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 第448章 玉米棒子换了驴肉

第448章 玉米棒子换了驴肉

第448章 玉米棒子换了驴肉

时隔一年,再次见到新鲜的玉米棒子,还是香甜软糯的糯包谷,张安肚子里的馋虫那叫一个天翻地覆的翻滚着。

以前那么久没得吃,见不到的时候,压根不觉得有什么。

可这突然间惦记上看到了,就是非常馋,根本停不下来。

这一篮子嫩苞谷才十来个,留下两三个晚上炒着吃,也剩不了多少,张安嘴那么大,一个人都得啃上好几个。

“去去去,就只有这么几个,这几个你给小陈和罗老嫂子那里送去,剩下的还要等几天,以后怕是要给你吃到不想吃为止。”

王芳没有搭理张安,抓起两三个以后,就把篮子递给了张安,让他给陈泽和李明武家里送去。

并不是王芳不想多掰一些,而是因为只有这个几个火候到了,其他的还差点意思,不过估计就在这两天的时间。

“行行行,我这就去送。”

张安有些略微失望,不过也只是有点。

心里打定主意,晚上去给菜地里加点料,让那些玉米明后天就能成熟,就当做提前肥地吧。

提着篮子,张安朝着东篱院子走去,路上没遇到村里人,反而遇到不少东篱院子里的住户。

都是些老太太们,这会儿正成群结伴的聚集在路口,不知道在唠着什么家常。

看来搬到村里的这几个月里,她们已经融入进村里的生活,连村里老太们摆家常的方式都学了个地地道道。

“哎呀,小张来了,你们家这玉米已经能吃了?那正好我去买几根回来炒,最近的菜啊都吃厌了。”

卢老太太在火热的聊天之中很快就看到走来的张安,不过更多的是看到了张安篮子里的玉米棒子。

立马就带头朝着张安围了过来,盯着里面的玉米棒子看。

这个季节玉米棒子还没上市,就连张安家的都还没有完全成熟,这些玩意儿对她们来说可是个新鲜玩意儿。

她们虽然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蔬菜,不过大部分还是要跟村里买。

这个季节的农村,种的蔬菜种类不是很多,所以她们也差不多吃伱了。

正巧看到张安篮子里的玉米棒子,一下子就想买一些来换换菜式。

“你还别说,我家小孙子最喜欢的就是肉沫炒玉米粒了,煮的也爱吃,我得多买一些回家。”

“你们发现没,小张家的这个玉米,光闻着就有股很香的味道,煮熟了怕不是更好吃哦。”

一时间,几个老太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要约着去张安家砍玉米棒子了。

“几位奶奶,你们想要吃可能还得再等两三天,我妈今天看了,能掰的就这么几个,其他的还差点时间。”

张安一脸苦笑,自己都还没得吃呢,哪有多余的卖给这些老太太呢。

“这样啊,那我们就等几天嘛,不过你这里也不少嘞,干脆给我一根吧,我回去多放点辣椒和猪肉,也能炒上一碗。”

老太太们听了张安的话,倒是打消了要去他们家买的想法。

可这主意却是打到了他篮子里这个几根玉米棒子身上。

“几位奶奶诶,要是有多的,我就送你们几根了,不过这是要拿去送我陈爷爷的,实不相瞒,我都没得吃。”

张安悔不该当初,早知道出来的时候,就拿个东西盖着了,这样就不会被别人看到了。

“原来是给陈老头送去的啊,那我们就不跟他抢了,等过几天再去你们家买。”

几位老太一听是给陈泽爷爷送去的,也就没再拦着张安了。

因为他们这堆老头老太太里面,就属陈泽的爷爷年纪最大,都快八十了,比她们这群人还要大上不少年岁。

毕竟人家这么大把年纪,以后还有多少日子谁也说不好,确实不太好跟人家争一争。

“那几位奶奶,你们先唠着,我先过去了。”

总算摆脱了几位老太的围堵,张安赶紧打个招呼走人。

因为这些老太实在太能唠了,张安一个年轻人根本不是她们的对手。

要是再不走,下一个话题被套上了,走不走的掉还真不好说。

来到陈泽家里,张安发现他们家保姆阿姨正在做饭。

“咦,今天我来的还比较准时嘛,正好赶上饭点,李婶今天做的是豆豉鱼吧,这味道太香了。”

张安还没走进屋里,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豆豉香味飘到外面。

陈泽家这个保姆阿姨姓李,是个有大厨艺在身的婶子,做菜非常好吃。

李婶虽然是个农村人,但据说这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

也正是因为有这身厨艺,才被陈泽家里看中,已经被雇了很多年了。

“小安来了,这不是你妈妈昨天给我拿了一斤干豆豉嘛,我闻着很香,就给老人家做一道豆豉鱼了。”

