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呼声持续了约两分钟,还是杨运齐伸出双臂向下压,大家慢慢停止,纷纷落座
陈梓林确实很激动,如此高清晰近距离见到了毛刘宋朱周邓等中国人民景仰的革命先辈,
他决定要多抄好歌,争取获得接见,能握次手,哪怕多待几十年也觉得很值!
从当时影片中看到,代表们虽热烈鼓掌,满脸欢欣,但表情都是很正常的笑容,反倒陈梓林比现场的与会代表更加激动,更加狂热!
此后陈梓林陷入了崴崴的遐想中,哪里还顾得上看新闻片,最后有点浑浑噩噩是跟着大家退场。
人群中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就是马上要退下来的厂团高官何暮新,他刚才是亲眼见到陈梓林第一个站起来狂热喊口号的,
很是轻蔑地对身边的同事说:“这个靠写一首歌就爬上来的家伙,简直就像个疯子神经病。”
他同事怪异地瞅了他一眼,打了个哈哈就加快了脚步,心说衷心拥护领袖被他说成了神经病疯子,
读书读傻了吧,没有领袖哪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果然没说错,知识越多越翻洞!
陈梓林回到办公室好一会儿,才平息心情,又有点为自己刚才的行为后悔了,
他毕竟是21世纪的人啊,超越现在几十年的见识,怎么就激动起来忘乎所以了呢?
归根结底还是不够稳重,得修身养性,平平淡淡才是真。
不过陈梓林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领袖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不朽贡献,是值得人民群众拥护爱戴的。
就好像21世纪的粉丝遇到了爱豆照样狂热无比,陈梓林就是在崇拜自己的偶像吧。
这就是小人物的生存之道,渴望被尊重又期待重用,
求而不得才装出一幅看透一切的无所谓,真要给他个领导当,只怕腐败堕落得比谁都快。
2月5日,在隆重的团委换届大会上,陈梓林高票当选为厂团高官,因暂无合适人选,副书记空缺,其他团委成员依旧是原来的四个人。
2月8日,年前预定的团委茶话会在职工活动中心召开。
陈梓林对十八个团支部的书记组织委员都加深了印象。
在茶话会上,陈梓林虚心听取了基层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准备在五四青年节发展一批优秀青年进入团组织。
既然他是新任团高官,新领导就得有新气象,要发起一些利于青年同志进步的活动,他在7号的青年报上看到转载沪城青年报的一篇文章,是提倡青年们婚礼节俭的。
他朗读了报纸上的文章:“64年9月19日沪城《青年报》,报道了光学厂青年聂陪军的婚礼,是在俱乐部里举行的。
屋子正中高挂着一幅主席的像,墙上还挂着同志们送的对联
新婚夫妇这天晚上穿着新衣服,胸口戴一朵大红花。
婚礼开始,新婚夫妇先对领袖像鞠躬行礼;
接着,厂团高官和同志们作热烈祝贺。
祝贺的同志们还纷纷以节目助兴,有的唱歌,有的说相声。
最后,在新郎新娘合唱《社会主义好》的歌声中,婚礼结束。”
陈梓林放下报纸,微笑着说:“我们的新时代的新青年,要积极响应‘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号召,
把我们年轻人的婚礼办得充满时代气息、充满年轻的乐观主义精神,而不是沉溺享受,搬照陋习。
我建议我们团委支部向全厂未婚青年发出倡议,提倡婚礼节俭、婚礼新办,从我做起!”
在场的与会人员,绝大部分是未婚青年,听到陈梓林的建议,都很兴奋,
他们见过身边的人举办过婚礼,什么三十六条腿、什么三转一响、什么彩金聘礼的,还要置办酒席。
全套下来至少六七百元,对于一年工资只能糊口的普通之家,得好些年才能积攒下来。
在举手表决时,绝大多数都是支持的,不少家庭困难的都暗中对陈梓林感激不已,真要照报纸上那样举办婚礼,着实要节省不少开支。
重要议程形成决议后,茶话会基本也就要结束,在大伙的热烈鼓掌中,陈梓林拉着手风琴演唱了《小白杨》。
为了寻找57年小陶瓮茅台酒,陈梓林发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从初三开始挨个找熟人朋友,到今天初八,他在焦急中等了五天时间,终于还是制药厂何红兵从一个收藏各种美酒的老饕手中,寻到了!
那个收藏美酒的老饕以前是个制药厂的老板,家里太有钱了,解放后他家的制药厂经过公私合营又全部赠予国家,如今在制药厂挂了个虚职,都没去上过班。
条件是一瓶五九年通化“国庆”红葡萄酒交换一坛57年的小陶瓮茅台酒。
陈梓林仰天大笑,只要能找到,不管你什么要求一律满足。顺利地换到了小陶瓮茅台酒。
初十上午九点半,陈梓林请假后骑自行车一个小时到达xxx 疗养院,依山而建,门禁森严。
陈梓林拿着信件向值班岗哨申请进入,值班岗哨逐级汇报,十分钟后才得到允许检查进入,然后由一名警卫陪同入内。
进入高老休养的院子,小楼外面很平常,里面也很简朴,只居住了老人和夫人,家具都是疗养院统一配置的,只是暖气略显燥热。
先接待他的是老连长的父亲高副部,五十来岁,说是老连长其实高勇今年才二十七岁。
高副部甚至比老连长还魁梧悍勇,见了陈梓林很亲切,看了两份工人日报的文章和歌谱,略询问了近期工作情况,见陈梓林拿出个古拙式样的小陶瓮,
知道是陈梓林寻了很久的茅台酒,暗赞儿子眼光不错,他家不缺酒,缺的有纪念意义的酒
这个小陶瓮就是大陶瓮的缩小版,外貌和从前存贮茅台酒的大瓮是一样的,也是唯一批次陶瓮装茅台。
高副部把陈梓林带进高老的房间,代表高老的孙子高勇给老人拜寿,老人78岁高龄,因伤病五年前就辞掉了全部职务,安心静养。
见到陈梓林拿来的小陶瓮茅台酒,瞬间就勾起老人三十年前的回忆,他在红军第一次攻打遵义时被子弹擦伤了胳膊,当时医疗条件有限,
路过茅台镇时,他用烈酒冲洗伤口消毒,很多红军战士在行军后擦脚解乏。当年他用水壶灌茅台酒,正是这样子的大酒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