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八
天气晴,微风,冷
忌:嫁娶,搬家,动土
宜:开业,安葬,入殓
停业许久的致知书坊在一阵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中重新开业了。
赵小山没有大声张扬,只邀请了李球和白常文等好友,放了挂炮竹就算开张了。
李球好久没来乐平了,自回来后便跟着侯爷跑前跑后的忙活,这一天还是特意请假出来的。
“若是别人邀请,我还真出不来。”
李伯玉和乡君的日子定在了十一月二十五,时间非常紧,等他们成亲后李球便要随周彻前往梁州了。
因此,这次可能是李球出发之前最后一次出来和赵小山相聚。 𝙢.🆅𝙤🄳🆃𝙒.𝙇🄰
“一会你们该干嘛干嘛,我要回村里一趟,娶不成你姐我就认你娘当干娘,以后你姐就是我妹,有我罩着她,看谁敢欺负。”
赵小山没想到李球对他娘如此执着,快半年了还没忘。
“唉,你姐相看的对象是哪个?不是说也在书坊里干活么?”
赵小山狐疑的看看李球,“咋?想去看看自己输在哪了?”
李球撇撇嘴,“你可别瞎说,我当初是看你姐让咱娘逼的厉害,怕她急切之下随便找一个人嫁了,我那纯粹是助人情节,就算娶了她也是拿她当妹妹的,可没有别的想法。”
赵小山听得直皱眉:“谁和你是咱娘?你姓赵么?你姓赵我也没你这么大的大哥。”
“等下午我去认了干娘咱就一家人了,别着急。”李球没大没小的搂过赵小山的肩膀,吊儿郎当的。
两人一路走一路拌嘴,白常文在一旁乐的直摇头。
他很羡慕李球,都快三十的人了还能和赵小山来一段忘年交,说话轻松自在毫无负担。
若是认了赵小山的娘当干娘,他以后在密水便有了家,以后就算在梁州也算有个盼头,有家人可以惦记。
他便没有这个福分了,孤寡一人,当初幸得侯爷收留才有了现在的容身之处,侯爷走到哪他便要跟着去到哪。
像是无根的浮萍,只能攀附侯爷而活。
赵小山带着几人将重整后的书坊走了一圈,到活字印刷的小屋前,看到郭憨子一行人前后忙碌的身影,就连李球都不住的点头。
“山子,你这脑子到底咋想的,咋能想出这么个法子?真是够用!”
白常文爷赞道:“若此种方法真的成了,这批人给我们送到梁州来,我在那边也办个书坊!”
这当然没问题,赵小山想都没想便点头答应下来。
待几人走到书坊的抄写室,看到了十多个书生正伏在桌子上奋笔疾书,赵小山指着第一排的魏武道:
“那个就是我未来的姐夫,我娘挑的,我把关的,我姐亲自点头同意的。”
“他都来你书坊抄书了还不知道你底细?”
“应该知道吧,毕竟日子都定了。”
没错,赵娇娘和魏武的日子也定了,同样是十一月二十五,和李伯玉同一天。
虽然他没说,但魏武应该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只是不知为何他始终表现的很淡定,对给未来小舅子打工这件事毫不在乎。
拿书抄书结账,之前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没有一丝拘谨或者不好意思。
魏武不说,他便也没认。
两人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只做老板和员工的关系相处。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177章 书坊重新开业(2/2)
,办作坊没什么,他去过南方一些市镇,大大小小很多作坊,几乎家家户户经商。
办学堂办书坊也没啥,有不少商人经商成功后都想改变自家出身,往往出资在老家修建族学,供养同族的孩子念书。
可赵小山他竟然还创办了女学!
这就很了不得了。
听说他家也刚发家,甚至他父母现在还务农种地。
这般看下来,赵小山的格局比那些士绅强了不止一点半点。
郑图这次出门相当于游历,本就是为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的。
没想到歪打正着,竟真让他碰见了。 🄼.🆅𝓞𝘿🆃𝕎.𝕃🅰
赵小山,就是他最大的收货!
他听着赵小山和白敏中辩论应不应该办女学的事,恨不得现在就回去,写信给在京城做官的四叔,把在这里的见闻一点一点告诉他。
“白先生此言差矣,女子为什么一定要嫁人生子?难道她们出生的目的便是给别人做妻子生孩子?这是她们活着的终极目的么?是女娲娘娘造人时的初衷?只不过是男人为了稳固自己的绝对统治强加在他们头上的枷锁罢了。”
“当然了,我不是反对所有女人嫁人,毕竟阴阳敦伦才能让人类延续,但只通过极力打压女性来凸显男性的地位那只能说明男人的无能!”
见白敏中皱着眉头一连不赞同,赵小山不欲再辩。
这种人,和他说不明白。
女子不如男的思想已经在他脑子里待了二十多年,他又怎能通过几句话使其改观。
“我看时间不早了,咱们还是先回去吃饭吧,再晚白先生该等不及了。”
赵小山一个请的手势,打断了白敏中要说的话。
郑图看出了赵小山的态度,连忙上前两步迎了过去,“走走走,干了这一上午我肚子都饿了,快看看你家伯母给做了什么好吃的。”
赵家小院里,李球和白常文正坐在椅子上,陪赵老爷子和刘氏几人说话。
以前李球经常来,刘氏还挺烦他的。
最近这半年他一次没来,这次来完马上又要远行,刘氏还突然有点舍不得了。
哪个女人能拒绝得了一个满眼孺慕之情,还总想认自己当干娘的孩子?
虽然这孩子有点老。
刘氏想了想,觉得就算认他当了干儿子也没啥。
一方面这小子马上要走了,以后来封信都费劲,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见到,认了就当完成他一个心愿。
另一方面想着若以后他在梁州待不下去了也可以回来,儿子赵大壮太老实了,有个厉害的干大哥在一旁罩着也算有个倚靠。
又没损失啥,还凭白多个干儿子,咋看咋合适。
当即,刘氏也没拒绝,一口答应了李球的“认娘”请求,决定午饭后便将赵氏族里几个老人请过来,在族人的见证下喝了李球的茶。
既然要认,就正式点,让大家伙都看看,她有一个在侯府当侍卫的大儿子。
因着这重缘故,午饭大家吃的宾主尽欢。
就连白敏中也乖乖闭了嘴,没再多说一句话。
(刚才他偶尔得知赵娇娘是女学的先生后很是震惊,继而对赵娇娘表现出极大的不满,话里话外的说她一个马上要嫁人的女子就该在家多绣嫁妆,不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