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这俩兔子不合群,中午吃了吧
王明钱家的种羊质量不错,三只小羊生下来全身上下的羊毛都是黑色的。
苏颖看着张安抱着的小羊,两只大大的眼睛盯着她们。
“妈,你看这小羊的眼睛好大啊。”
苏颖想伸手去摸,但又有些畏畏缩缩。
“摸吧,没事的。”
张安把小羊羔凑到她面前,让她抚摸一下。
虽然吴秋萍以前也在乡下当过知青,但是那时候见的都是猪,还有鸡鸭。
牛都很少见,羊就更是见不到了。
那时候大队可没把牛给他们养,万一他们把牛养出问题可不是小事。
那时候,一头牛对一个生产队来说,可比一个人来的重要。
这会儿也跟苏颖一样凑过来看。
最后张安把小羊放到圈里,三只小羊都已经吃饱喝足。
现在它们要爬到母羊的肚子边上去睡觉了。
“走吧,现在它们不需要咱们了”
张安提着火盆子,跟苏颖一家说道。
“这火盆提走了,它们不怕冷吗?”
“已经不用火盆子了,它们现在羊毛都干了,而且会缩在母羊的边上睡觉,这两天也不是太冷,就是刚出生的时候要注意。”
要是冬天的话,可能张安要用旧棉被给它们弄一个睡觉的地方。
但是现在天气回温了,也就是刚刚小羊出生的时候特别脆弱,所以需要烧火保暖。
随后张安带着苏颖一家人在圈里逛了起来。
这个时候动物园很少,张安家这里就是个小型的动物园。
刚刚吴秋萍两口子进来的时候,都是跟着苏颖直直的朝着羊圈走去。
现在回头的路上,才注意到其它的动物。
“这两头梅花鹿,肚子这么大是不是也怀上了啊。”
看到二花三花肚子也是大大的,吴秋萍问了一句。
“是的阿姨,小鹿还有三四个月的样子就会出生。”
等到那个时候,张安家的梅花鹿会更多。
张安现在已经开始担心,家里那么多鹿,到时候是不是要单独给盖个鹿棚出来。
“这黄猄子都好多年没看到了。”
苏绍文说起来的时候,还一脸怀念的样子。
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肯定也喜欢黄麂,吃几顿都不腻的那种。
“那时候我们南下当知青的时候,队里的老山把子抓到过几次,吃上一顿能记上一年呢。”
听到他这么说,张安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张安带着他们在圈房里转了一圈,最后来到门口的兔圈。
“张安,你们家这兔子是不是变多了,上次看到还没这么多呢。”
苏颖上次来的时候都已经过去二十多天了,她们走了以后没几天。
兔圈里的母兔们又生了一堆兔崽子,所以现在张安家兔子特别多。
“你们那天走了以后,又有小兔子出生了,这兔子一个月就能生一窝,很快的。”
张安打开门走进兔圈里面,这些兔子感觉很害怕张安的样子。
一看到张安进去了,全部都往角落里面缩成一团,可是竟然有两只小可爱还不走。
“苏老师,伱看这两只兔子跟其它的兔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张安指着兔圈里还有两只兔子蹲在原地吃菜叶。
“没什么不一样啊,它们好像比其他的兔子要大一些。”
苏颖看了半天还是没看出来。
“不对不对,你看其它兔子看到人来了,都是一起挤到角落里,这两只就不合群,还在这里贪吃。”
张安刚说完,就伸手把两只肥硕的兔子给抓在手里。
还一个劲的点头,这兔子分量不错。
“既然它们俩不合群,那中午就吃了吧。”
“小张,你真好玩,吃自家兔子都要找个理由哈哈哈。”
张安这话把吴秋萍两口子给逗了。
“阿姨,这可不是找理由,这么兔子,抓的时候还真有些犹豫,怎么说都要给它们一个合适的说法。”
即便被人发现了,张安还是睁着眼睛一顿胡说八道。
苏颖还以为张安是要给她说什么呢,可没想到这人竟然只是为了吃兔子找个借口。
她看着两只瑟瑟发抖的兔子,很想跟张安说要不别吃了。
但是一想起张安妈妈做的干锅麻辣兔,她竟然觉得张安说的有点道理。
这时候,出去扔垃圾的张建国也回来了。
这会儿正跟苏绍文在院子里谈天说地。
尤其是说到以前的那一段岁月,两个中年汉子都有些共同的语言。
而吴秋萍则是跟王芳说着家常话,时不时问张安一下问题。
把张安都搞懵了,这吴阿姨怎么看着像是在调查户口啊,就差没问张
安的生辰八字。
今天村里人少,也正好苏颖一家过来了,所以王芳也没有开门做生意。
但也时不时的有人上门买些东西。
大多是隔壁几个农庄的人来买,他们听到上门的顾客说张安家的东西好。
所以就来买了些试试,试完了才知道真的挺好。
所以现在都把张安家这里当做进货的地方。
张安家里的蛋卖的不少,原来也卖些土鸡大鹅,这两天又卖起了鱼。
从吴秋萍进门开始,王芳基本上都在收钱。
这还没多大会儿呢,她估计王芳少说也收了一百多。
吴秋萍不敢想象,这样一天下来能收多少钱,这乡下真这么赚钱?
