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 > 第239章 尊敬的曹将军,已经抵达了他忠诚的

第239章 尊敬的曹将军,已经抵达了他忠诚的

平心而论。

若是能够阻止公孙瓒吞并冀州的话,那卢植是很愿意出这一份力的。

尽管二人有师徒名分。

可一旦冀州被公孙瓒得了去,就相当于朝廷从此丢掉了一个州,这和韩馥担任冀州牧,是截然不同的性质。

可问题在于。

卢植觉得曹昂的想法有点不靠谱。

公孙瓒的实力非同小可。

如今他调动麾下兵马,正儿八经的要攻打韩馥,明眼人都能看出双方的实力差距。

凭借公孙伯圭那纵横北境的幽州铁骑,对付一个韩馥,那还不是手拿把掐,韩文节拿什么抵挡?

而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

公孙瓒怎么可能因为自己的三言两语,就放弃即将到手的一块肥肉呢?

更何况公孙瓒本身就没上过几天课,也并非自己的嫡系弟子,二人之间究竟有多少师徒情分,这恐怕还是一件尚未可知之事。

他是老师不假,可他只会教人学识,不会洗脑灌输啊,又不能强行控制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所以卢植觉得不太靠谱。

然而面对他的质疑。

曹昂却只是微微摇了摇头,一副稳如泰山,胸有成竹的模样。

“公之所言,都是建立在公孙将军,能够取得冀州的前提下。”

“而倘若他无法拿下冀州,那沃野千里,兵粮足备,又与他有何关系呢,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裳罢了!”

此言一出。

卢植的眼眸中,顿时闪过一道若有所思的神色。

主要是曹昂的最后一句话,指意性有点明确。

而冀州总共就那么几方势力混杂在其中,除掉了眼下已在局内的几人外,还剩下的人就很好猜了。

“子脩指的莫非是袁绍袁本初?”

见卢植反应过来了。

曹昂当即欣然点头。

随后在桌案上稍稍比划了一下。

……

“正是袁绍袁本初,其如今为渤海郡太守,据有渤海郡一郡之地,这个身份换了任何人都足够了。”

“但是袁本初不行,以其四世三公,高门贵子的身份,焉能久居于他人之下?”

“所以对于冀州,袁本初同样是有所图谋的,之所以迟迟未曾对韩馥动手,无非是顾忌着公孙伯圭罢了。”

说到这儿。

曹昂双手放在桌案上,一手作比为公孙瓒,另外一手则作比为袁绍。

“如今公孙伯圭自幽州出发,远道攻伐韩文节,无论他有多么能争善战,能将麾下兵马使得如神似鬼。”

“面对长途跋涉之下的人马疲弊,以及韩馥殊死反抗下的损兵折将,他的实力一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耗。”

“只待他伤了元气之后,在一旁作壁上观的袁本初,又岂会无动于衷?”

“此之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有些事情之所以没想着,往往只是有一个地方想岔了,需要他人点醒。

卢植绝非愚钝之辈。

故而在曹昂稍作点明之后,他便于瞬息之间反应了过来。

只在脑海中略作构思,就已经将可能发生的结果给推导出来了。

当即抚掌笑道。

“不愧是隐为当世俊杰之首的曹子脩,果真洞明世事,一语惊人!”

“好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在朗声笑了一阵后。

卢植渐渐的平静下来。

颇为欣赏地看了曹昂几眼,对这个年轻人,他是越发感到满意了。

不仅身为大汉忠臣的立场与自己相契合,给他谋来担任天子老师的机会。

如今还表现出这般眼光长远,洞悉全局,甚至曾经听闻过,曹子脩在武略方面也丝毫不差,端的是优秀异常。

如此文兼武备,立场一致,怎么看怎么都觉得,与自己有些相像。

在心中暗自赞叹了一通后。

卢植笑容满面的对曹昂说道:“诚如子脩所言,我以此番言语转告伯圭,想必他会明白个中厉害的。”

“不过他会不会如你所预料的那般,停步不再向高邑县进兵,这就非我所能决定的事情了。”

听到卢植答应此事。

曹昂心中顿时一喜。

他专程要求卢植做这番举措,其中自是包含了一番缘由的。

此次北上前往冀州,根本目的是谋夺冀州的地盘,让冀州境内各方势力狗咬狗,从而给自己游走在其中的机会。

并不是无脑去干架的。

如果不拖住公孙瓒的脚步,让其得以一路率兵直达常山国,那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两个。

