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她的庶姐祝清绾明艳动人,淡扫娥眉眼含春,虽艳色无双,却在候府里显得不引人注意。
平日里待在自己的院子里,极少出门。
此时她也在,向清昭致意感谢她的礼物。
清昭亦含笑点头,祝清绾和她母亲是祝夫人心里的刺,清昭一直知道。
但是她母亲身为国公府独女,大家闺秀,也不屑于对她们娘俩动手。
祝侯爷去江南遇刺,失忆之后与农家女相爱。
回来的时候,已怀有身孕,以贵妾纳了这农家女。
她们一家三口便只占据一院,明面上虽不是宠妾灭妻,府里却也知晓父亲所谓真爱。
“过几日,忠国公府举办的寿宴,你们这些小辈都跟着去祝寿”。
老夫人发话,自是无人反对,各自附和着。
世家设宴,一般是嫡女出行,少数家族会允许带上庶女。
这次,应是为了祝清绾的亲事,她即将及茾,也该多露人前。
清昭当然身着淡粉色锦缎裹胸,下坠白色曳地,烟胧荷花百水裙。
与祝清绾,祝清仪同乘一辆马车。
“此次大寿,宴上应有许多俊俏公子,二姐或许会找到心仪之人”。
清昭诧异的目光瞟了祝清仪一眼,随即递了一块梅花糕,说道:“小仪儿小小年纪操心那么多做什么?这些家里长辈自会安排好”。
祝清绾也心不在焉的回道:“是啊,家里长辈自会做主”。
清昭扬眉,马车里便是祝清仪和清昭一起吃糕点,再无人说话。
忠国公府是当年太祖赐下的宅子,离紫禁城很近。
她们到时,人已经来的不少,祝清鸢直接派人请走了祝家三姊妹。
“大姐”。
祝清鸢在内院等着她们,见她们来,便让人给她们准备了糕点。
祝清鸢着淡蓝色的长裙,裙裾上绣着洁白的点点紫薇花,自然温和。
“你们可来了,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小礼物”。祝清鸢眸中柔意轻泛,温柔道。
待她们的丫鬟接过礼物。她才又道:“今日世家公子小姐们齐聚一堂,此时应都在倚花园赏花”。
“秋月,你带二小姐,四小姐去倚花园”。
她们二人也有眼色,没有说话就跟着秋月去了。
“姐姐知道我有东西要给你?”
祝清鸢转向一边,看向外面,轻声说:“公主出京前说过”。
清昭没想到一开始,自己就在赵徽宁的计划中。
让碧落拿出那本书给了祝清鸢。
“姐姐是公主伴读,想必了解公主意向”。
“是”。祝清鸢坚定的回道,有陛下开了这个头,为什么不让它有延续的机会。
天下女子能有更多的机会如陛下身边的欧阳女官那样登上朝堂。
“我愿和公主一起先行,也相信公主能带来家国永安”。她喃喃道。
“阿昭,你呢?”。
清昭敛了敛心神,脑海中后世场景却丝毫没有退散。
赵徽宁登上帝位是必然的,她只能为这份必然添砖加瓦。
“我同姐姐一样”清昭定定的看着祝清鸢,缓缓说道。
一己之力改变不了历史,若能加速历史进程,推动历史发展,怎能不做。
两姐妹像昔日一般,相视而笑。
“我该去前院了,阿昭,你先去倚花园”。
“好”。
清昭到园内时,园里人已不少,公子哥们在一边,世家闺秀们在一旁。
庆朝虽民风开放,却也不是男女直接混在一起交谈。
“清昭,你可来了”。忠国公的大小姐江南婉向清昭招手。
“祝家小姐中,唯三小姐来迟,莫不是有什么吸引了三小姐的目光”。
王丞相德高望重,却老来得女,多加溺宠,养成一副娇蛮性子。
王似宝是家中幼女,又是唯一的嫡女,被宠着长大。
除去皇亲国戚,她对谁都是一般开口呛。
“多谢王小姐关心,清昭与长姐许久未见,多说了一会儿话”。清昭淡淡回道。
“哼”,王似宝回头继续和她面前的瑜王府郡主聊天。
“你倒是喜欢招惹她,也不见她回你”。赵安平用手帕掩住囗鼻,说道。
“她从小一直这般清高”。
赵安平摇摇头,随她抱怨,这么多年,各家小姐为人处世之道,彼此都有所了解。
王似宝不过是不忿清昭与她心上人青梅竹马关系好罢了。
说多了,都是少女心事。
园中暮春间,桃花却仍然开的极好。
“我母亲为了此次寿宴,特地寻了极贵的药物撒在这地中”。指了下那土壤,又道:“前几日还命人覆盖了棉布围着桃树”。
清昭看着眼前极娇艳的桃花道:“这精养出的花果真是极好的”。
到了时辰,在后院赏花的这些少年也被引着去前面用餐。
前面宾客齐聚一堂,加入这一群少年少女更是热闹非凡。
清昭被安排与江南婉她们一桌,桌上都是熟面孔。
遵循着“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安静用完膳。
膳后,江南婉邀请与她交好的世家小姐们去她院里闲谈。
说到暮南突发的大水时。
清昭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她想起清钰回朝后进入御史台。
顾璟思进入大理寺。
他们不久便会调去暮南,处理暮南水灾以及水灾贪污案。
这次案件与之后的禹王贪污养私兵案都是天启年间的大案,在顾皇在位期间再无其他案件的牵扯之广能与之相比。
现下,暮南那边传来的消息,不过是比往年更严重一点的大水。
朝廷派下的赈灾粮草不日就会到达暮南。
可她知道,这是百年难遇的大水,水利监早已说过今年会有难得一遇的大水。
暮南所处地界,容易被淹。
她面对这些事情无能为力,世家大族利益关系固化。
她从俞城回来之前,向昭阳公主赵徽宁说过:有极善水利天气的居士经过勘测,今年势必有比往年更严重的水灾。
赵徽宁沉思,清昭继续说道:“若真如其言,那后果不堪设想。”
许多百姓将流离失所,甚至于死于这次水灾。
赵徽宁下定决心:“本宫会让人传信我母皇,让暮南的太守加固堤坝,调离百姓”。
清昭在一旁,也想着这次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