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哪里舍得让胤礽去受这个苦,拉着他坐在自己身边,更是拍了拍他的手说道:“保成,不准瞎说,你才十六岁。这年纪你要是上了战场,但凡出一丁点儿的差池,都能要了阿玛一条命。”
胤礽垂眸,“阿玛,可是御驾亲征过于危险,我觉得不合适。”他倒也没指望康熙能同意,只是不想康熙亲自去罢了。况且朝堂上又不是没有能征善战的将士,为什么非要他阿玛亲自去呢?
见康熙不言语,胤礽意识到自己撒娇这事不管用,便跪下表示自己的决心:“御驾亲征一事,请阿玛三思。”
康熙不明白胤礽为什么非要拦他,“保成,此行一旦成功,朕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日后你登基也不用频频用兵。阿玛说过的,会给你一个安安稳稳的江山。”
“而且,阿玛已经让常泰他们准备了很多年了。你放心,此战必胜。阿玛会毕其功于一役,你只要等着阿玛送回来的捷报就行了。”
胤礽拗不过他阿玛,只好一口咬死了自己的话:“那你带我一起去,阿玛,我不想你一个人上战场嘛。”
康熙摇头,扶着胤礽起身,“保成,你乖乖听话,就在京里监国。不说别的,督促粮草这事就够你费心的了。其他事情,你多跟高士奇几位大臣商议,若是实在拿不准的,快马送到阿玛跟前。”
见胤礽眼圈红了,康熙不免也叹气,他是真舍不得胤礽去上战场。
别说胤礽如今年纪小,便是胤礽成年之后,他都不会准许,哪怕只是做个样子都不行。
这孩子被他养得好,从小到大就没怎么受过外伤。战场上生死难料,若是胤礽受伤,康熙觉得自己怕是要疯。
因此康熙继续道:“自古以来,哪有皇帝和太子一起去打仗的,若是阿玛有了个万一,你是要准备登基的。”
“到时候,你要是不在京城,你让阿玛怎么办?皇位交给谁?”
胤礽听不了康熙这话,直视康熙:“阿玛,你这话我不爱听。”
康熙见胤礽不吃这套,便换了个法子,“保成,阿玛知道你不想阿玛涉险。可是我是你阿玛,面对危险,自然想着你安安稳稳在家里,旁的事都有阿玛去做。”
他语气更是柔和地哄着胤礽:“你乖乖在家等阿玛回来,好不好?阿玛跟你保证,一定会平安回来。”
胤礽见康熙什么都想好了,气得厉害,连话也不说了,直接走了。
康熙见胤礽甩袖而去,觉得这孩子是胆子肥了,都敢对他使脸色。然而他又无法指责胤礽,毕竟胤礽这是关心他。
因此,康熙只好默默咽下了这口气。罢了,他儿子有气,他受着便是了。
胤礽一气之下回了韵松轩,就听到魏珠说胤禔求见。他想了半天,才发觉这人是谁,“宣。”
胤禔一进来就跪下跟胤礽请安,胤礽免了他的礼,问道:“找孤有何事?”
胤礽对胤禔不熟悉,觉得他要是有什么事,也该去找明珠啊,不应该来找自己啊。
胤禔也不是没找过明珠,只不过明珠提点他要先去找太子。对于他的要求,只要太子同意了,皇帝肯定会同意的,因此胤禔才会过来求太子。
话在嗓子里转了几圈,胤禔才开口:“臣想出征,求太子准许。”
他这话让胤礽颇为意外,然而胤礽却只能摇了摇头,“孤做不了这个主,你跪安吧。”
胤禔继续跪着,胤礽见他这样固执,也不多言,直接起身去了无逸斋。
胤礽对他这个被过继出去的兄长没什么意见,当年的事他还小,他阿玛都处置过了,他自然不再追究。更何况,他也懒得追究。
这些年,胤禔被他阿玛过继出去,只是一个破落宗室而已,他也不曾落井下石过。
对于胤禔求的这个事,胤礽不想插手,他也不好插手。况且,胤礽觉得他自己都不能被康熙带着去,胤禔又如何能得到康熙的同意?
然而胤礽晚间从无逸斋回来的时候,胤禔还跪在韵松轩里。
见胤禔这个样子,胤礽站在他身前,“跟孤去清溪书屋。”
胤礽带着胤禔一同跪在了康熙的屋子外头。
康熙得知此事的时候,觉得喉咙里有一颗刺。
很好,他儿子为了逼他,都学会与旁人联手了。
康熙不心疼胤禔,但到底还是心疼胤礽的。眼看着天色越来越黑了,最终还是发了话:“喊太子进来,让胤禔回去等消息。”
胤礽跪了好一会,这下子直接站起来,都有点走不动道。
康熙也不让旁人扶,胤礽觉得他阿玛真记仇,只好磨磨蹭蹭地走到了康熙旁边:“阿玛,膝盖疼。”
见康熙给他腾了地方,胤礽乐颠颠地就坐了上去,“阿玛,胤禔他想出征。”
康熙猜到了,“你想他去,他便能去。”
胤礽听到这话愣住了,说话都有些磕巴了:“我、我来决定?”
