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证明魏信道的人缘确实很好,跟这档综艺的制作人也是颇有交情。而且看样子他来参加还是帮制作人的忙儿,连镜就是应魏信道的人情带来撑场子的。作为回报,制作人也给魏信道要用的新人锦絮提供了一个位置。
而作为一档能上地方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大众向综艺,《年少的时光》现在已经拍到第三季了,原本也并不缺嘉宾。制作人在开机前一个月突然要找魏信道帮忙,还是由于之前约定参加拍摄的两个带娃的艺人违约了,虽然给了赔偿金,但要想短时间里找到年龄合适又长得可爱的小孩子也不太容易。
不过原定这个节目只需要两个小孩儿,但杨蔓萌可以再带一个当然更好。
就像现在,在等着成年人来齐的时候,沈思涟已经开始教悠悠和糖豆剥柚子了。
虽然悠悠和糖豆也就比他小几个月,但由于成年人“钦定”了他的哥哥身份,这两个小不点儿也就非常单纯地进入了听哥哥的话的状态。
所以杨蔓萌就彻底放心了,在一旁玩着手机等着剩下俩人儿的出现。
结果一直等到距离集合时间只差五分钟的时候,罗之笙和锦絮才前后脚到达场地。
锦絮是先到的,身上穿着普通的运动服还背了个书包,看起来是直接从学校过来的。不过即使是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打扮也掩盖不了天生的美貌,充满阳光的眼神经过了题海的洗礼却反而更加闪亮。
只能说不愧是卢羽莲都评价为“应该还行”的年轻人。
而罗之笙则跟他大不相同。尽管从年龄上讲,罗之笙只比锦絮大两岁,但观感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和锦絮仿佛一眼能望到底的阳光清澈相比,罗之笙的气质就像月光,清冷朦胧,在任意角度看过去都有种神秘感。
当然,考虑到人类的表观并不能够100%地反映内心,这种气质多半儿也是属于美貌的一部分。杨蔓萌对于人脸的美学没有太多了解,不过也能看得出来,罗之笙所谓的气质跟他那双忧郁清冷的眼睛颇有关系。
看着罗之笙和锦絮跟两位前辈握手,杨蔓萌心里思量着,他到底对于初阳的洗钱链条了解多少。
人来齐了之后,导演就给大家——主要是五个成年嘉宾——捋了一遍节目安排。
这一季的《年少的生活》创新性地引入了直播内容,在白天特定时间段,嘉宾的活动将会以直播形式通过电视和网媒向观众呈现。
直播的机位有两种:一种以仿监控形式,用固定在室内和室外场景的高清摄像头持续拍摄。另一种则是由云台操控的移动摄像机,仿照个人直播的形式。
拍摄场地是一座经过了新农村改造的农家院,号称就是借用的当地农户的宅基地。如果这是真的话,那这原主人还是一大家子,主屋是一栋二层小楼,两侧有两间平房,一共七间卧室,三个洗手间,菜地分为前院后院,二层小楼的楼顶上还有专供晾晒的阳台。
原本的安排是每个家长带着自己家孩子住一间,剩下两个成年嘉宾各住一间,然而因为人选改成了杨蔓萌,而且又多了一个沈思涟,所以住宿分配也改成了连镜跟她女儿住一间,其他成年嘉宾单独住,再让两个小男孩儿住在一起搭个伴儿。
在分配卧室之后,悠悠表现出了些许不情愿,可见他还挺黏着他老爹的。而沈思涟则完全无所谓,估计在他看来如果要和杨阿姨睡一屋才是可怕的事情。
由于明天就要开始拍摄,八名嘉宾在和导演一起吃了晚饭之后就纷纷回屋收拾东西,三位家长还要给各自的小孩儿进行心理建设。
△
杨蔓萌自然没什么可给沈思涟建设的,只是看着他给颜夏清打了电话报平安。
和沈思涟聊完之后,颜夏清还要跟杨蔓萌说两句。按道理这是应该让她照顾好沈思涟,不过颜夏清其实对他儿子的自理能力颇为放心,反而嘱咐杨蔓萌道:“你吃不饱就跟导演要点儿盒饭,别吃多了他们弄的不干净的东西。”
这档节目的看点之一就是身为明星的嘉宾自己烧饭做菜,而颜夏清这么说,就是出于对那些人烹饪水平先入为主的不信任。
“那倒不至于。”杨蔓萌只是说道,“有我看着,他们至少不会搞出食物中毒来。”
对此颜夏清颇为怀疑。但这其实用不着担心,一个成熟的节目策划必然包含对于各种意外事件的预案。
