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买个衣服,没有两个劳动力都请假的道理,范母是厂里不忙就顺势请假了,范父在另一个厂,最近来了一批货,还挺忙的,离不了人。
最后还是母女俩出了门。
范母的做派就和范静生长的21世纪的“男性”一样,买衣服很少挑什么,范静也不是个讲究人,购物速度很快,十五分钟就结束战斗,收获短袖x3、长裤短裤x1、袜子若干、鞋x1,范母还趁着反季促销给范静买了件羽绒服。
此处不得不提一个微妙的现象。
和男女定位逆转相对应,街上随处可见的、打遮阳伞的——都是男性。
范静算是体验了一把“夏天不好意思打伞”的感受,非常不妙。
快晒干了真的,要不是范母就在旁边,她一定不顾世俗的眼光撑起遮阳伞!
母女俩买完衣服顺便去了趟菜市场,昨天买的食材已经吃得七七八八,夏天不兴囤货,都是缺了再补。
经过颜值属性卡加持的冷白皮本就脆弱,暴晒一上午,回家的时候皮肤已经泛红了。
范静认真思考,如果她涂防晒、穿防晒衣、打遮阳伞……会不会被指认为通讯录?
范父不在,范母也不擅长厨艺,中午母女三人就煮了点面条对付一下,范静贴心地给范赫煎了鸡蛋,结果这小妮子表示有鸡排了不想吃午饭,喜提范母の训斥x1。
范静:“……”
这家人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不闹腾?
一次两次还好,天天这么吵,她觉得自己受不住。
逃离争吵漩涡的迫切需求下,范静很快找到兼职,没经过范母,是自己在手机上看见的。
——不得不感叹信息时代手机的重要性。
兼职是群众演员。
A市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好,坐落此地的超大影视基地就是A市特色之一。
而范静,多亏在古代生活多年的经验,仪态那叫一个满分,再加上从前做将门虎女时,为了逆袭习武多年(以这具“肉身”目前的属性没法完全发挥出来),功底是实打实的。
本身脸也不丑,再加上“属性卡”加持,应聘个群演非常顺利。
最重要的是没业绩压力,不像发传单,不发完不给工资。
做群演的多数都有个演员梦,最后放弃无外乎被生活的重压压倒。
但范静不一样,她就是个打兼职的,有活儿就去,没活儿就在附近街道的店铺接点日结临时工。
多少有点收入就行。
毕竟她现在高中刚毕业的,赚钱也急不来。
不过很快,范静就发现还是低估自己了。
占了仪态满分、功底强的便宜,再加上态度好、人讨喜,她很快和组里的群演打成一片,别人请教她啥都乐得指点,人家有什么好活儿自然也乐得叫上她。
一来二去,一个月下来不说暴富,工资至少比发传单、做服务员多。
就是累了点,经常到处奔波,夜戏拍到凌晨是常有的事,更有甚者偶尔会化(特效)妆好几个小时,最后当天没轮上她拍。
……要不怎么说钱难赚屎难吃呢。
倒是范赫,听说她在做群演,总抓着她问有没有见到某某艺人,听说某某某最近在A市拍戏balabala,范静无奈,表示自己只是个小群演,别说压根见不着,就算见着了也不好打扰别人工作去要什么签名合照的。
话说都性别逆转了,范赫这小妮子怎么还这么喜欢追星?
还以为她会更爱打篮球之类的。
转念一想自己看话本、呃、看小说的兴趣爱好,范静觉得还是别说别人了。
本以为暑假就这么普通地过去了。
出乎意料,这天范静化妆画了一半,突然被场务喊了过去,同屋的几位群演对上她询问的目光都是一头雾水。
好吧,得不到更多提示,只能随机应变。
反正这个阵仗总不能是让她滚蛋。
开玩笑,底层小群演,不用你了还需要领导亲自通知?
不明就里的范静敲开门,里头几个人一见她就没再继续讨论,其中一人开门见山:“替身做过吗?”
范静一愣,诚实摇头:“没有。”
对方没解释太多,只问她愿不愿意,因为是临时要求,拒绝也没关系,当然最好是答应。
这钱都送上门了,哪有不干的道理,范静点头点得毫不犹豫。
对面又说:“要吊威亚。”
“没问题。”
多大点事啊,战场上都杀过多少来回了。范静不以为意。
不知道这剧的主演是谁,也不清楚她替身的是哪位,她只在乎今天工资比以前高。
吊威亚对她来说难度不大,更别说只是“被怪物抓走”这种嗖一下就过去的镜头。
倒是跑步的替身镜头让她莫名其妙。
只拍背影,要求表现出爆发力,契合后期做的加速特效。
范静对正儿八经演戏是纯新手,这种需要配合后期的情况更是头一次,不可避免地被批评了几回才过关。
她都能完成,相信对于专业演员肯定不在话下,所以更不理解为什么这样毫无危险、又没难度的镜头演员本人为什么不来?
就……
这也要替身?
