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龙城,醉仙楼,雅阁包间,一名老者和两名道童正在谈话……
背剑道童见老者叹息,连忙问到:
师傅,“十流学派”中,您所传授的“秘学”四术,分别为相天术、相地术、相命术、占卜术。
相天术又称观星之术,相地术又称堪舆之术,相命术又称观人之术,占卜术又称问神之术。
按照您所传授的观星之术解释,北辰之星又名紫微星,号称“斗数之主”,民间百姓常称为帝星。
古人云“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紫微星晦暗,而群星光芒盖过紫微星,是不是意味着皇权衰弱而群臣争夺帝权?
三星交汇于紫微星,紫微星光芒大盛,是不是意味着有三人将拯救皇权?
而后紫微星更加的晦暗,是不是说明三星虽短暂的拯救皇权,随后却彻底的毁灭了皇权?
乌云弥漫,覆盖星空,则代表帝国崩塌、乱世降临?
另一名道童仿佛明白了什么:
师傅,师傅,您上楼时,遇见的那三个人,难道就是对应三星交汇的三个人吗?
老者双手负于身后:
我传给你们俩的“秘学”四术,观星之术、堪舆之术、观人之术、问神之术,相辅相成,可不能光凭其一就妄下断语。
如此偏颇,极易产生“谬之毫厘而差之千里”的荒谬。
为师一直反复教导你们,尽量要综合四术之后,方可谨慎下结论。
就拿那位女子来说,昨夜三星交汇时,有一颗流星也追随而过,落于南斗六星中的第一颗“令星”,此为帝后之兆。
以“观星之术”而言,此星很可能就应在她的身上。
再观其面相、身形,以及她整个人呈现出来的精、气、神,以“观人之术”而言,表面虽为大富之相,体内却隐隐含有大贵至极之气,只是暂时还未形成扑面而来之势。
老者说完,一伸手,侯在一旁的背剑道童似心有灵犀一般,立即拿出了挂在腰间的龟壳递了上去。
老者接过龟壳,又接过六枚铜钱,一一放进了龟壳,闭目养神了一会儿之后,才神情肃穆地将龟壳举至眉心高处,均匀摇了九下之后,将龟壳中的六枚铜钱一一倒在了卦盘之中。
待师徒三人看清了六枚铜钱之后,皆是一惊,这六枚铜钱,竟无一例外,皆是反面朝上。
自远古传承而来的六枚铜钱占卜问命之术,以铜钱正面朝上为阳,铜钱反面朝上为阴。
自龟壳中倒出来的前三枚铜钱组成外卦,即倒出来的第一、第二、第三枚铜钱呈现的阴阳之数组成外卦卦象。
自龟壳中倒出来的后三枚铜钱组成内卦,即倒出来的第四、第五、第六枚铜钱呈现的阴阳之数组成内卦卦象。
每三枚铜钱组合,皆可产生八种卦象。
外卦八象,配合内卦八象,共可演变出六十四种卦象。
老者一边捋着自己发白的胡须,一边叹到:
我们问的是帝后之兆是否应于她身,这六十四卦生生不息,偏偏得到的是“坤卦”。
“坤卦”为太阴之象,男为阳,女为阴,阴至极为太阴,女至极为帝后,正好应验了帝后之兆。
而“坤卦”代表着身体中的腹部,回想与她擦身而过时,忽然一阵微风吹来,将她腹部的衣裳吹得起伏不定,看来,她的帝后之路,必定坎坷!
背剑道童急切地问到:
师傅,那另外三人,究竟谁才是“命运之子”啊?
老者闭着眼睛回忆了一遍擦身而过的细节之后,摇了摇头说到:
单以“观星之术”和“观人之术”而言,尚无法下断语。
此三子,皆有尊贵至极之象!
另一名道童催促到:师傅,师傅,那您再起一卦呀!
老者闻言,大声呵斥到:
这占卜“问神之术”,岂可滥用?
自古以来,滥用之人,轻则折损阳寿,重则横祸惨死。
星耀、星辉,你们二人可万万牢记!
两名道童连忙躬身行礼到:
师傅息怒,徒儿以后定当铭记于心!
老者又转身来到窗边,看着远方的天空叹到:
要是能运用“堪舆之术”,去看一看这三子各自居住的地方、供奉祖先的地方、祖上三代以内墓葬之地,说不定,还可以勉强做出推断……
这“十流学派”中的“秘学”四术,神秘而又隐晦,既真实,又虚无。
欲问天下兴亡、时势走向,当首推“相天术”,即“观星之术”。
欲问家族传承、子孙福泽,当首推“相地术”,即“堪舆之术”,也就是民间老百姓所说的“风水”。
欲问命运浮沉、富贵贫贱,当首推“问命术”,即“观人之术”;而“观人之术”又分为“相手术”、“相面术”、“摸骨术”、“望气术”;“相手术”即通过观察人的手掌纹理来推测命运,“相面术”即通过观察人的脸部五官来推测命运,“摸骨术”即通过摸索人的骨骼分布来推测命运,“望气术”即通过观望人体散发出来的气运、气势、气质、气场等来推测命运。这四种“问命术”中,“摸骨术”最适合天生眼盲之人修行,而“望气术”是这四者当中最难、最秘、也是最玄妙的“问命术”。
欲问所遇之事、成败吉凶,当首推“占卜术”,即“问神之术”;而“问神之术”又分为“铜钱卜卦术”、“龟甲占卜术”、“蓍草占卜术”、“解梦占卜术”等等……
你们二人,自小跟随为师,至今已有五、六年了。
可是,为师这一身的“秘学”修为,你们也仅仅只是学了个皮毛……
两位道童闻言,连忙行礼到:
师傅,师傅,徒儿日后定会好好努力……
老者摆了摆手,长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
这“秘学”玄妙,你们能在这个年纪学个皮毛,已是十分难得了!
背剑道童笑着问道:
师傅!
您老人家既是“十流学派”中的“秘学”大师,又为何,入了“天教”去修道?
老者用鹿尾拂尘敲了敲道童的脑袋:
你不觉得在深山里修道,是人生中极为清静太平的日子吗?
道童摸着头轻轻嘀咕到:
山上的日子,您是清静太平了,可我们俩却时常觉得枯燥乏味的很,哪有现在这般山下的日子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