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定都洛阳,建南、北两宫。而这两宫中又有东宫和西宫,其中,皇帝例居东宫,皇太后皆住西宫。
蔡伦跪在东宫德阳殿前,殿上坐着的正是汉和帝刘肇与邓皇后。
他到德阳殿的时候,仙画正放到新的一段——
【我们先来说说蔡伦这个人。蔡伦其实是一位宦官,而且还是一位在政治上风评还不太好的宦官,造了不少孽,最终的结局是畏罪自尽。但是呢,在如今,蔡伦的名气和待遇却比他所要服侍的君主汉和帝要大多了,不仅建有蔡侯祠,享有后世千年供奉,还经常被列入“改变世界历史进程一百人”之类的名单,可以说达到了个人历史评价能达到的巅峰。】
【那自然是因为,他发明的或者说他改进的造纸术,真的改变了全世界的文明进程,当之无愧。】
......
蔡伦听了后,简直诚惶诚恐,哐的一声就朝着帝后跪了下去。
老实说,他现在的心情十分复杂。自己居然还被后人立了祠?作为一个宦官,这简直是难以想象而且正中痛处的事情!宦官最怕的就是自己身死之后得不到后代的香火供奉,成为孤魂野鬼。
而且,“改变世界历史进程一百人”这个称号虽然有点不是特别懂,但听上去似乎真的很厉害。
任谁被天上的仙人点名,知道自己在后世居然能收获这么高的评价,堪称流芳百世,都会收获巨大的惊喜。蔡伦当然也不例外。
但是,他可没有错过仙人在前面所说的“蔡伦的名气和待遇却比他所要服侍的君主们大多了”这一句。巨大的惊喜在这一刻也就变成了巨大的恐惧!他不禁在心中暗自叫苦,摆出了最谦卑也最顺从的姿态。心中忐忑,希望自己侍奉的这位主君不是心眼狭小的人。
刘肇听到自己的谥号是“和”之后,对旁边的邓后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看来,朕在这个位置上干得还不错。”
邓后笑道:“夫德莫大于和,陛下自然是明君。”
两人讲完,似乎这才注意到了跪在下面的蔡伦。
“起来吧。”刘肇看了看眼前这位躬身站着、面白无须的中年宦官,笑道:“中常侍,看来你在后世的名气还要大过于朕啊。”
蔡伦哐地一下又跪下了:“正是因为陛下仁厚,臣才能发挥己长,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也报答天下。”
刘肇微微一笑。他内心其实并不喜欢蔡伦。
蔡伦在窦太后掌权的时候,干过不少攻讦政敌的事情,也是窦太后把他派到刘肇身边。名曰照顾,实乃监控。好在蔡伦识时务者为俊杰,在了解了刘肇之后知道窦太后不会是他的对手,于是又迅速的投向了刘肇的阵营。这才在刘肇登基后被晋为中常侍。
刘肇不喜其人,觉得蔡伦油滑、谄媚且投机取巧,却没想到他居然做出了这样一番大事,博得了后世盛名。
刘肇的眼角余光看到一旁案几上堆着的竹简与帛书,这东西用起来的确是很不方便。
他沉吟片刻,道:“中常侍,朕并非心胸狭窄之人。既然仙画肯定了你的功绩,那朕就加封你为尚方令,总管尚方署。这纸,朕希望能尽早见到!”
蔡伦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这才真正落了下来,赶紧领命:“遵旨!臣一定竭尽全力,尽快将纸造出来!”
他从德阳殿中走出,感觉自己的内衫都已经湿透,第一次体会到天威难测。蔡伦不禁在心中想,如果自己能把纸造出来,按照仙人所言就已经可以封侯封爵,流芳后世,那或许自己可以不把心思再放在互相攻讦拉踩上面。
远离朝堂政事,或许能够避免自己畏罪自杀的结局。
想通了这一点,蔡伦只觉得浑身轻松,这辈子都没有这么的舒服过。
他捏紧拳头,心中发誓,一定要尽早的把纸弄出来!
......
而其他时空中的皇帝,都在羡慕蔡伦以宦官的身份居然能获得后世建祠堂,享受千年供奉的事情。毕竟,已经身为全天下最尊贵的人,该得到的都得到了,剩下所求的无非就是身前身后名。
嬴政在心中默默道:不知后世会如何评价于朕?是一统天下的雄主?还是严苛残酷的暴君?
