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家的地面又转了一圈后,内心的紧迫感又变的强了一些。
对于这里的地形,李想并不陌生。
十六年的时间,从八岁开始就不断的熟悉这里的情况,怎么可能不熟悉。
这里地属平原,只有一些土丘,整体的地势西高东低,南低北高,河流在距离自已家南方七里左右的地方流过,那里并不属于他家田地的范围之内。
他对于粮食的认知是有不足的,尤其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讲。
他一直以为麦子不是现在的主食,自已家因为是地主家庭,才有面食。直到十岁那年跟人聊天才知道,麦子并不希奇,这里以麦子为主食的并不少。自汉代石磨开始流传天下时起,麦子就成为主食之一,只不过北方人还是习惯食粟。
家里的地,通过产量换算他也大致有了一个概念。亩产一石,合前世的100斤左右,这并不是一个特别高的产量,前世自已父亲种植麦子,亩产大概能到300斤左右。
作为一个并不了解种植的人,李想有些想念自已前世的父亲。
前世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人,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没有丰富的阅历,也没有多大的格局,性子耿直却又胆小怕事,心思单纯又小心眼,有一点不顺就会特别烦恼;喜欢下棋,有创新精神,自已设计制作过自动播种花生的人力播种机,需要手动但主要靠电力的制作铁锨木把的机器,可以自已完成农用三轮机动车的维修......
不管怎么说,自已的父亲总体来说,是高大的,对于自已和姐姐是无私的,给了自已一个幸福的童年,虽然自已也有过叛逆期,但自从穿上绿军装,却只剩下对父亲的崇敬,更不用说现在的思念。
如果前世的父亲在这里,麦子应该能种的更好吧。
看着眼前的麦田,除了想到引水,似乎也没有其他能改善的了。
“嗯,暂时没了。”李想心中给自已了一个结果。
根据自已的直观判断,最近的引水地方在靠近自已家田地东南角的地方,只是家里的地,南低北高,从这里引水,北边田地的灌溉依然不太好解决。何况引水不能只有入口没有出口,如果这么干,跟建个小湖没有区别,一旦上游来洪水,就会出现大问题。如果出口绕自已的地面走一圈再出去,那就相当于自已家有一部分地成了河滩地。如果将引水渠作为上游河流的支流,泄洪的渠道之一,这里的河滩地可就算不得安全了。
应该是有解决办法的,需要自已开动脑子去思考。
前世作为班子成员之一,最早领导们提出的要求就是:需要有三个能力,一个是发现问题的能力,一个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是团结带领兄弟们建设自身的能力。现在,李想已经发现了问题,那么,就需要解决它,至于带领这些话都不敢说的佃农搞建设,这就需要一个过程了。
现在的问题是,河流水源有了,地有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有了,还缺什么呢?
人力是不成问题的,家里共有田地938亩,佃农二百余户,奴仆不论,人力出个100青壮是可以的。
现在的问题是要确定引水的地点,从哪里开始引,到哪里结束?如何保证水流充足的同时,还能不影响其他邻居用水?自家田里是否有打井的必要,打井的成本和收入比例,是否值得这么做?自家地里还有一部分地方至今无人耕种,是否有修建蓄水库的必要,如果修建,理由是什么,修建在哪里,如果不修建,理由是什么,两种结果对比如何?
对于这些问题,李想已经思考了近一个月之久,却仍然没有好的决定。本想让木匠和铁匠给自己一些好的建议,目前看来,不积极的木匠和铁匠并不是好的参谋人选。
引水的地点最近的地方在东南角,但最好的选择是在自已家的西边邻居家的地界开始。那里地势高,从那里引水就不用再计算具体的水位差,何况对于这种计算自己并不擅长,身边也没有擅长的人。问题是南边就不在自已家的范围内,何况引水点再远些就到了西边邻居家的地面。同时说服两家人,为了自已一家的利益而放弃自身利益的难度和只需要说服一家的难度明显不同,这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这就证明乔木匠的观点很有道理,自家的地势是一个大问题。
对于时间也是一个大问题,张铁匠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他手里并没有足够的铁料,这还是这里地属中原,平原地形,石头等东西并不多,秋天的土壤也并不难挖。如果是冬天,光是工具就能让李想放弃这项决定。但是李想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可以解决,对此二哥和大哥应该能够提供一部分帮助,如果,自已在说服邻居时,能够说服他们加入另一项工程,即使是被侵害了利益的邻居,应该也可以提供一部分的帮助。
至于食物保障,李想很庆幸目前收租的制度,四六分成,地主是占六成的那个,这让自已在出售了一部分粮食之后,依然有力量保障这么一项工程。
那么,下一步自已应该做的就是,细化出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必须在半个月内完成,现下是六月末,七月底之前必须成功说服邻居,最晚八月底开工,九月底之前要完成并通水。如果到了十月,天气就开始变冷了,没有足够保暖衣物的佃农们,在这种天气参与强体力劳动,生病的概率太大,自已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障。今年的目标就只能放弃。
李想想要去寻找那个隧道所在地方,目标是十年之内,再去看看,这需要现下每一步都扎实的完成才行。
目前已经掌握的信息,应该足够自已开始制定方案了,该回去了。
因为刚才现地讨论的结果,三人回去的路上,都没有了谈兴。
李想也需要实现三个能力的第二个,解决问题。发现了问题却不能解决,那就是能力不足的另一个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