自己两口子,辛辛苦苦的上一个月的班,可能还不如人家在家收几天的钱多吧。
但她不知道的是,其实张安家里,也就这几天来人多了,卖的也多。
平时没什么人的时候,最多就是卖点鸡鸭鹅蛋。
每天估计能有个几十块的收入。
不过再加上时不时有人专门过来玩,一天下来也能赚不少钱。
最后王芳看了看时间,也差不多到了要做午饭的时间。
所以就开始到厨房里忙活,吴秋萍想着去帮忙。
但上门就是客,哪有让客人帮忙做事的道理。
这一顿饭,王芳做的比平时都更加用心。
王芳担心人家在家里坐着无聊,所以让张安带她们一家出去逛逛。
本来张安是要带他们去晒场上的,结果苏颖说,她们一来就去晒场上看过舞龙了。
最后苏绍文看着张安家后山上,已经有嫩叶长出来的樱桃树,便提出了去山上走走。
张安自然不会拒绝,带着大家往黄土坡上去。
黄土坡原本只有一条小土路上山,但是过年前张安闲着没事干。
就买了些水泥沙子回来,打了几百块水泥盖板,铺出了一条上山的小道。
原本张安是打算用青石板的,可这要铺到山顶上,那么多的青石板他跟老爸至少得去开一个多月。
所以最后还是选择打水泥盖板方便,只要打厚实一些就行。
“小张啊,我听颖颖说你承包了一片山地,就是这里了吧。”
吴秋萍温声细语的跟张安说着话,她现在看张安是越看越满意。
“就是这里了阿姨,从这里一直到山上,下面那片窝地也是,只不过我现在留了下来,以后用来做其他的。”
这片黄土坡,现在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是赤裸着黄土,让人感觉很干燥,一看过去就很贫瘠。
但是长满了三叶草和车前草,地上都是厚厚的一层。
从石垭口看过来,都能感觉到这里一片翠绿。
“小张,你这果林里长这么多草,怎么不把它们锄了啊。”
苏绍文看到这么多草,有些好奇。
虽然他不怎么种地,但是也知道草多了争肥的道理。
“叔叔,这草可不能锄,还得求着它们长呢。”
听了这话,苏颖一家三口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都说杂草无用处,怎么张安还特地种植呢。
“是这样的,以前这块地是一块贫瘠的黄土地,种什么都长不大,这樱桃树就更不用说了。”
张安笑着给他们说道:“而且这黄土坡最大的问题就是留不住水,土质干燥板结。”
“所以地上的这些青草,它们有着改善土质,固土保水的作用,它们长的越好,就证明这地改善的越成功。”
“而且这车前草和三叶草也不算毫无用处的杂草,车前草算是一种药材,而三叶草也叫苜蓿花,是牲口比较喜欢的草料。”
听到张安解释了半天,三人才知道种地还有这种方法。
他们一开始以为,张安只是懒得来锄草呢。
这样改善土壤质量的方法,在后世经常被大家使用,但现在这个年代,还没有这个说法。
所以他们不知道,完全就很正常。
当时来栽树的时候,村里一个老叔比较耿直。
看到张安这地上那么多草,所以树苗种下去了,就寻思着帮张安锄锄草。
毕竟他给的工钱高,不曾想,这是好心办了坏事。
还好张安发现的早,不然又得重新种。
来到坡顶,这里的视野是真的开阔,从这里看,能够把整个长箐一览无遗。
“那边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去山上啊。”
苏颖转着脑袋,看到了村后有很多人来来往往的。
“那些人是去观音洞的,我们这里有个观音洞,据村里的老人说,许愿特别灵,所以他们都是去那边许愿的。”
张安看都不用看,这段时间村里来的人,不是在河边就是去观音洞。
“那里远吗?要是不远的话我们下午也去看看,我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