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华看着面有难色的徐州知州,心里很清楚他遇到了什么麻烦。
“上船吧!”李邦华站在船头吩咐道。
“是。”徐州知州陈桂栋一口答应下来。
李邦华的官船没有靠岸的举动,所以陈桂栋先是登上一艘小船,然后从小船登上了李邦华的大船。
进入船舱后陈桂栋快速扫了一眼,发现船舱里除了李邦华外,还站着两位体型健硕的大汉。
他们二人身穿便装,腰间佩刀,分别站在船舱左右。
“这两位是?”陈桂栋问道。
“他们是老夫的家丁,负责保护老夫的安全,有什么话直说即可,不必遮掩。”
陈桂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阁老救命!卑职犯了死罪,请阁老救命。”
李邦华倒背着手,声音平淡“衙门失火了?” 𝙢.𝓥𝙤𝓓𝕋𝙬.𝙇𝘼
陈桂栋诧异的抬起头,盯着李邦华的背影独自发愣。
他没料到李邦华竟会猜出他遇到的麻烦事。
难道有人将昨夜发生的事提前告诉了这位内阁首辅?
陈桂栋越想越是心惊,同时身体感到一阵阵寒意袭来。
“回阁老的话,昨夜衙门失火,别的都没事,唯独记录历年赋税征收的册子被大火焚毁。”
“卑职得到消息后连夜彻查,可是没有查到任何线索。”
李邦华转回身盯着陈桂栋问“是雷火还是人为纵火?”
如果是打雷引起的火灾,只要损失不大,朝廷基本不会追究官员的责任。
毕竟在当时那些人眼里,雷火属于天罚,如果真追究责任的话,大明皇帝责任最大。
毕竟他是天子。
可如果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466章 大明朝的完税凭证(2/2)
片刻后,雪白的纸上写满了字。
(明代造纸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以万历刊本所用的白棉纸为例,有纸白如玉之称。)
写完后,李邦华将让人将纸递过去并说道“现在守卫徐州的士兵来自扬州府,守将也是扬州府的守将。本官现在将徐州一部分守军的指挥权交给你,只要不造反不强抢百姓,你可以让他们做任何事。”
“看看老夫写的公文有没有问题。”
陈桂栋接过公文仔细查看。 🅼.🅅𝙤𝙙𝙩𝓦.𝙡🄰
上面写的十分清楚,徐州现有守军三千二百名。李邦华以钦差的名义将其中一千二百人暂时划入他的帐下,听且只听他一个人的指挥。
剩下的两千人继续守卫徐州,受南京兵部辖制。
“阁老,这是何意?”陈桂栋大为不解。
“赈灾,查账,收税,抓人,杀人!”李邦华平静如水。
“可是账本已经被烧了”
“账本烧了还有其他凭证,先从均平由帖查。”
明代均平由帖的功能与现代的缴税通知单和完税凭证有些相似。
征税前各县将均平由帖发给里长,里长再分发给各户。
均平由帖一式三联,上面写着该户当年应该缴纳赋税的明细及总额。
该户缴纳赋税后,里长,县里负责征税的官吏会在均平由帖上签字盖章。
签字盖章后,三份均平由帖一付县,一付纳户,一付征输者。
也就说是除了州县的衙门里有凭证外,里长和百姓和手里各有一份完税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