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愁得使劲抹额头。
1987年元月份,虽然冷冻寒天,可三月的春耕,一项一项要紧紧凑凑计划出来,不敢有丝毫马虎。
大坪村的收入比去年翻一番的同时,秦书记管辖的其它村子的收入也要跟着翻一番。
用未来三十年的人生经验总结回来,历时两个月斟酌,跟科研老师认真沟通,秦川做出决定,高崖塬上种过三年棉花的一万亩沙地,旱涝保收,新的一年里,种一茬大蒜。
能保证每亩突破一千元收入。
这个收入相当了不得。
早揭锅盖冒热气,馒头蒸不熟。
这件事目前来看只有张春知道一点点。 𝙈.𝙑𝙊𝓓𝙏🅆.🄻𝔸
给春叔说这个意思,秦川也不是太确定的语气。
秦川说试着种一把大蒜,看有没有可能比种棉花好一些。
一万亩沙地种地膜大蒜,是明年三月到七月的产业,一亩地预估有两千斤。
八七年的三月到年底十二月,大蒜在市场上的零售价跟猪肉价一样,突破了一斤一块八。
到了第二年七月,又掉成了一斤五毛钱。
那么,明年的地头收购价不能低于五毛,发价不能低于一块。
秦川相信这个信息差只有自己脑袋里知道。
心里的激动被脸上的忧虑掩饰掉了,他娘的到哪儿拉一万亩土地上的大蒜种子。
张春算出来的数据,一亩地要用五六十斤蒜种,一万亩就得六十万斤。
秦川相信陇省没有这么多蒜种让自己拉到大坪村来。
西京市场也不可能有这么多蒜种,只能去东山省收货。
目前来看,自己名下的货运车队还没跑过东山省拉大蒜种子。
栽大蒜比种小麦还要早,过完年,过完正月就开始下种了。
现在已经是元月份,再不去东山省就没时间了。
“川子,高崖塬上一半土地种大蒜,一半种棉花,这样行不行?”
秦川一口拒绝:“不行,只要是这三年种棉花的土地,一亩都不能落下,全部种大蒜,不能让跟着我走的有些家户失望。”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
第1357章 种一万亩大蒜是个愁(2/2)
与其说叔侄俩意见一致,种一万亩大蒜,不如说秦川说先种高崖塬上的一万亩大蒜,张春赶紧点头说肯定听小川你的。
电话铃跳了起来,响声总是那么吓人。
“喂,崔大夫,我老婆先生还是我三娘先生?”
对方不是崔大夫,是京都恒通商贸集团的王自强。
他听到秦总老婆今儿要生了,他听上去也很高兴。
“喂,秦总,弟妹终于要生了?”
“没呢,这不是等消息嘛,不知道是我三娘先生还是我媳妇先生。”
“哦?秦书记的夫人也在生孩子?”王自强语气很好奇。
“前后错不了一个小时,熬着呗,王总几个孩子来着?”
张春站在一旁急得抓头发,京都王总打来电话,肯定谈货运贸易生意,扯各家老婆生不生孩子,这不是扯淡吗。 𝙢.🅅𝓞𝘿𝕋𝕎.🄻𝘼
“川子,说正经事儿。”张春提醒了一句。
秦川嘴上乐呵:“王总,我春叔问你要说什么要紧事,别扯我老婆生不生孩子这种事儿。”
王自强默了三秒。
小心翼翼开口:“秦总,你是搞农产品贸易的老板,我有一个建议,不知道秦总有没有兴趣。”
秦川兴趣满满。
“王总说的这叫什么话,咱俩的辣酱生意稳稳当当,再做个两三年不是问题,有啥想法尽管说。”
从今年九月开始,隔五天时间,京都来的二十节列车拉辣酱,拉洋芋青椒发往京都王总手里。
实际上两样农副产品的产值已经超过了辣酱。
“秦总,我分析了京都市场各样农产品的供货走向和价格趋势,我觉得接下来一整年时间里,大蒜赚钱的可能性要好一些,秦总有没有兴趣搞一把?”
秦川也默了三秒。
“王总,你能肯定我们景宁县的土地上能种出来上好的大蒜?”
王自强信心满满的口气:“能种出这种优质辣椒的土地,同样能种出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