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佑蹙眉,“皇阿玛,奇怪的是,儿臣并未在他家中搜出相应的证据。不过,不过他当时的神色有些奇怪。”
“像是有些慌张,但是当儿臣什么都没搜出来的时候,他又像是松了口气。”
胤佑也是个狠人,早前皇上让他去查工部郎中的时候,他就曾搜查过他家,结果就是什么都没查出来。
他不是八贝勒胤禩,或许是因为天生跛脚,工部郎中并未曾收买他。就是这样胤佑才会觉得奇怪。
上次的事情他就觉得有猫腻,只是不曾搜到有用的证据。这次搜查前他还专门去找博西勒借了人。
在他看来博西勒能从隆科多家搜出人来,那群人肯定善于搜查,专业的事情找专业的人来做,才是最有效率的。
尽管如此,这回他仍旧一无所获。 🄼.🅅𝕆𝓓𝙏🆆.🅻🅰
康熙道“这件事哪怕不是他做的,永定河最后一次修缮也是他主持,那他就有责任。老五你去把人绑了,给朕好好的审问。”
“你与大理寺一起,朕倒要看看是他的嘴硬,还是大清的刑罚厉害。”
“老七你也别闲着,你带着人把最后三次修缮、视察永定河的卷宗全都查一遍,有关人员也全部带过去审问。”
“不论官职大小,只要是参与永定河修缮、视察的,都给朕关起来单独审问。这么多人,朕就不信都是硬骨头,总有人会开口的。”
就像那天里的地瓜,只要有人开口抓住了一根蔓藤,剩下的就能顺藤摸瓜都给揪出来。
胤佑欲言又止,“皇阿玛,那四哥跟十三弟那边……”
他没忘,今年视察永定河的是皇阿玛跟四哥、十三弟,皇阿玛没多久就回来了,剩下的事儿都是四哥跟十三弟在做。
四哥他得罪不起,一时间不知道要不要去查。
康熙愣了下,随后坚定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既然是要查,老四跟十三那里也不能例外。不过,他们俩毕竟是皇阿哥,你只仔细询问细节便是,就不必下狱了。”
“特别是老四那边,”
四阿哥管着户部,如今怀来县情况未明,他需要坐镇户部调集粮草随时支援着。
因为洪水的事儿,前朝风声鹤唳,后宫诸位亦是紧张万分。贵妇们入宫请安都安分不少,那些不和睦的也不敢大声阴阳怪气的说话。
还有八福晋郭络罗氏,如今也安静不少。
诚郡王福晋凑到石姝瑶耳边低声说道“二嫂知道么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264章 筹备粮食(2/2)
他们赶到的时候,洪灾发生已经足足有七日,怀来县淹毁的田地、冲塌的房屋不计其数。除此当然也死了不少的百姓,但受伤的百姓更多。
石姝瑶给太子准备的几个瓷瓶帮了大忙,若非石姝瑶给太子的瓷瓶还有几张药方子、药材,太子当即让人抓了药煎熬,此时怀来县怕是真的要因此而产生瘟疫了。
太子尽管没有给她来信,这又是洪水又是瘟疫的,想也知道太子有多忙。
儿女情长也要分时候,现在可不是你侬我侬谈情说爱的日子。
石姝瑶分得清,胤礽同样如此。
诚郡王福晋点头,她叹息“是啊,我听说太子带去的粮食都分发完了,皇上正筹备第二批物资呢。二嫂在宫里怕是不知道,咱们京城的米价都上涨了。” 𝓜.🅅🅾🅳𝙩𝙒.🄻🅰
商人的嗅觉都是敏锐的,每次有个什么灾情他们都能最先知道,然后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比如这次米价上涨。
因为怀来县受灾,京城储备的粮食大都调往此处,京城的贵人们想要吃点好的都需要去外头采买。
买的人多了,粮食自然涨价。
石姝瑶眉头深皱,她冷哼道“这些就知道发国难财的奸商,国家有灾情,不想着怎么帮助那些百姓,就知道发国难财。”
三福晋有些讪讪的。她也有陪嫁庄子,之前收上来的粮食一直都没卖,这会儿粮食价格上涨,她也跟着赚了些银子。
太子妃咒骂那些奸商,可不就连带着把她也骂进去了。
不过,这会儿她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太子妃住在宫里也不知道她参与此事了不是?
实际上,这种事很多富贵人家都会做,她也是看别人如此,才跟着售卖的。而且,因为三阿哥跟着太子走的关系,她作为三阿哥福晋也是要像太子妃看齐,跟着太子妃一起行动的。
她是卖了粮食,但并没有售卖多少。
这回进宫请安,她原本是打算问问太子妃要不要跟她一起卖点粮食,赚一波。没想到会从太子妃嘴里听出这样的话来。
莫非,太子妃觉得这粮食不应该卖?
三福晋的变化,石姝瑶看在眼里,转瞬她就明白了什么。
看在两人关系还不错的份上,她扯了扯三福晋的衣袖,让对方靠的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