏神色依然冷峻,目光却变得慎重,“请公主吩咐!”
郁宁拉着翠屏坐下,放慢了语气。
“现今大禹形势错综变幻,我们远处滢炆岛对内陆的信息了解的太少了。我想让你组建一支人马,分散到各地,时时打探各方势力的动静。”
这个事情的重要性,远比招人更加紧要。郁宁想来想去,觉得只有翠屏最合适。
皇家的暗卫,原本就学过一些间谍之术,翠屏应该是郁宁身边这方面唯一的专业人士了。
翠屏闻言,也明白了郁宁对自己的看重,她慎重的抱拳道:“公主想要属下怎么做?”
郁宁见她义无反顾的样子,不由笑着拍了拍她的肩,“放松,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来威胁我们,这个计划也只是以防万一。”
说完,郁宁详细地跟翠屏将后续的计划讨论了一遍。
计划定下来,这些日子就开始准备起来。
正月的下半个月,清宁城是忙碌的半月。
先是在泉州引发的做工潮,先后接了近一万人到清宁城中。
及至二月份时,清宁城中的人员,已经达到了一万六千人。
这段时间郁宁的心情很好,随着人员的增加,系统不时响起积分增加的提示音。
原本用来兑换玻璃工艺和书籍后,余额不足的积分,又恢复到了一百五十左右。
另外,花露水工坊经过半个月的赶工后,泉州城和滨理两处的订单,也顺利完成。
可是进账的一千两白银,却远远不够清宁城的开支。
幸好滨理又定了一万吨水泥,兑换来的粮食,总算不至于让清宁城的百姓挨饿。
赚钱,必须要赚更多的钱,不然下个月工人的工资,恐怕都要发不出来了。
郁宁揉了揉额头,积分增加的快乐,也逐渐淡去。
二月初二,过完郁宁的生日后,翠屏和王其仁带着胡三和一百名由翠屏紧急训练了半个月的士兵,离开了滢炆岛。
这次的任务特殊,他们单独乘坐的是郁宁等人逃出千湖岛时的楼船。
这个楼船后续也一直由他们在内陆使用。
送别人的第二天,郁宁宣布制糖工坊正式开工。
管理工坊的人,正是上次应聘花露水工坊管理的孟仁。
至于另外一个万诚,前些日子被调去帮助管理煤矿。
至此,清宁城中三大工坊全都开始生产。
为了打开销路,廖蓉蓉从正月十五后,就开始带着样品在海外各岛宣传。
甚至大禹内陆,也去了几个城市。
岛上人口增多,苏浮生实在抽不开身,只能让廖蓉蓉冒险前去。
幸好,她来清宁岛后清瘦了许多,再乔装打扮一番,旁人也轻易联想不到,她就是曾经扬州首富家的少奶奶。
二月初五,廖蓉蓉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满载而归。
这处出去,她带去的五千份花露水,全部销售一空。
并且带回来了,一万份花露水和五千斤白砂糖的订单。
白砂糖对外,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糖霜。销售的方式,依旧采取的是分销的模式。
廖蓉蓉这次去了岭南道的连州、雷州、振州等地,定下了这几个地方的分销商。
也是因此,才能一次性拿下这么多订单。
“好好,蓉蓉你果然有经商的天赋,这些钱,可算是解了清宁城的燃眉之急了。”
五千份花露水就是五千两白银,加上后续订单的订金,又有一千二百两的进账。
郁宁总算不用担心,这个月发不起工人的工资了。
其余人也是喜形于色,连苏浮生都难得的展了眉。
他管理物质和工资发放,城中资金吃紧,就数他压力最大。现在廖蓉蓉带回来的钱解了困局,他也终于放松了一些。
“公主谬赞了,是我们清宁城做出来的东西,新奇又好用,才能卖出去这么多。”
廖蓉蓉出去了一趟,面容憔悴了一些,眼中的神采却更加逼人。对面众人的赞扬,她丝毫不揽功,而是称赞起了清宁城的东西。
清宁城的东西受欢迎这话,大家都爱听。
一时间,众人不禁产生了几分自傲,更是对清宁城后续的发展,增加了信心。
郁宁对此乐见其成,更是赞赏地看了廖蓉蓉一眼。
“苏大人,工坊中的产量,现在能跟上订单的需求吧?”
工坊越来越多,郁宁不可能每个都亲自过问,干脆统一划分到了苏浮生下面管理。
现在岛上进出的物资,都是苏浮生在统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