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我的哥哥是炮灰 > 第154章 到村里安顿好了

第154章 到村里安顿好了

“还真是,这办法也就小五能想出来,哈哈哈,不过这字差点意思。”林靖安看着牌子上那三个大字,一下子就笑了出来。

“安哥,咱赶紧过去吧,小五旁边的好像是老舅,别让他老人家等着了。”杜玉娟眼力好,一下子就认出了老支书。

“哦,那赶紧的,你手里东西少,先过去,我随后就来。”林靖安催促着妻子。

这个时候车站的人走得也差不多了,所以林立钟很快就看到了杜玉娟还有她后面大包小包的林靖安,跟老支书说了一声,收起牌子,她就走了过去。

“二奶奶,我来接你了。”林立钟很有眼色地先接过了杜玉娟手里的东西。

“哎,小五,等很长时间了吧,冷不冷?”

“不冷,也是刚到,昨天二爷爷的战友来给送的信儿,我们估摸着时间来的。太爷也来了,您先过去,我去帮二爷爷。”

“好,你去吧,我先去跟老舅打声招呼。”杜玉娟是知道林立钟的力气的,也就没拒绝,先往老支书的方向去。

林立钟走到林靖安的身边,接过了他手里提着的包裹,林靖安这才直起腰来,哎,年纪大了,这么点东西都觉得重了,这要是搁年强那会儿,再以来一倍也拎得动。

解放双手的林靖安,也赶紧跟上了杜玉娟,两人一起到了老支书的跟前。

“老舅,我回来了。”

杜玉娟自打记事起就在靠山村了,虽然跟奶奶娘俩一直是单独一间院子住着,但是她经常往老支书家里跑,可以说是在老支书家里长起来的,老人家的精神段,大部分时间,都是舅妈在带她的,再加上杜连长长期在外,所以她对老支书两口的感情就跟父母子女似的,就差改口喊爹娘了。

这十来年的苦闷生活,让她已经成熟了不少,不再是那个生活顺遂,幸福洋溢的杜玉娟了,看到许久不见的老支书,这思念和委屈一下子都上来了,眼角不禁红了。

“哎,回来好,回来好啊,”老支书看着眼前的杜玉娟,瘦了,头上有了白发,额头也起了皱纹,一看就知道,这些年日子过的并不如意,但是他什么也没问。

“嗯,我想舅妈做的粘豆包了,”孩子无论年纪再大,在父母长辈面前,撒娇永远是无师自通。

“二奶奶,你放心,太奶今年做了不老少了,我都帮忙来着,保证你从现在吃到正月,嘿嘿。”后面跟上来的林立钟插了一句,让杜玉娟的愁绪一下就没有了。

“舅父,”林靖安倒是没有这么多话,跟老支书点了点头。

“嗯,靖安,快带着玉娟,咱们回村了。”老支书也知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就赶紧招呼两人准备回村。.

张建国刚才就看到老支书接到人了,但是久别重逢,他也不好去打扰,就把爬犁停到了出口附近,出来就能看到的位置。

这会儿见人都过来了,他赶紧走了几步,上前帮忙。

“冬爷,没事,我拿的冬,你看着点马吧,这就过去了。”林立钟力气大,走的快,迎面看到了正准备过来的张建国。

“哎,行,”

林立钟走到跟前之后,张建国帮着把行李放到了爬犁的架子上。

“这是冬子,玉娟还记得吧?”老支书带着林靖安和杜玉娟过来之后,张建国就帮着林靖安把背上的行李给卸了下来,放到了架子上,用绳子捆扎好。

“记得,冬子,还记得我不?”对张建国杜玉娟还是很有印象的,小时候没少跟在她屁股后面。

“娟子姐,姐夫,赶紧上来吧,这天不好,咱赶紧回去吧。”张建国打了招呼,就催着众人赶紧上爬犁。

“对,对,对,先回去,回去再聊。”老支书也催了起来,他腿上的旧伤又开始犯酸了,估计要下雪了。

林立钟把扶着杜玉娟上了爬犁,自己也顺势坐下了,然后打开了之前准备好的被子给自己和杜玉娟盖上了。

林靖安跟老支书也上来之后,林立钟就把军大衣递给了对方。

之后,张建国就甩了甩鞭子,马儿就自己跑起来了。

虽然做了些准备,但这天儿还是冷得让人受不了,到村里的时候,林立钟的手脚都冰凉了,就更别说老支书和林靖安夫妇了,其实主要是变天了,半路上就刮起了大北风,嗷嗷的,林立钟差点以为,他们要被困在半路上了,还好路程段。

进村之后,张建国就把爬犁停在了林立钟院子门口。

众人就赶紧拿行李,然后进了院子,张建国也赶着马儿回家去了。

“呼,太冷了,赶紧进屋暖和一下。”门没锁,估计是宋大娘把被子拿回来之后没有走。

“回来了,赶紧的进屋,炕烧着呢,上去暖和暖和。”果然,堂屋的门帘子被掀了起来,宋大娘就站在门口。

“舅妈,”杜玉娟手上没拿行李,一路小跑地就过去了。

林立钟爷仨在后面跟着,也进屋了。

“玉娟,赶紧脱鞋,上炕,我去给你倒水。”屋里热气腾腾的,温度

跟室外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炕头的灶上蹲着一个铁皮壶,此时水已经开了,咕嘟咕嘟地往外冒热气,看着人心都暖和了。

