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繁琐的礼节之后,白柒高高在上,看着她新鲜出炉的第一支军,心中激动不已。
殿试其实就是在皇帝面前写文章,再回答皇帝的几个问题,但是白柒今日不打算让他们再写了。
“你们的文章,朕都看过了,都是文采斐然的饱学之士,但是朕要的不仅仅是满肚子的墨水,还有能搅动风云的头脑,和推动大梁前进的手,因此,今日,朕不要你们写,要你们抢答,论理。”
大臣们对皇帝的特立独行已经有所领教这会儿还都算淡定,可是进士们就有些不知所措了,他们为了殿试苦熬了半个月,怎么说变就变了?
他们都稳稳站在广场上,看似平静,白柒却完全知道他们心里想的什么,她微微一笑,补充道:“今日各位畅所欲言,无论说了什么,都不会被怪罪,也不会影响你们的前程。”
“朕有三问,第一问,你们有谁能告诉朕,朕为什么要设立国有企业?”
众进士一脸懵逼,大臣们眼角抽搐。
谁能想到皇帝竟然如此紧跟时事,去年秋冬的新政,今日就拿出来考人?国企现在正是一团乱麻,还没有规律运行,连许多大臣都看不懂,何况是考生?
许久之后,凌欢咬咬牙,第一个站了出来:“学生凌欢斗胆,请求答题。”
白柒见他今日青衫整洁,神采奕奕,不像初见时窘迫的样子,心中也很欢喜,立刻道:“你尽管说便是。”
凌欢道:“学生以为,国有企业因圈地之事而起,第一层作用就是安置失去土地的百姓,稳定民心,而今年年初,据学生所见,京城已经有几家国有企业开始运转,带动相关作坊也在春天便火热开工,如此,应该还有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大梁贸易繁荣的作用。”
白柒点点头:“你能观察到京城国企的运转,就很好,你说的这两点都没有错,却还不够,还有没有人要补充。”
又有一考生发言道:“学生苏肃斗胆,请求答题。”
苏肃道:“国有企业如果要长久发展,而管理权又牢牢把握在朝廷及各级官府手中,那么,就应该能起到调节物价的作用,在百姓所必须的产业上,如粮食、纺织、油料等方面,占据主要的市场,将价格维持到合理水平,保障民生所需。”
白柒赞道:“你想的很深,且心系百姓,当赏。”
苏肃大喜,连忙跪地道:“多谢陛下。”
白柒让他起来,又问:“还有谁有话说?”
众进士见到皇帝如此温和,收到了极大地鼓舞,很快又有人站出来七嘴八舌说起来,白柒对每一个人的想法给予肯定,等到有十来个人发言之后,白柒伸手往下压了压,示意这题结束了。
“你们的想法都很好,我大梁未来有你们,可谓前途无量,何愁国富民强?朕来告诉你们,朕设立国有企业的目的有五,一是安抚民心不假,但也同时创造一批就业岗位,长期解决一部分人的生计问题;二是控制经济,作为杠杆,调节市场,特别是苏肃说的民生产业,灾年荒年,物价最容易飙升,有钱人大批囤积物资,穷人们连树皮都没得吃,这种事情在我大梁,自朕执政起,绝不容许再发生;三是对于那些涉及到国家发展经济命脉的产业,盐铁茶等,起到控制作用,杜绝私盐买卖、私铁交易等行为,维护大梁国家安定;四是保障军资,去掉中间商的差价,打造一批军资生产企业,不仅保障了军用物资的供给和质量,还能省下一大笔银子;第五,国有企业会承担起技术创新的责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众人的精神收到了极大的震撼,无论是进士,还是伴驾的大臣们,都是第一次听皇帝亲口说出国企设置的目的,不少人对年轻的帝王刮目相看,如此宏图伟略,可不像是这样年轻的人会有的。
众人高呼英明,又喊万岁,白柒倒是很淡定,让所有人平身,而后又问:“第二题,放榜的时候,相信你们都看到了,朕今年秋天将举办第一届人才选拔赛,你们来说说,人才选拔赛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隐患。”
这次,众人不像第一题时那样不知所措了,大家心血沸腾,整个人都处于放松且亢奋的矛盾状态,有些人已经歪着头思索,或是绞着手,完全进入了平日里的思考状态。
不久,就有人站出来说:“学生刘大志,斗胆请求答题。”
“讲。”
“人才选拔赛选拔的是各个领域的人才,给了天下人除了读书第二条出头之路,陛下前面说国有企业要承担技术创新的责任,学生猜测,这批人才会深入到各个国有企业,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你说的很好,还有谁想说。”
“学生常煦,斗胆请求答题。”
“说。”
“陛下,这批人才无论出身,其中除了民间能工巧匠,还有我们这些人落榜的同窗,这些人多在数术、水利等方面有研究,这些人不一定能进国有企业,但是在各级官府中应该有大用处。”
“的确如此,你的那些同窗,也尽管让他们报名,只要有真才实学,朕为他铺一条未来之路。”
