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师出有名。
就是为自己的行动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曹家的军队南下进入豫州,并强势接管几个郡国的控制权。
这多少是要拿出个说法的。
哪怕这所谓的借口,完全是自己编的,那也该有就得有。
此刻曹昂在府衙中等了一会儿。
其父曹操,便已如约而至。
父子二人将其余闲杂人等,全部屏退之后,关上房门,当即商议了起来。
“唰!”
将一幅简易的豫州地图摊开在面前,曹操当先指着与兖州毗邻的几个郡国,而后对曹昂分析道。
“昨天夜里我想了想,眼下咱们想要南下插手豫州的事情,所竖起来的名义大旗,无非就是两个方向。”
“其一是豫州深受盗匪之祸,州中郡内官民皆苦不堪言,陈王刘宠及陈国国相骆俊,向我等发出求援。”
“而咱们曹家秉持着睦邻友好,且同为大汉忠臣,理应互帮互助的政略,哪怕身处于百忙之中,也从兖州为数不多的兵力中抽调了一部分,前去相助陈国清剿匪患。”
这个思路,其实就和当初曹昂,在青州那边做下的布局,等有朝一日孔融向曹家求救,其实是一模一样的。
只不过曹操言语中的说辞。
倒着实把曹昂给逗笑了。
这老爹现在也算练出来了,那些外交辞令一套一套的。
什么百忙之中,什么为数不多的兵力,这些全部都属于扯淡。
曹操与曹昂父子二人,早就已经下定了决心,一旦南下,就要尽起兖州之兵,把所有筹码全部压上,一波拿下这样一块肥美的土地。
不仅接下来的战略重心就是南边,而且一调,就要调动大几万的军队。
……
在轻声笑过之后。
曹昂却是指了指陈国周边的几个郡国,而后颇有些顾虑的说道。
“让陈王殿下配合我们,这件事情倒是不难,恰好豫州境内,也有小股黄巾贼肆虐,咱们打着旗号南下剿匪,实属名正言顺。”
“只是颍川郡和梁国等地界,与咱们曹家素来没有交情,况且这些人立场左右摇摆,想让他们相配合的话,却不见得是一件易事。”
曹操“嗯”了一声。
一边微微颔首,以示赞同。
一边指着曹昂放在桌案上的,那枚东郡太守印。
“此路不通的话,那就走
“彼时咱们以豫州刺史的名义,光明正大的接管各郡国。”
这种自己表自己的方式。
在朝廷威信大减,天下纷乱不堪的时候,被使用的次数尤其之多。
虽然没什么正统性。
但图的也就是个名义。
不管你认不认可,我说我是豫州刺史,我就是。
你说你也是豫州刺史,那咱们就手底下见真章,带上兵马比划比划,谁的拳头大,谁就是正牌的豫州刺史。
……
曹昂在略微思索了片刻后。
追问起了曹操诸多细节。
“父亲,据我所知,袁术那边也是早就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了吧?”
曹操再度点头,以示肯定。
未语先笑道。
“当初讨董联盟解散之后,原本的豫州刺史孔伷孔公绪,没过多久就病逝了,这个位置也就一直空悬着。”
“袁术是最先动手的,他先表了孙坚为豫州刺史,不过还有一人也不甘落后,那就是袁绍袁本初。”
“他也同样表奏自己手底下的周昂,为豫州刺史。”
“不过二人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各自表奏的豫州刺史,人都不在豫州,全部都是名义上遥领。”
曹昂顿时心下明了。
袁术这么做,无非是替孙坚抬一下位置,但他的战略重心是南阳,所以孙坚一直留在南阳郡帮他。
而袁绍他唯一的目的。
就是恶心袁术。
毕竟一个州出现了两个刺史,在正统性上就得到了极大的削弱。
倘若一旦刺史越来越多。
那在各郡县官吏的心中,这刺史相比于县令,可能也好不到哪去。
……
目前两个方案。
很明显,后者要更为优越一些。
只不过曹昂在沉思一阵后,却又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父亲,不如这样,您先表奏我为豫州刺史,但咱们先秘而不发。”
“我待会儿就书信一封,派人一路送到长安去,利用那董卓的手,直接任命我为豫州牧。”
“如此一来,不仅全面压过了袁家兄弟二人所任命的刺史,同时有朝廷的文书,还有天子的印信,在正统性上已经超过了所有被表奏之人。”
乍然间听闻此言。
曹操顿时悚然一惊。
他还真把董卓这一茬给忘记了。
现在想想,有相当的可行性。
别人不知道,但他清楚的很,自己这个兖州牧,以及儿子曹昂的东郡太守,都是从董卓那儿得来的。
这老小子远在长安。
虽然在关东地区也布置了眼线,但对诸多事情的内情并不了解。
偏偏儿子曹昂已经取信于他,把这董贼玩弄于鼓掌之间。
可以料想到的是。
倘若曹昂书信一封,在信上晓以厉害,并让董卓错以为眼下这个豫州牧的官职不得不给,而曹昂依旧心向于他。
想必那狗贼会如实照办的。
……
思及此处。
曹操当即压低声音,而后对曹昂小声的说道:“此事我看行!”
