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此话一出,顿时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宝钗脸上顿时涨红,恨恨地瞪了惜春一眼。
自她入京以来,就好似同惜春是前世里的冤孽一般,两个人竟是从未相安无事过!
可若是从前,薛家还住在贾家的时候,惜春瞧她不顺眼,宝钗或许还可以当她是自矜身份,但现在薛家已经搬出贾家多时,惜春自己也不住在荣府这边了,她又为何非要掺和荣府里的事儿呢?
宝钗思及此处,忽然心头一惊。
莫非,她在贾敬寿辰礼上动的手脚被惜春知道了?
但,这念头只是一瞬,就被宝钗自己按了下去。
一则,宝钗并不觉得,惜春会因先前的事怀疑到自己身上,毕竟从表面上来看,她同贾敬并无半点关系,如果惜春敢跟别人提及,怀疑她薛宝钗毒害宁国府贾敬,估计别人都会以为惜春疯了!
二来,宝钗始终觉得,惜春从见到她的第一面开始,就对她心有怨言。
不,或许并不只是针对她一个人,宝钗有种感觉,惜春对整个薛家都没有什么好感。
如果她的预感没错,那么惜春针对她,大概也只是出于单纯的恶意,而非是携私报复,更不可能与她先前做的事有关。
宝钗在心里安慰了自己两句,惜春不过是说几句闲话而已,并没有提到贾敬,没必要自己吓唬自己。
退一步讲,就算惜春对自己起了疑心,她也没有证据,奈何不了自己的。
横竖荣府里做主的是贾母,又不是惜春,只要她说得动贾母,惜春的意见根本不重要。
这般想着,宝钗索性不理会惜春,只是看向贾母,温声道:
“四姑娘年纪还小,不懂得人言可畏的道理,老太太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应当明白,身边亲近之人的言语,有时候也是很有力量的。”
“宝钗虽然不敢向您做出什么承诺,但事在人为,只要您肯施恩于薛家,宝钗愿意为您尽心尽力。”
贾母沉默着,目光闪烁,显然是将宝钗的话听了进去。
惜春见状,也不再说些什么,只是唇角微微扬起一边,眸光中透着一丝冷嘲。
和贾母的心思不同,见惜春这幅样子,凤姐儿的心直往下沉。
宫里的事,凤姐儿不敢说自己很懂,但事情再大,大不过天理,皇上挑女婿,普天之下的王公贵爵满可以由着性子挑,宝玉却连个爵位都没有,只是国公次子的孙子,员外郎的儿子,自己又是一个白身,这在公主面前如何能排得上号?
远了不说,就连元春挑夫婿,也是挑的郡王府袭爵的嫡长子,皇族公主挑夫婿,就挑一个连爵位都袭不着的人吗?
据凤姐儿想,别说是公主了,就是老太太惦记的林家姑娘,如果荣府里真的过去提亲,林如海那边还要犹豫个几回呢!
倘若林如海真那么看得上荣府,还会让黛玉搬出府去吗?
当日黛玉和宝钗同日搬离荣府,固然是话赶话说到这里的,可是林家的宅邸,总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吧?
早在老太太撵薛家人之前,林如海就已经暗暗安排黛玉搬出府去了,明眼人谁瞧不出来,人家就是不想与荣府有太多牵扯了!
林家尚且如此,何况是皇家呢!
凤姐儿心里暗暗着急,看了眼王夫人,见她还是一副无知无觉的样子,意识到宝钗说得贾母动了心,居然还暗暗有喜色,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
贾母在贾家说一不二也有些年头了,显然并不是那等糊涂的人,可这聪明人犯起浑来,比糊涂的人还吓人!
宝玉就是再好,他不也就只是贾家的活凤凰么,难道因为老太太高看他一眼,皇上就也要高看他不成?
外头的人捧着宝玉,究竟有多少是为着宝玉这个人,而非为着国公府的名头呢?
见贾母似乎已经动心,凤姐儿叹了口气,看向惜春。
“四姑娘,你刚才说的话我怎么不太明白?薛姑娘进宫去,不是补华云县主的缺么,怎么你说她见不着大公主?这天下可有见不着主子面的伴读?”
听凤姐儿这样一说,贾母才想起方才惜春的话来,也顺着凤姐儿的话望向惜春,等她的解释。
王夫人皱了皱眉,有些责怪凤姐儿这时候插嘴,打断了老太太的思路。
“四丫头才多大,不过是进了几次宫,真就当自己把宫里的规矩都摸透了不成!宫里头的事儿,她能知道多少,就在这里指点起人来了?”