杨蔓萌挂了电话,给她的备用笔记本充上电,然后就从卧室出来了。考虑到这周围到处都是摄像头,在拍节目的这一周里她是没法干活儿的,所以也就没带什么东西。
她走到主屋的一层,在客厅沙发上坐下,又觉得太冷了,起身去开了电暖气。
杨蔓萌回到沙发上,切换到超感视觉探查了一圈儿周围。
拍摄场地是在一座村子里,剧组把南侧的邻居家也租下来了,用于安置设备和工作人员。不过因为距离太近,超感视觉是看不见这部分的。而往北走的一溜儿都是村里人的宅基地,可以看到据此三百米的地方有一片小集市,开了两家小卖部和四五家不同菜系的苍蝇馆子。
这个村谈不上有多富裕,但肯定是不穷的。成年人大多在城里工作,也有一些承包了周围的土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因此村里人的消费水平并不低,基本上每家都买了私家车。
杨蔓萌正漫无目的地看着,突然听见有人从屋外走来,就切换回常规视野,然后看见主楼大门的帘子掀开了。
进来的人是锦絮,后面跟着个小不点儿——是沈思涟。
“杨老师,您儿子在门外,我就把他带进来了。”这位兄弟对杨蔓萌还挺客气,“外面怪冷的。”
“谢谢锦老师。”杨蔓萌只是抬头对他笑了一下儿表示知道了,另外纠正了一句,“不过他不是我儿子。”
这“儿子”可不兴随便叫,要是在正式拍摄里叫错了,到时候让颜夏清听见了可不好。沈思涟的抚养权是杨蔓萌和颜夏清之间的根本性冲突,因此她要模糊化处理以搁置争议。
谁知沈思涟听她这么说,反而不太乐意地问道:“为什么?”
“哎呀,这不是你爸说的吗?我也没办法呀。”杨蔓萌不得不从沙发上起来,走过去胡噜了一把那孩子的脑袋算是安慰,“怎么不去跟悠悠玩儿了?”
“悠悠去找他爸爸了。”沈思涟说,倒没有刚才那么不高兴了。
“那你可以去找糖豆儿玩儿。”杨蔓萌提议。
“糖豆儿去找她妈妈了。”沈思涟解释道。
在外人看来,沈思涟这样多少有些可怜。
锦絮有点儿绷不住了,对杨蔓萌说:“杨老师是累了吧,要不我带思思去外面转转?”
“行啊。”杨蔓萌点了点头,“麻烦您了。”
然而沈思涟却一定要拉着杨蔓萌一起:“杨阿姨也要去。”
杨蔓萌耸了耸肩,任由这孩子拽着她的风衣下摆朝屋外走去。
主屋外正对着前院的菜地。这片地比后院的小,现在种着十几排葱和蒜,还有一个竹竿搭的架子,和剩下几小块儿土地都空着,想必是等来年种新的蔬果。
而土地对于小孩子来说总有特殊的吸引力,沈思涟也不例外。看见土里的“宝藏”之后,这孩子就自动松开了杨蔓萌的风衣下摆,从地上捡了一根不知是什么藤蔓干枯的枝子,在地上翻腾了起来。
杨蔓萌就在旁边站着,不打算打扰这位“大建筑师”的研究。
倒是锦絮弯腰认真地看了一会儿沈思涟捣鼓的东西,试图去理解小孩子的世界:“思思在找什么?土里有什么东西?”
“我在找黏土。”沈思涟一边用小树枝挖着土一边胸有成竹地说,“找到黏土之后,就可以做水泥。水泥可以盖房子。”
只能说龙生龙,凤生凤,建材公司老板的儿子会挖洞。
杨蔓萌对此也能接受。毕竟考虑到沈思涟在外貌上已经与静水如此相似,那么别的方面更像他的父本也是意料之中。
“思思要盖房子吗?”锦絮蹲在小小的沈思涟旁边,也捡了根枯枝跟他一起挖,“为什么要盖房子?”
“因为建筑师都要盖房子。”沈思涟再次被触发了关键词,准确无误地背出了颜夏清教给他的话,“我妈妈是特别特别厉害的大建筑师!虽然我以后可以不当建筑师,但我一定会和她一样厉害。”然后按照这个逻辑继续说,“所以要挖黏土,做水泥,盖妈妈没盖完的房子。”
本来杨蔓萌只是看个乐子,却没想到这孩子说出了最后那句话。
虽然从沈思涟的角度,他大概只是按照小孩子的逻辑,觉得房子没盖完所以要去盖。
但杨蔓萌还是攥紧了风衣口袋里的手机,才忍住了没有流出眼泪。
静水走了,但她还在——永远都在。
作者有话要说:小沈对杨某态度:满好感但畏惧_(:з」∠)_
(在小沈的认知中杨某是他爹的宿敌,而他是安插到宿敌身边的间谍)
(毕竟颜某以前私下里疯狂给他灌输杨某的危害)
(但是废话灌得再多也抵不过杨某救他的时候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