即使是俾睨天下、宇内无双的始皇,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也生出了些渴望。
汉武帝刘彻和女帝武则天同样在感叹,他们有着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肯定不是人人称颂的明君。尤其是则天帝,她深知自己身为古往今来第一位女帝,后世之人对她只会更加苛刻。她已经做好了打算,等自己死后,就立一无字碑,功过交于后人评说。
朕之功过,朕自知,亦坦然。
朕倒要看看,你们有没有心胸和胆量抛却固有成见,对朕如实评价!
唐太宗李世民,李二凤,此时的唐朝万邦来朝,称之为“天可汗”,民间也逐渐在恢复生息。他对自己的统治算得上颇有自信,但此刻也不禁忐忑。不知道历史上会如何评价玄武门之变,会不会认为他夺位不正,从而背上万世骂名。
只有刘彻身边的太常令激动的抢过旁边黄门的纸墨,嘴里念念有词:“公元105年,汉和帝,乃东汉......”
......
【史记,“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也就是说,蔡伦用到处可见的树皮、麻布和渔网这些东西,通过锤碎捣烂再又煮又捞等等这些复杂的步骤,制成了我们所见的纸。他用的原料到处可见,这让纸张的大规模生产具备了条件,也让“纸”变得便宜,终于从朝堂与贵族的府邸走入了民间。从而为知识的广泛传播打下了最根本的基础。】
仙画中闪过了一群像是画上去的小人在工坊里制纸的画面。他们将原料切碎,再倒入到大的水池之中,又放在火上煮,再用舂捣烂......
......
李斯回过头去,因为激动显得声音都尖利起来:“都记下来!每一个步骤都要仔细的记下来!”
在他的身后,一群内侍正在奋笔疾书,有人负责看画面,死命记住其中的细节,有人负责在缣帛上书写。这时候,舍不得缣帛是不行的。
“在记了。”内侍额头上都出现了大颗的汗珠,紧张极了。
嬴政叹道:“蔡伦!惜其非秦人也!”
如果他手下能有这样优秀的能工巧匠,那将省去他多少的麻烦!嬴政心中一动,或许,对咸阳宫中的尚方可以稍微的再多加重视一些。他又想到了墨家,他虽然不认同墨子的思想,认为其非帝王之术,亦非治理天下之术,但也不得不承认墨家的造物术的确是与世无双。
现在的墨家子弟,又在哪里?
汉朝。
汉武帝同样在感叹:“这样的能人,怎么就不能为朕所用?”
他当然也听到了后世之人对蔡伦的评价,貌似在政治上风评并不是很好,但刘彻对这个并不在乎。让他专心造纸,不要接触朝堂政事就好了嘛!
刘彻的人才观相对朴素实用但也冷酷无情。对他来说,人才就是拿来用的,不拘门第。如果你不能为我所用,那杀了也不可惜。
在去年也就是元朔元年的时候,他重新颁布了察举诏令,规定“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意思是,你们这些郡守,如果再不向朕举荐孝子,属于不遵守朕的诏令,按‘不敬’之罪论处;再不给朕察举廉吏,朕就认为你们失职,应当免官。
刘彻也想到了这一处,默默的在心里把合格的和不合格的郡守给过了一遍。合格的自然好说,不合格的,呵呵,等着吧。
旁边的主父偃献策:“这仙画,天下皆可见。我大汉上下,奇人颇多。陛下不妨过后颁布一道诏令,征召民间记住了仙画中造纸术或者是对此道有研究的能人,将这纸张尽快造出来。”
负责为武帝搞钱的侍中桑弘羊此时正在头疼西征匈奴的军饷,亦兴奋之极:“若真如仙人所言,这制纸的原料只需要麻布和渔网这些东西,那成本可以说是大大的降低了!”
甚至,他说不定还可以在纸张的售卖上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让国库变得稍微充盈那么一点点.....
......
天上的声音仍在继续——
【这里面还有一个在史学界有着争议的点,那就是,纸到底是蔡伦发明的,还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得来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1. 汉和帝刘肇似乎没什么名气,但其实还蛮厉害的,如果不是死得早的话,应该也会是历史上有数的明君。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就死了。后续看看能不能在平行时空里给他续续命。
2. 蔡伦的政治口碑的确是比较差,所以对历史人物也要辩证来看。单就造纸这一项,他名垂青史实至名归。
3. 则天大帝立无字碑,个人觉得姿态十分坦然十分霸气。
4. 汉武帝的人才征召令就是“举孝廉”,孝廉这两者在古代可以说是很重要,属于对人品的评价标准。这一点,属于有好有坏吧。做到了孝廉的人,道德水准是高的,但也应该衡量他其他方面的能力,这属于时代价值观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