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絮完全没料到这孩子竟然这样“屡教不改”,一时间尴尬到愣在当场。
而沈思涟把洗好的草莓装进碗里,发现装不下了,又想到锦絮的建议还有点儿道理,就先停了下来,拿着碗走到在旁边坐着的杨蔓萌面前,递给她先拿着。
杨蔓萌接过碗,于是沈思涟又转身回到水池边继续洗剩下的草莓了。
锦絮的尴尬终于缓解了一些,刚想夸一句思思热爱劳动,就看见杨蔓萌直接从碗里挑了颗最大的一口咬下去一半儿。
“杨老师,您怎么——”锦絮不由得惊呼,呼到一半儿想起来这是直播,连忙压低声音,“这是思思摘的草莓,您想吃的话可以先吃我的。”
杨蔓萌觉得很奇怪:“他把碗给我,不就是给我吃的吗?”
锦絮还想解释,思思把碗给她或许只是想让她帮忙拿一下儿,而且孩子对自己的东西也有支配权,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不能随便动他们的东西……但是看到杨蔓萌已经在吃第二颗,锦絮觉得还是算了吧。
只能说后妈跟继子关系差,也不完全是孩子的错。
然而“出人意料”的情况发生了。
沈思涟洗完了最后的草莓装进新碗里,再抱着碗转过身。他看到杨蔓萌正在吃他之前洗的草莓,于是有些小心地走了过去,把他的新碗里的草莓拿了一颗,放进了杨蔓萌面前的碗里。
“谢谢。”杨蔓萌看着他挑眉。
于是沈思涟一颗一颗地把剩下的草莓都放进了杨蔓萌的碗里。
杨蔓萌有些哭笑不得:“你留点儿自己吃吧。”
沈思涟错开目光,小声说了句“我吃饱了”,然后就又拿着小筐摘草莓去了。
于是杨蔓萌心安理得地把碗里的草莓都吃了。
锦絮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难道那孩子把装草莓的碗放在杨蔓萌那儿,真的是给她吃的?
在别人的家长还在投喂小朋友的时候,思思已经学会投喂成年人了?
△
很快就到了该吃午饭的时候。
连镜、魏信道和罗之笙干了一上午的流水线工作,节目组也不忍心给他们这些明星人物再上难度,因此午饭只需要到村里的餐馆解决就好了。而节目组安排的就餐地点是一家新开的面馆,有团购打折活动。
到了面馆之后,五个成年人和三个孩子分了两桌坐下。只是这次没有按照“劳动组”和“摸鱼组”就座,而是差不多按照成年人的年龄进行了划分,让魏信道和连镜带着悠悠和糖豆坐了一桌,杨蔓萌带着沈思涟跟罗之笙和锦絮坐了一桌。
锦絮刚确定了座位,就连忙拿了大家的杯子去打免费的茶水。倒不是他多有集体观念,而是锦絮自己也背了一上午的答案,此时免不了很渴,但又不好意思只接自己的水,只好给所有人都接了水,再拿起自己的杯子小口小口地喝了一整杯。
而杨蔓萌因为一直在摸鱼,倒是没啥感觉。不过她的基础代谢在那儿,即使没干活儿也一样需要吃饭。
在众人正要叫服务员点餐的时候,突然魏信道拿出手机,对大家说道:“提醒一下儿大家,午饭的预算是有限额的,额度上限是咱们今天上午收草莓的工资。”
“啊?”锦絮懵了。他好像啥也没干,这么说来中午不能吃饭了?
“对对。”连镜附和了一句,又解释道,“这也是为了验证,靠咱们农村合作社的工作能不能养活自己吃得饱饭。”
这么一说,大家就都明白了。劳动换取工资,这是应该的。
而且魏信道也补充了两句:“咱们既然上了这个节目,就是暂时的一家人了。虽然收草莓是计件制,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区分每个人赚了多少,一家人应该赚钱一起花。”
身为干活儿最多的人,由魏信道来提这个方案是合理的。
而作为第三位真正干活儿的嘉宾,罗之笙也表态道:“我也认同魏导的观点。”
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杨蔓萌继续看菜单。其实她不吃一顿也无所谓,之前野外生存训练的时候经常会饿几顿,而且有些外面捡的东西吃了还不如不吃。
野外生存对于超感侦察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侦察机如果被在敌方空域击落,超感侦察员跳伞后倘若侥幸没被发现,则需要快速在环境中进行隐蔽,避免被敌军找到带回进行审讯或身体检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超感侦察员的训练倾向于短期苟活而非长期生存,其根本目标就是苟到被己方渗透人员找到并且回收。
不过,在有饭吃的时候当然是要吃的。只是倘若不能花别人赚的钱,那杨蔓萌饿着也没事儿。
而在共享工资上打成共识之后,魏信道和连镜就开始算上午的收入,得出结论是这顿饭的总额度是210元,也就是人均花销不能超过30块。
餐馆的服务员好心提醒道:“现在咱们店里开业酬宾,是可以免费续面的。”
免费续面?那没事儿了。杨蔓萌立刻说道:“我要一碗牛肉汤面,加两块儿炸猪排。”然后问其他人,“您几位谁能匀我五块钱?”