说着,李婶就端着一盘热气腾腾,香气飘飘的豆豉鱼出来。

难怪张安

闻着这味道那么熟悉,感情是自家老妈才做的干豆豉。

“那正好,我妈种的糯包谷有几个能吃了,李婶也能给陈爷爷加个菜。”

正好李婶刚收锅,这玉米棒子送来的时机刚刚好。

陈泽家里虽然就只有三个人吃饭,但每顿基本都要四菜一汤。

这是老爷子的习惯,菜量可以少一点,但是四菜一汤是一定要保证的。

“你们家糯包谷长这么快吗?我前几天去的时候才挂红帽啊,没想到这就能吃了。”

李婶经常要去张安家地里摘菜,所以对张安家菜地里的情况算是一清二楚。

有时候她没什么事,还会过去跟王芳一起种种小菜。

而她嘴里的红帽,就是玉米棒子上面的玉米须。

因为刚背上玉米的时候,长出来的玉米须跟红缨丝一样,所以农村人一般都叫做红帽。

通常大家相互交流地里玉米的情况的时候,都会说什么出天花,戴红帽来表示玉米的生长阶段。

“也不算快了,今年开春早,我妈下种下的也早。”

跟李婶稍微多说了几句,张安就走到院子里,陈泽跟老爷子都在这里。

老爷子估计是刚给院子里花浇完水,正在给池子里的鱼投放鱼食。

而陈泽,则是在院子一角蹲着,那里是他们家放鸡圈的地方。

“张安,你快过来,我发现了个非常奇怪的事情。”

陈泽看到张安来了,朝他招了招手,把他喊过去。

“怎么了?”

跟老爷子打了个招呼以后,张安就去了陈泽身旁,看看这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好消息,从你家抓来的两只母鸡开始下蛋了,可是这个鸡蛋却长这个样子,软趴趴的没有蛋壳。”

陈泽说着,便伸手托着一枚鸡蛋凑到张安眼前。

两只母鸡抓过来的时候,都已经是养的差不多的半大成鸡,所以陈泽抓过来养了没多久就下蛋了并不奇怪。

“哦,这是个趴和蛋,没什么问题,可以吃的。”

趴和蛋就是软蛋,没有蛋壳,只有一层膜包裹着里面的蛋清和蛋黄。

这种软蛋,农村里的小孩都见过,没什么奇怪。

不过这种都属于非正常鸡蛋,陈泽家里以前吃的鸡蛋都是买的,没见过很正常。

“那它为什么没蛋壳啊,别的鸡下的蛋都有,会不会是病了。”

这有些颠覆陈泽的认知,因为在他看来,鸡蛋要有壳,才能叫做鸡蛋。

“不是你家鸡病了,估计是一直被关在鸡圈里,没吃到沙子的原因。”

陈泽家的鸡圈不小,而且又是养在院子里面,光照和空间都很充足,以后你多放它们出来在地上啄一啄,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那就只能是他家这鸡体内缺少矿物质的原因了。

毕竟正常的鸡,都喜欢啄食沙子石子,鸡蛋壳就是碳酸钙。

“原来是这样,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陈泽顿时只觉得脑袋好痒,要长脑子一样。

“行了,我回去了。”

还要去李明武家里一趟,张安并没有在陈泽家逗留太久。

“别急着走啊小安,跟我一起吃完饭再走嘛。”

老爷子见张安要走,都到门口来留人了。

“不了陈爷爷,我还要去隔壁李叔家里呢,而且我妈她们还在家里等我回去吃饭。”

在不是农忙的时候,陈泽家的饭点跟张安家的差不多。

两家没隔多远,张安走几步就到了。

李明武家来的时间最长,已经彻底融入村里里面了,所以吃饭也比较晚,罗老太太还没开始做饭。

张安把玉米棒子送过来,也省了二老挽留的意思。

“等等小安,这是你书晴今天送过来的驴肉,你带一块回去。”

虽然没有留客,但是罗老太太喊张安的时候,抓起一大块肉开始切割。

“哎呀罗姨,你跟我李叔留着吃就行了,真不用给我们。”

张安虽然说着嘴里不要,不过身体却是老老实实的站在原地。

别说这辈子,上辈子加起来他也没吃过驴肉,确实有想尝试一下的想法。

在听到驴肉的时候,他心里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驴肉火烧,不过这火烧还是免了。

“咦,这么一大块,我们两个老牙子可吃不完,放久了就不好吃了,不过这驴肉我从来没碰过,不大会做,所以这生肉你拿回去问问看怎么做,村里那个小厨师肯定会。”

要是会做的话,罗老太太早就给做好了。

毕竟这天气比较热,虽然有冰箱,但放上一两天还是会不新鲜。

老太太嘴里说的小厨师,就是周洋。

这家伙现在的厨艺感觉比干了一二十年的张建忠还要高。

所以东篱院子这边的人都叫他小厨师,在附近几个村里可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