要么曹昂仓促之下,迎面对上公孙瓒,和他拼个两败俱伤,然后被袁绍乐呵呵的捡了便宜。

要么依照原本历史中的走向,韩馥经不住公孙瓒的武力威慑,被袁绍稍稍

使出计谋,就吓得胆颤惊心,从而拱手让出冀州。

……

以上两种结果,无论哪一项,都是曹昂绝对无法容忍的事情。

因此曹昂才想出这样一个法子。

提前把袁绍的图谋,暴露在公孙瓒眼中,从而让这两家提前对上。

这样一来。

就给曹昂留足了做准备,并且依托魏郡,游走在各方之中的时间。

通俗点说,就是干架肯定是要干的,但是先让公孙瓒和袁绍干起来,他躲边上偷鸡。

那俩家伙一旦打起来。

曹昂就能非常自由的,从中选择自己的立场。

不论是帮助袁绍,一起暴打战斗力爆表的公孙瓒。

还是充作和事佬,居中调停。

这些都由得他选择。

如此思来,岂不美哉?

至于为什么非得让卢植出面来写这封信,自然还是看在其和公孙瓒之间的师徒名分上了。

尽管卢植自己也说了。

这份师徒名分不见得有多么深厚。

但总比曹昂这样的陌生人,说话要来的有效用的多。

假使是曹昂写这样一封信,送给公孙瓒,恐怕以公孙伯圭那性子,多半是连看都不会看。

更别说对信上的言语,进行深思熟虑,并加以践行了。

…………

两日时间一晃而过。

在将卢植等一行人安排妥当后。

曹昂当即调动剩余的兵马,北上越过黄河,顺着之前张辽和曹纯所走的路线,火速赶往魏郡郡治邺城。

而早在他发兵的两日之前。

一封由数名骑兵联手护送的加急信件,也从濮阳城出发,全速向着东北方向行进。

只要路上不出什么岔子。

那想必在曹昂抵达邺城之前,这封信就能够顺利的送抵目的地。

初平二年二月初。

魏郡邺城东城门处。

曹昂骑在赤兔马上,左右则是许靖、毛玠和乐进。

在几人的身后,乃是两千精锐士卒,此番除了留下近千名用于看家的士兵之外,曹昂算是把整个家底都搬到魏郡来了。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

后续兵力该如何分布,还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决策。

望着那正朝自己火速奔来的曹仁等一行人,曹昂面上露出了些许笑容。

曹子孝办事还是很靠谱的,瞧他这副模样,应当已经彻底掌控住局势了。

……

“吁!”

随着一记勒马止啼的声音。

曹仁在距离曹昂十步开外的地方停下,尔后一个翻身便跳了下来。

小步快跑着来到曹昂跟前,二话不说,便躬身行一大礼。

“曹仁参见将军!”

动作如行云流水,言语声若洪钟。

可谓是精神抖擞,意志焕发。

在几息功夫过后。

先前跟着曹仁一道在城门外迎接的众人,也已纷纷跟了上来。

所有人都整齐划一的向曹昂行礼,动作和之前的曹仁如出一辙。

像张辽,曹纯等人,会对曹昂恭敬万分,这自然是毫不奇怪的。

但其他隶属于魏郡本土势力的官吏,一张张生面孔,也同样对曹昂一拜到底,俯首帖耳。

这自然就要归功于,先曹昂一步抵达邺城的曹家众将的手段了。

在坦然受了众人一礼后。

曹昂这才笑呵呵的从马背上下来,当先将曹仁扶起。

随后语气中满是欣慰和赞许的说道:“曹仁将军如今亦为一郡太守,倒也不必行如此大礼。”

接着又转头看向一旁。

见此番出城前来迎接他的人群,明显有些稀疏,完全不像一个郡府之地,所能拿得出来的气派。

心中自是有些明了。

当即抬起双手,对在场众人微微示意,并高声笑言道。

“诸位快快请起,能于今时今日出现在这个地方,想必各位也都是俊杰之辈,亦无需多礼!”

所谓俊杰之辈。

是称赞在场之人都是识时务者。

毕竟不识时务的,多半已经被曹仁给处理掉了,也没有资格能够安好无损的站在这儿。

……

一番寒暄之后。

曹昂与曹仁策马并行,二人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将其余众人甩在身后,一边向郡府而去,一边低声言谈了起来。

“子孝,我看这人影稀疏的样子,想必你应该下手处理了不少人吧,怎么样,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耳畔听着曹昂的询问。

曹仁赶忙拱了拱手,将一些情况予以详细汇报。

“诚如将军所言,属下初来乍到之际,郡中官吏的确多有抵触和悖逆,且主要是受前任太守厉洪的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