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用兵要师出有名。
有名,方能有理。
有理,才能有号召力。
有了号召力,将士们才会用命,百姓们才会真心支持这场战争。 𝕄.🆅🄾🅳𝕋🆆.𝓛🄰
有了百姓的支持等于有了民心。
如果双方实力差距不是特别大,赢得战争只是时间问题。
崇祯要征讨蒙古诸部需要一个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附属国不给宗主国遣使呈贡!
在得知崇祯要征讨蒙古人后,范景文劝阻:“陛下不可啊..好不容易剿灭了李闯贼,大明急需时间进行休整。况且西南土司叛乱尚未平定,两线作战并非明智之举。如果在这个时候和蒙古人开战,他们甚至有可能联合建奴再次南下入关劫掠。”
“范尚书此言差矣,”崇祯目光坚定,“就算咱们不打蒙古人,蒙古人也会在建奴的驱使下打咱们。”
“为何?”邱瑜有些不解的问。
方岳贡拍了下邱瑜的肩膀:“我问你,当年诸葛武侯为何急着北伐,而不是休养生息?”
“因为诸葛武侯急于匡扶汉室...”
“错啦!”方岳贡嘿嘿一笑:“因为当时关中比蜀中富庶,同样的时间下,关中人口和粮食的增长速度都比蜀中快。”
“诸葛武侯休养的时间越长,蜀国国力和魏国国力差距越大!”
“这才是诸葛武侯急于北伐的最终原因!”
崇祯接过话茬说道:“方尚书说的不错,辽东乃苦寒之地,无法和中原媲美。休养的时间越长,建奴和大明的差距越大,他们肯定要想办法把大明拖下水!”
崇祯这番话彻底把内阁说服了。
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有利有弊。
只要能说服他们,这帮人就会发挥主观能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573章 调兵(2/2)
就开始频繁调兵。
“传旨,调袁宗第去甘肃镇,刘西尧去往固原镇,刘芳亮继续驻守延绥镇。贺锦,高一功,刘体纯,马世耀北上万全左右两卫,集结待命。”
“调李性忠,刘肇基率所有骑兵北上大同,集结待命。”
“命秦佐明率三千白杆兵北上大同,集结待命。”
“命高杰率一万五千精锐北上偏关镇,集结待命。”
崇祯调兵看似随意,实则经过了深思熟虑。
甘肃和固原都是顺军降兵,直接派明军接管反而有些不妥,所以分别派袁宗第和刘西尧前去驻防。
贺锦,高一功等人被他调到万全左右卫。
如果这些人有复叛的打算,会立刻遭到宣府镇的唐通、阎应元,大同镇的李性忠、刘肇基以及三千白杆兵的夹击。 𝙢.𝓥𝙊🅳𝕋𝙬.🄻🅰
偏关镇在大同西面,与蒙古草原接壤。
不但是山西的门户,还是大同的腹背。
出征草原后大同将会成为明军的粮草军需中转枢纽,不容有失。
高杰不但忠心,还有能力,偏关镇非他莫属。
“命袁继咸北上武昌,继续寻找张献忠踪迹。”崇祯说完旨意后又加了一句。
张献忠逃入深山后像是消失了一样不见了,崇祯不放心,命袁继咸继续搜寻他的踪迹。
看着手中密密麻麻的旨意,王承恩眼前有些恍惚。
崇祯十七年三月时,朝廷要兵没兵,要将没将。
短短不到三年时间,大明朝竟然有了这么多可用的将领和士兵。
可见银子的重要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