康熙靠在椅背上,点了点头,“对,你是太子,是储君,你的那些兄弟全部交给你处置,你安排什么他们便做什么。要是有人不听话,你也不必管。”
胤礽听出来康熙话外的意思,不自觉地问道,“阿玛,你为什么待我这么好?”
“不对你好对谁好?”他这话问得康熙颇为无语,要知道无论哪辈子,能真正走进康熙心里,被他当儿子养的,从来都只有胤礽一个人。
“阿玛就你一个儿子,只要你好好地活着,阿玛做什么都愿意的。”
胤礽听到这话,心里到底是高兴的,见康熙情绪也十分好,便问道:“阿玛,那我能不能跟你出征啊?你就同意了吧,我保证全程都听你的指挥。”
康熙叹气,“阿玛要是不同意,你怕是得继续跪着。你胆子又大,万一等阿玛走了,你骑马再偷偷溜过来,那还不如一开始就跟着阿玛一起去。”
胤礽听到这话,就知道康熙同意了,顿时欢欣鼓舞地靠在康熙身上。
因着胤礽非要去,康熙便只能安排福全监国。
康熙身着战甲检阅三军的时候,胤礽身为皇太子自然也跟着去了。
瞧着三军将士,见他们都杀气腾腾,康熙心里满意得很。
康熙一抬手,示意开始,便有将士挥舞旗帜。
一时间正阳门外喊声阵阵,康熙为鼓舞士气,更是亲口说了噶尔丹的种种劣迹。
将士们也纷纷附和,直言此战必胜。
皇帝御驾亲征,兵将们乐见其成,一时间众人都觉得自己和皇帝共同出生入死。
大军出征,胤礽骑马跟在康熙身侧。
康熙在乌兰布通附近驻扎。
他站在沙盘图前,思索着这仗如何打,最终打算兵分三路,伺机合围噶尔丹。
康熙自己坐镇中路大军,又任命常宁领左翼军,常泰领右翼军,并安排了探子时刻来报噶尔丹的去向。
胤礽对战事似懂非懂,只看着康熙调兵遣将。
康熙想到噶尔丹这厮向来狡猾,打不赢就跑,便安排了费扬古、胤禔等人埋伏在后。
这次要是不能活捉噶尔丹,康熙觉得他和太子怕是得被钉在耻辱柱上。因此,战事一开打,康熙便是全军出击。
火器营直接炮轰,一时间战场上枪、炮声不断,烟雾弥漫,噶尔丹的营地顿时遭到重创。
炮/火声暂时停了,骑兵便冲阵杀敌,步兵直接清扫战场。
康熙让胤礽待在大帐内,他自己穿着战甲骑马上阵,与诸位将士们共同出击。
噶尔丹看着他的驼城就这样一步步沦陷,心里恨极了康熙。
他心知这是康熙亲自来了,大清将士们才会如此勇猛,甚至探子来报康熙那个宝贝儿子也来了。他只要抓住其中一个,便有了大机会。
不,抓住那个小太子,比抓住皇帝有用多了。
抓了皇帝,皇帝要脸面,会为了不受辱而自裁。
但抓了太子,皇帝只有这一个继承人,自然会同他谈条件。
想到此,噶尔丹纵马,绕开康熙,直直奔向康熙的营地。
康熙见此情形,发现噶尔丹前去的方向,当下也骑马追在噶尔丹的身后。皇帝追击,周遭的精兵侍卫自然纷纷跟随。
这噶尔丹,是贼心不死,去营地简直是自寻死路。
康熙不会允许胤礽陷入被动的境地,胤礽身边守着的护卫全是一等一的勇士。
这一追,噶尔丹身边的侍卫也越来越少。还不到康熙营地,噶尔丹便有些撑不住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噶尔丹直接率亲信骑兵逃走。
康熙看着他们西去的方向,心下大喜,只要胤禔拦住,噶尔丹逃不了。
然而康熙没想到,胤礽会不听话。
胤礽觉得他来都来了,便背着康熙悄悄和胤禔一起埋伏在那里。
噶尔丹觉得是峰回路转,看着那个被护在中间的年轻人,便知道那是皇太子了。
当下噶尔丹直直冲着胤礽前去,胤礽也不害怕,一挥手便下令身边的人直接手持鸟铳开了火。
噶尔丹纵然小心翼翼,却不想□□的马挨了一个子,顿时跌落在地。
众人见噶尔丹落马,一时间欢欣。胤礽与胤禔更是一马当先,直奔向噶尔丹。
康熙追在后面,目睹了全程,只觉得有些不对劲。他眼皮子跳得厉害,看到噶尔丹的动作,当即喊道:“保成,闪开。”
康熙边说边朝噶尔丹开火,他准头不错,一下子打在噶尔丹的右臂上,但到底是晚了一步。
噶尔丹还是朝着太子的方向连续开了好几下火。
康熙目眦尽裂,“给朕拦住。”话音一落,更是抽了一下马鞭,速度快了不少。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3-01-25 21:21:37~2023-01-26 19:40: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月辰星 10瓶;C.C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