杜玉娟也没客气,脱了棉鞋,脱了外套就爬上了火炕,这一坐下,就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真是太舒服了。

这屋里是宋大娘帮着林立钟收拾的,所以东西放在哪,她都知道,熟练地从柜橱里拿出一套茶具,一个提梁壶带着八个茶杯,白底青花,看着就顺眼。

打开茶叶罐子,捏了些茶叶放到茶壶里,从灶上取了铁皮壶,热水直接往茶壶里一倒,就成了,茉莉花的香气伴着茶叶的香味一下就传开了。

“来,喝茶,这可是立钟给你们俩特意准备的。”宋大娘倒了四杯茶水,放到了炕桌上。

此时的炕上,已经坐了不多不少,正好四个人,林靖安,老支书,杜玉娟还有林立钟。

“太奶,您也上炕来坐着,我来就行。”林立钟正好坐到炕沿上,主动接过了宋大娘手里的杯子。

“是啊,舅妈,您赶紧上来,咱娘俩好久没见了,说说话儿。”

“哎,来了。”

多年未见,那话自然是不少的,林立钟在一旁端茶倒水,四位大家长在炕上慢慢聊着,外面也飘起了雪花。

午饭是林立钟准备的,有两道菜是之前在谢仁那里拿的,还有两个是小青菜,从暖棚里摘的,特意留到今天的。

林二爷爷也是此时才知道,院子里那个怪怪的棚子原来是种菜的。

代老头那边,早上的时候送了一大锅的羊肉和羊汤过去,足够他们三个人一天的伙食了,所以林立钟也就没再过去。

午饭过后,老支书和宋大娘就回去了,林二爷爷和林二奶奶舟车劳顿,林立钟就让两人休息了,反正也是下雪了,没法出门,这种天最适合午睡了。

就这样,林二爷爷和林二奶奶在院子里安顿了下来。

林立钟每天做饭的任务又加重了,不但要做代老头他们三个人的,还要加上林靖安夫妇的。好在,她事先包了不少的水饺和馄饨,嗯,这里的冬天就一个好处,温度极低,好好利用就是天然的大冰箱。

不过林立钟也不敢小看了这里的耗子,虽然经过除四害的洗礼,但能存活下来的,也算是鼠辈精英了,林立钟特意让村里的崔木匠做了几个大木箱,四角包了铁皮,放到了院子里。

为了防止意外,还特意从空间里翻出了驱兽专用仪器,放到了箱子的底部,这东西外表被设置成了岩石状,就是打眼一看,以为石块石头的样子,在有动物靠近十米范围的时候,会发出一种特殊的次声波,来干扰动物,使其离开,当然了,星际出品的底线就是不能对人类有任何伤害,所以,林立钟才放心使用的。

就目前来看还是不错的,院子里一只老鼠也没看到过。

晚上的时候,杜玉娟把林立钟喊了过去。

“立钟,你哥最近怎么样了?”杜玉娟让人坐到了炕上。

“我四哥挺好的,农场那边没啥事情了,正好到了他忙的时候,不过我哥说了过年的时候尽量请假回来跟咱一起过年。”

“我跟你二爷爷商量着,要不我们去农场看看他。”

“二奶奶,不急的,这眼看都进腊月了,天气也不好,您还是在家待着吧,实在闷的话就去跟太奶奶做做活儿,唠唠嗑,你看我二爷爷,自己找到乐子了。”

林靖安确实是找到乐子了,他自从尝到了林立钟暖棚里的菜之后,就对院子里这个小小的塑料大棚开始感兴趣,每天都要去看一趟,逮着林立钟就问东问西的,搞得她很郁闷,后来,林立钟干脆把他介绍给了代老头和谭嘉平老师,让他问去吧。

谁知道,人家不出两天就跟两个老头打成了一片,难道老头只和老头有共同话题?算了,反正没有再来烦她,林立钟也就任他去了。

自从头上多了俩长辈,林立钟的活动就没有这么自由了,出入都得报备,空间个更是不能随随便便地进去了,只有等都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者去县城的时候,才敢偷偷进去。

不过,这种情况她早就预料到了,也能适应,何况林立钟可是早就准备好了粮食,把地窖塞得满满当当的。

林靖安刚来的那几天,跟着杜玉娟在村子里转悠,各家的亲戚,之前联络比较紧密的都挨家挨户转了一个遍,今天在东家吃,明天在西家吃,然后再去老支书家里吃饭,总之收到了村里亲戚们的热情招待,当然了,他们带来的大包小包也在这几天散了大半,剩下的除了一个小行李包里面放着衣服,其他的就都给了林立钟。

林立钟设想了很多,杜玉娟可能带吃的用的,但是真没想到对方会带个收音机过来,崭新崭新的,想着自己空间仓库里的拿一些高端的,复古的收音机,林立钟还是收下了,等有机会再从别的地方送回去吧。

林立钟把这东西摆在了林靖安夫妇的屋子里,宋大娘听过一次戏曲之后,基本上是天天来报到,不过倒也不空着手,那着她的针线活,娘俩就坐在炕头唠嗑,顺便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