常煦大惊大喜,连忙跪下谢恩,如此回去和朋友们一说,不怕他们不来。
又有人举手:“学生汪百川,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是来提问题了,朕就等着你呢,说吧。”
“是,陛下,民间巧匠大师,年纪多不小了,许多都是爷爷辈的人,就算他们能参加这样的大赛,是否会因为年龄遭到不公正对待,毕竟五六十岁的老人,即便有手艺,干活效率上也确实不如年轻人了。”
此话一出,全场鸦雀无声,有些人为汪百川捏了一把汗,有些人则是目光灼灼望向龙椅。
白柒微微一笑,颔首道:“你说的问题不会存在,这样吧,朕来告诉你们人才选拔赛设置的目的和意义,其一,朕的朝廷还有各级官府,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举个例子,若遇到水患,官府确实有相关的官员懂得水利,但水利工程何等复杂,真正遇到水患,往往还会征集民间高手进行会商,这样既浪费时间,也难以磨合,意见相左时,就十分棘手。”
“而将懂得水利的人才选拔出来,分派到容易水患的州府去,身份为官方专家,那么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磨合,互相学习,在水患到来之前研判各种可能以及解决措施,甚至可以提前发现隐患,防患于未然。”
“其二,我大梁地大物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辽阔的幅员造就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各地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经验,把全国的某一方面的人才聚集起来,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从而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还能推动创新。”
“其三,这些人除了去国企和各级官府,还有一个去处,两项工作,这个去处,叫做专业技术学院,是朕今年正在建设的,教授各项技能的院校,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无论贫富出身,都可以来这里学习,汪百川说的那些年纪大经验丰富但干活慢效率低的大师们,可以到这里任职,教授学生,这是工作之一,另外他们还要承担课题,研究自己擅长领域的更高技能,破解顽固的难以突破的症结,促进技术发展进步。”
“总之,朕招这批人,是要为我大梁基建搭建稳固框架,带动培养一批又一批更高端更厉害的专业人才。”
众人第二次目瞪口呆,大臣们的额头已经渗出些许冷汗,他们发现自己的思路已经完全跟不上皇帝了,无论是从眼界心胸,还缜密的思维,都早已经被甩在了后面,不少人已经有些慌乱,恨不得立刻回去学习,赶紧跟上皇帝的步伐。
聊了这么久,时间过去不少,这会儿已经近午时,白柒便不再提问,她喝了口清茶,做了最后的发言。
“今日殿试,朕看你们的思维,看你们的能力,也是在告诉你们朕想要你们做什么。”
“你们当中,有些人来自名门世家,高官之后,有些人出身平民,寒窗十年,全家供养方有今日,出身不同,眼界不同,学识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你们都有毅力,聪明,而且有能力,这就是今天你们站在这里的原因。”
“往年的殿试后会出三甲,今日不出,以后也都不出,因为朕对你们的考核还远远没有结束,真正的评价,要在全面考察你们之后才出,放心吧,状元会有,榜眼会有,探花也会有,三甲都会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位置,但是要在一年之后才能评定。”
“这一年,你们不会在任何部门任职,却要走过所有部门,今日礼毕,你们全都回去,安顿家人,准备行李,十天后,忘掉你们的出身,忘掉你们的目标,全部在礼部衙门集合,开始为期一年的培训和实习,具体的礼部会给你们说明,散了吧。”
说罢,众人在懵圈中跪送白柒离开,立刻有礼部官员上前,对所有人叮嘱道:“各位新科进士,请于四月十九日辰时在礼部考场集合,大家带两身换洗的贴身衣物即可,其他衣服、鞋子等生活用品由礼部统一配备,届时多带的东西都会被退回,请不要存侥幸心理,更不许带丫鬟书童仆人马匹,好了,大家现在排队,到在下这里一一报上姓名、鞋号、身高、体重等。”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