——不理解这个世界。
迷惑归迷惑,范静本人完全没有被严厉批评打击到的情绪,反倒是举荐她上去的场务,收工时特地来夸她有天分、平时看她指点别人就知道是有底子的、没想到能做得这么好、以后好好干云云。
范静心嘀咕跑个步能看出啥天分?面上还是笑盈盈地礼貌应对。
“我说真的,你这孩子外貌条件优秀,又有一份拼劲,”场务表情认真,“有前途。”
“谢谢姐。”范静心说为了挣钱谁不拼哇。
“我看你还是学生吧?怎么想到来做群演了?”
范静平静微笑,简单解释了家庭情况和资金需求。
场务了然,看着她面上带上了几分真实的唏嘘:“那是挺不容易的。”
“反正我给你透个底,演员这一行演技都不是第一了这年头。”
“啊?”范静讶然。
不是,她“死前”世界好像还不是这样?
哦不对,这里压根不是她生长的世界啊。
那没事了。
可能这就是世界差异吧?
不过……
“演员不看演技,那看什么?”看场务似乎有唠嗑的意向,范静不禁好奇。
“说你还是小孩儿啊,”场务笑得高深,“谁有钱谁就是老大,后面没人支持,演技再好也出不了头。”
“年年中戏上戏的出来多少人,混出头的又有几个?”
“再看那些流量大的,又有多少是真正业务能力强?”
范静沉默,心说这不会是在点我去搞什么桃色交易吧?
场务没让不妙的沉默持续下去,像怕她被打击到一样劝慰:“我看你合眼缘啊,但是这行实在不是看起来那么光鲜。”
“本来还担心你要一心就想干这行怎么办,撞死在南墙上的我见多了,还好你就是兼职,”她笑笑,“那我就放心了。”
“哈哈哈,”范静一派谦逊乖学生样,“我没想着出名,赚点生活费就成。”
复又一通道谢。
“不过也别太悲观,”场务拍拍她的肩膀,“运气的事谁都说不准。”
“嗯嗯,是哈。”
“我之前见过一小孩儿,本来也是暑假兼职,后来因为表情好笑在网上爆火,一下子接了不少商务,半年就进账几十个。”
场务啧啧称奇地分享八卦。
范静瞳孔地震。
多少??
她没理解错吧?
此处的“几十个”是指几十万对吧?
如果她对物价的理解没出错,这都可以在县城里买套房了吧?
人生逆袭不过如此。
可恶好嫉妒!
她也想要如此迅速的逆袭完成任务!
电光火石间,心下已经有了主意。
——娱乐圈……真是个一步登天的好地方。
齐老师打来电话的时候范静几乎都快忘记“一对一帮扶”的事情了。
秉持着多一份收入总归是好事的原则,她在电话里表现得异常欣喜。
“范静啊,按规矩你得给人家写封感谢信,”齐老师提醒,“你买智能机了吗?”
范静想到了那个和范赫共用的手机:“有。”
“那就行,我把账号密码报给你,你写完之后拍照发上去就行,不用真去寄信。”
“好的,”那还挺方便的,“谢谢老师。”
“再抽空去办张银行卡,尽快,不然人家没法打钱。”
“我知道了,待会儿就去。”
事关钱财,范静的动作一向很快。
一对一帮扶的好心人没留下具体信息,也可能是后台设置隐藏了,总之范静这边只能看到姓“罗”,男性。
不论如何,范静作为被帮扶的那个态度得到位,感谢信洋洋洒洒写了三页纸。
传上后台,平台会把信件发到好心人手机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对方的隐私,预防骚扰。
暑假就这样充实地过去了。
范静没啥行李,更何况学校就在本市,范母骑个电动车就把她送到了。
学费是范家母父掏钱的,范静没说自己有一对一帮扶这事,不然偏心眼母父那里绝对抠不出一分钱。
——该薅的羊毛还得薅。
不能让偏心的家伙太好过。
只要求他们负担学费已经很宽容了,鉴于范母在她找到兼职当天就并不怎么委婉地提出,希望她通过助学金、奖学金、兼职等各种方式自己负担生活费。
期间免不了一通卖惨,什么没本事赚不了几个钱、两个女儿负担大、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要吃药……
看吧,她说什么来着?
不能对从一开始就偏心偏到太平洋去的家伙抱有任何期待!
还好她“狡兔三窟”。
不然大学期间光惦记着搞钱了哪还有条件安心学习。
她真不是那种极端艰苦条件下还能挤出时间投入学习的人才。
当然,范静也有把学费有人负担这一情况,通过最初的“感谢信”告知了好心人罗先生,并表示可以通过后台申请修改资助金额——不然总觉得像诈骗一样。
一对一帮扶是一年一签,资助人每年一次性将资助费用汇入平台,由平台按期汇给受助人,包含了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对方的回复只有简短的一句话:
“合理花费,善自珍重。”
倒没提要收回资金的话。
范静决定把好心人罗先生的打款作为“生活费”使用,思索间不由惦记起勇闯演艺圈的打算。
要是群演真能做出名堂,来年就不需要他人帮扶了。
只签一年还特地申请帮扶,听着有点多余,但……不说别的,玩过养成游戏的都清楚,初期的一分一厘都不能轻言放弃!
“哎,新室友?”
女孩活泼的声音透着友善,“你也一个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