魏信道答应道:“我匀你八块,再加俩烧饼吧。”
而连镜也提出:“我也吃不了那么多,给你加十块钱好了。”
锦絮和罗之笙犹豫了一下儿,他俩是没太理解为什么要给杨蔓萌凑钱。何况在正常人看来,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吃一碗面已经足够了,顶多加一块儿炸猪排。
但是锦絮还是从善如流了:“那我也出——呃,我出五块吧,剩下二十五点一份红烧肉盖饭,加个卤蛋。”而后又想起了什么,对杨蔓萌说,“卤蛋给你,好不好?比单买便宜。”
“谢谢锦老师。”杨蔓萌没想到他们这么热情,连忙说道,“好了我够了,真是麻烦诸位了。”
罗之笙原本还想表态来着,被她卡在这儿只好作罢。
有了魏信道、连镜和锦絮扣出来的二十三块钱和一颗卤蛋,杨蔓萌又加了两个烧饼、两块炸鸡排和一份凉皮。其中凉皮给大家共享了,也算是有个凉菜。
因为是中午,午休时段网媒直播的观看者尤其多,杨蔓萌的饭量也着实让观众们惊到了。
「王の饭量!!!」
「不是,她是七天没吃饭吗,怎么点这么多???」
「北城哲人王就是这个饭量吧,她早饭也吃了两屉包子两屉烧麦[捂脸]」
「这不是强行凹大胃王人设吗,好怪……」
「ywm都没干活还管别人要钱加餐,也太大脸了吧[流汗]」
「前面的不要挑拨离间,魏导说了一家人要共享工资,而且带孩子怎么就叫没干活了?按你这说法家庭主妇都算闲人?」
「yysy,孩子主要是jx带的……」
「你们在吵什么,连老师和魏导愿意给她加餐,关您屁事?」
「不觉得锦絮好可爱么,卤蛋给你哈哈哈哈哈」
「加钱没问题,然而点这么多吃不完不是浪费食物吗?凹人设也有个限度吧?」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观看者都觉得杨蔓萌是在凹人设。
其实这个逻辑是很怪的,杨蔓萌作为公众人物并不缺乏记忆点:最早是作为上位成功的“小三儿”,然后反转成无辜被骗的低学历傻白甜,之后出现炒羽萌CP,然后是“北城哲人王”怒怼网红,再加上在电影《飞雪翩来》里以颜值出圈……可以说她的人设不是缺乏内容而是要素过多,而且各种要素之间几乎没啥关系,甚至还存在冲突。
然而也正是因为要素过多还各不相关,杨蔓萌的粉丝成分也非常杂。从女友粉男友粉到键政粉甚至是抽象粉,可谓各种类型应有尽有,而且不同关注点的粉丝群体之间也互补相干——例如在视频网站上刷“北城哲人王”的共趣爱好者,和那些制作高P图附言“老婆”的女友粉或男友粉,肯定聊不到一起去。
因此按照正常逻辑,杨蔓萌的营销方向应该是稳固加深人设中的一个特色,消减不同要素之间的冲突,而非再增加一个大胃王人设用来给观众再来记忆点。
但是杨蔓萌本人并不在意什么营销。
她来这个节目是为了从罗之笙那儿套话,而套话总不能在拍摄时间套。因此拍摄时间就是她的休息时间,那么肯定是该吃吃该喝喝,怎么舒服怎么来。
因此直播网媒的观众就看到了虽然不明显但细思极恐的现象。
「杨蔓萌已经吃完两个烧饼了……」
「等等,炸猪排呢?我那么大的炸猪排呢?」
「假的吧,纯纯的人设罢了,二十分钟了她碗里的面条都没少[流汗]」
「前面的有观察能力但不多,王の面条确实没少,但是变多了[滑稽]」
「已经第三碗辣,餐馆大叔这面续得真小气……」
「再小气三碗也饱了吧[捂脸]」
「这是在yxq家没吃过饱饭吗,狠狠地心疼了[滑稽]」
「如果不是人设,这很炸裂,如果是人设,那就更炸裂了[捂脸][捂脸]」
「大家饭量都这么小吗?吃三碗面条是挺多的,但也谈不上炸裂叭orz」
「雀食,事这家面馆给的量少罢,体力劳动者吃三四碗都正常」
「体力劳动者吃三四碗正常,但是女艺人吃三四碗真的很炸裂啊,体型都不一样啊喂!」
「emmm……女生一定要吃得少,这是否也是一种刻板印象……」
「(这句话重点在艺人吧,男艺人吃这么多一样炸裂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