惜春微微一笑:“二太太说得很是,我能懂些什么,也就是随口那么一说罢了,您若不喜欢听,我不说就是了。”
王夫人把脸一扭,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你自己知道就好,这是在自己家亲眷面前说话,没分寸些还不妨,若是到了亲戚面前,最好还是少说点没来由的话,万一得罪了亲戚,让这些长辈怎么抹得开脸替你说话?”
凤姐儿听得心里一凉,惜春进宫的次数固然是少,架不住她次次都是奉诏入宫啊!
要凤姐儿来看,宝钗在大公主耳边吹多少风,也比不上惜春能直接跟皇上说话。
如今王夫人三言两句把惜春得罪了,荣府这边将来靠谁探听宫里的消息?真就靠一个薛宝钗么?
宝钗若是能顶用,那元春岂不是有了大用了,二老爷又何至于在工部蹉跎这些年,仍旧只是个员外郎?
见贾母似乎也将惜春的话当了真,凤姐儿觉得这样不行,二太太本就容易糊弄,老太太又入了执,倘若惜春当真打定了主意不说话,将来出了事,还有荣府的好果子吃吗?
因此,凤姐儿硬着头皮开口,凑到惜春面前,扯了扯她的袖子。
“四姑娘又同我们玩笑,你的规矩弄不好是皇上亲自教的,这谁能比得了?你若是不懂什么,那我可就是什么都不懂了,姑娘蒙得了别人,可蒙不过我去。”
“好姑娘,你向来不是个爱说顽话的性子,今日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必有个缘故,你就行行好,教教我,将来我见了那些夫人诰命,也有些话说不是?”
惜春原是不想理会荣府这边的人了,王夫人差点坑死她不说,贾母虽然慈爱,可一旦事涉宝玉,立刻就会头脑发昏,她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带不动这样的人,还不如顺其自然,反正亏吃多了,自然就知道好歹了。
不过看凤姐儿这般陪着笑脸在中间说合,惜春也拉不下脸来当真对她冷脸相待,便缓了神色。
“既然你问得诚心,姑娘也就细细地说与你听。”
说到此处,惜春冷冷地看了宝钗一眼,如今她手里是没有证据,又不想像宝钗那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才一时间奈何不了宝钗,但这笔账她是记下了,或早或晚,总有跟宝钗算账的时候。
她现在固然是不能指证宝钗,但并不代表,不能给宝钗添堵。
“二嫂子想想,大公主是何等身份,她本是皇后所出嫡长女,身边的伴读原本是国公府出身的嫡女,就算伴读如今出宫了,难道她身边就要换上一个兄长是罪人的商户之女?”
“退一万步讲,这出身咱们先不计较,可还有一件事,老太太一时间没想起来,二太太倒也耐得住性子不提,弄得我也不知道当说不当说了。”
惜春说到此处,朝宝钗微微一笑。
“薛大姑娘往日穿得也有些太素净了,无怪老太太一时间想不起,你哥哥重新投胎到如今,怕是还没过百天呢,虽则二太太抬举你,常常把你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不过我私心里想着,凭一个你,还不至于让皇上下旨夺情吧?”
“以大公主的身份,会要一个孝期女子在身边做伴读么?”
惜春一语说完,王夫人和贾母都愣住了。
宝钗进京没有多久,家产就被没收了,她和薛姨妈只能靠王夫人和王子腾夫人接济度日,手里不富裕,宝钗平日穿衣裳便不免寒酸了些许,王夫人看惯了她素衣淡服的样子,一时间居然没想起来,宝钗穿得这个样儿,是为了给薛蟠守孝!
贾母一时间也怔住了,回过神不由得皱起眉头来。
“这么说,薛姑娘竟是在哄我了?你如今身在孝期,如何就能入宫!”
这下子,换成宝钗张口结舌了。
她的确是在孝期没有错,可是那人的确是跟她再三再四地保证过,在孝期也没有关系,这几日定会安排她入宫的,所以她才会找王夫人说这件事!
如今被惜春戳穿仍在孝期的事,宝钗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应对,额上顿时渗出些细密的汗珠来。
难道她今日非但不能安排好母亲的后路,还要背上一个耍弄贾母的莫须有的罪名?
就在宝钗心慌意乱之时,惜春却忽然笑了笑。
“老太太说得倒也不全对,最起码,薛姑娘要入宫这件事,应当不是假的。”
“倒不是我信得过薛姑娘的为人,毕竟她刚还在拿话忽悠老太太和二太太,不过她若是在入宫这件事上撒谎,那未免也太无聊了,再者,难道她往后余生就一直躲着咱们家的人过活吗?”
“不过,能入宫不代表就能顶了大姐姐的缺,这一点,我觉得薛姑娘应该很清楚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