“只是你暗中和董贼有联系,并能够通过诓骗和利用的方法,从他那获得好处这件事,其余人并不知道。”
“而且这件事若是传出去的话,将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所以你信写好之后就交给我,我手底下有绝对信得过的人,一来一回,必会守口如瓶。”
“彼时天下人只当董贼,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搅乱关东地区的水,挑起我们和袁氏兄弟之间的斗争,却是不会另作他想了。”
在经历过诸多事情之后。
曹操眼下已经彻底转变了。
利用敌人给的钱、粮,官职,反过头来对付他,还能有什么事情,是比这还要更令人舒畅的呢?
若是当初没有董卓假借天子之手,给他任命的兖州牧一职,曹家又岂能有如今的地位,他曹孟德又何以聚集数万兵马,和二袁等人谈笑风生呢。
所以对于继续用这一招。
曹操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他甚至想着,日后自己父子二人,率兵攻破了长安,生擒活捉了董卓之后,他绝对要指着董卓的鼻子,当面笑他个两年半。
……
而在确定了这件事情之后。
曹操看着曹昂拿出锦帛,然后在上面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堆。
最重要的就是继续将冀州大乱的功劳,归在自己身上,并且向董卓表功,表示在自己的谋划之下,袁绍和公孙在互相损失了多少兵力。
以及接下来要对付袁术。
也是为了彻底斩断讨董联盟的根。
毕竟当初讨董联盟之所以能够成立,赖以为支柱的,就是袁家两兄弟。
如今袁绍深陷泥潭之中。
再把袁术给搞倒的话。
就再也不用担心联盟之事了。
如此大笔书之,顷刻之间就写就了一封密信,以曹昂对董卓的了解,只要这老小子没有怀疑自己。
那他一定会照着信上做的。
而曹操在郑重其事的接过信件,并将其往怀里一塞后。
方才随口对曹昂说道。
“昨日我们进城之时,我就已经派人往昌邑县去了,想必要不了多久,就能把你母亲她们给接来。”
“你这边也尽早做准备吧,把府宅什么的都上下打理一番,免得到时候事情临头,又仓仓促促的。”
曹昂点头应是之后。
父子二人又坐了一会儿。
方才各自离去。
…………
当天下午。
曹昂就按照曹操的吩咐,命令府中的下人们,开始装点和布置府宅。
尽管母亲丁夫人,从昌邑县到这边,还要上相当一段时日。
但对于曹昂而言。
他的时间还是颇为紧张的。
大婚之事,甄姜过门。
以及自己派去长安的信使,有所回应,带来豫州牧的任命。
这两件事情全部做完之后。
他就要立即率兵南下,以最快速度,将颖川郡等地收入囊中了。
毕竟争夺地盘这种事情,最怕的就是夜长梦多,谁知道会出什么变数。
正在曹昂静静思索之际。
一名侍女突然从府中后院,一路小跑着向他这边赶了过来。
及至身前时。
更是气喘吁吁的说道:“公子,昭姬姑娘那边正在收拾行装,说是要搬出府去,奴婢是怎么劝都劝不住。”
曹昂闻言,顿时头皮一麻。
这名侍女是他专门给蔡琰安排的,哪怕蔡琰再怎么喜欢幽深僻静,独自一人居处,服侍的人肯定也少不了。
眼下既然是这丫鬟前来禀报。
那想必事情做不得假。
得嘞!
有些事该来就是要来,自己想躲也是躲不开的。
不过曹昂此刻已经拿定主意。
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蔡琰离开的,当初好不容易才把人拐来,现在要从他身边离去,哪有这么容易的事?
真要叫蔡琰出了府。
那曹昂可就纯纯血亏了。
思及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