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中原服饰,走了出来。
见到门口处的一行人,他愣了愣。
“李东家,你不记得在下了?”
廖蓉蓉见到对方神情疑惑,率先走上去拱手行了个礼。
“你是?”李宗显看着面前的人,有些迟疑道:“你是廖家大小姐,蓉蓉?”
“哈哈,正是在下,李东家好记性。”
“廖小姐怎么来滨理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我也好派人去迎接一下嘛!”
确认是故人之女,李宗显脸上瞬间露出热情的笑意,言语中带着几分亲切。
“李东家,叫我蓉蓉就好了。这次贸然造访,还望东家不要见怪。”
廖蓉蓉的态度很诚恳,李宗显也丝毫没有怪罪的意思。招呼着一行人,上了二楼,催促伙计上茶。
待众人坐下后,李宗显才问道:“你父兄的事情,我也听说了,还请节哀。”
廖蓉蓉听他提到自己父兄,面上有一丝悲伤,转瞬又打起精神应付道:“多谢李东家的关心”。
说完,廖蓉蓉不欲在往事上多做谈论,直接提出了自己今日的来意。
“在下今日来,是有一笔生意想找李东家做。”
李宗显闻言,也正了神色,询问道:“什么生意?”
廖蓉蓉对身旁的谢维示了下意,谢维立刻从包袱中掏出一件瓷器。
“这是大禹皇宫中的收藏,东家看看,可有兴趣?”
李宗显闻言,立刻伸手小心地接了过去。
李家原本就是大禹商人,后面虽因各种原因选择定居滨理,但是家中子弟学的也都是四书五经,对于大禹的文化很是熟悉。
李宗显身为李家当代掌家人,眼力自然是不同凡人。
东西刚拿上手,他就感觉到此物的不凡,动作更加小心翼翼起来。
半响,他将东西轻放回桌上,吸气问道:“这东西,你想卖多少?”
谈起生意,他说话的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看着廖蓉蓉的眼神更是充满了探究。
廖蓉蓉竖起了一根手指。
“一千两?”李宗显小心地试探道。
廖蓉蓉笑着摇了摇头。
“一万两?廖小姐这个价格,有点狮子大开口了吧!”
李宗显看着廖蓉蓉摇头,有些不敢置信地追问了一句。
“哈哈,李东家误会了”,廖蓉蓉笑着摇头道:“我不要银子,我要粮食。这件东西换一千石粮食,李东家,这不算狮子大开口吧?”
滨理的粮食现在基本是一贯钱一到两石,一千石的话,最多也就一千两银子。
这个可是大禹皇宫的宝物,这个价格何止是不贵,简直是便宜得过分了。
这样的东西只要转手卖到海外,轻轻松松就能赚个十倍。
不过李宗显并没有立刻点头答应,而是看着廖蓉蓉轻笑道:“听说,最近大禹内乱,内陆的粮食价格很高呀!”
廖蓉蓉闻言,笑了笑,只端着茶杯喝了一口,并没有回话。
李宗显见此也不追问,转而问道:“廖小姐千里迢迢而来,恐怕不是为了这一千石粮食吧?”
他昨日已经听说,码头上新来了一艘海船。现在他已经确定,这船肯定是廖蓉蓉带来的。
以往廖家出海,多是十几艘船一起,这次仅一艘船,也是有些奇怪。
李宗显想着大禹传来的各种消息,对她的来意,也更加感兴趣。
“哈哈,李东家若是我说,这样的东西,我这里还有十几件呢?”
“哦?廖小姐所言当真?”李宗显脸上终于露出了真正的兴致。
一千两银子,对于李氏商行来说,虽不少,可也不值得特别在意。
但是这个数字翻个十倍,那么还是值得重视的。
“自然是真的,李东家要是想要,我可以全部以这个价格卖给你。”
廖蓉蓉放下茶杯,看着李宗显,神色认真。
“全都换成粮食?”
李宗显心中激动起来,李家商行也有做粮食生意,筹粮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
廖蓉蓉点头,肯定道:“都换成粮食,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廖小姐请讲,只要在在下的能力范围内,在下定然办到。”
李宗显对廖蓉蓉提出条件,并不惊讶。只要是个识货的人,都知道这笔生意是他李家占了便宜。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既然廖蓉蓉的价格,给得这么低,有些其他要求也很正常。
“我要李东家,将这批粮食,运送到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
“滢炆岛!”
“滢炆岛?”
这个地方李宗显是听说过的,距离滨理倒是不远。不过那岛上荒芜,住的都是些蛮夷,他也并没有去过。
“廖小姐,在下有个疑惑,不知小姐为什么要送粮到那里?”
李宗显说完,又追问了一句,“不知道现在廖家可是小姐掌管,为什么小姐此次出行,没有带上廖家曾经的船队?”
这个问题有些冒犯,不过这毕竟是李宗显自己的地方,他倒也不担心得罪了对方。
廖蓉蓉闻言,果然也没有生气。
她叹了一声,也没有隐瞒,简单的将扬州的变故说了一下。
最后才道:“现在我追随大禹朝的清宁公主殿下,滢炆岛正是公主的封地。此次来滨理,也是奉公主之命,前来购粮。”
“原来如此!”
李宗显闻言,面露恍然。怪不得,廖蓉蓉竟然能拿到这么多皇宫中的东西,原来是在为大禹朝的公主做事。
不过她提到的廖叶两家的境遇,倒是让李宗显警醒。回头要让人,收敛一下在大禹内的生意,免得遇上同样的遭遇。
“好,既然廖小姐是奉公主之命而来,这笔生意,我李氏怎么也不能拒绝。廖小姐,你给我半个月的时间,我定然将粮食给你运到滢炆岛去。”
李宗显一口应下,廖蓉蓉一行人都露出了笑容。
双方就交货地点和方式,再次切谈了一番,签下了契约。
最后廖蓉蓉决定,半月后随李家货船一起返航。
半月之后,十几艘海船,从滨理码头,浩浩荡荡的出发,再次引发了码头上一众人的围观。
这次他们清楚的知道,这些船只的目的地,是一个叫做滢炆岛的地方。
这是滨理人,第一次听说清宁公主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