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闰伏案,执笔悬于竹简上,不知如何落笔。
她觉得应该给西王母修书一封,以表谢意,但她避世多年,神情世故一概不知,想捡几句吉祥的书面语都捡不出来。
竹简空无一字,非常寒碜。
杨戬在她身旁研墨,磨好后就收起墨锭,立在她身旁静静观看。
敖闰拽拽他的袖子,将竹简和笔塞过去,“你帮我写。”
杨戬笑起来,双手背在身后不肯接,朗然拒绝道:“我不会,你自己来。”
敖闰捂住头,幽怨地把脸埋进竹简,含糊道。
“二郎。”
杨戬克制着上扬的嘴角,弯起指节,似乎要敲她脑门一下。
敖闰心有所感,立刻坐直,眉目凛然地盯着他的手,有种你敢敲我我就扑倒你的气势。
杨戬的手指舒展,改为抚摸她的头顶。掌心温暖,压下蓬松的发,捋过她自然的美人尖和鬓角。
敖闰在轻柔的按压中眨动眼睛,又感觉到困意。
不写了,睡觉去。
杨戬顺势坐下,挤在她身后。两人分着同一张地垫,亲密无间地依偎。
竹窗外还在落雪,暖炉里传来木头燃烧的声音,火光跳跃围绕他们。
杨戬的胳膊撑在敖闰身后,她软着后背倚过去,很快就变得呼吸均匀而绵长。
杨戬垂眸,轻轻用侧脸贴贴她。
他不能代笔,他的字是西王母手把手教的,必定会被认出来。
杨戬还没找到合适的时机,告诉母亲和祖母他心悦敖闰。
什么时候说比较合适?
他已经思虑很久了,并没有想到完美的答案。
杨戬不自觉绕着敖闰的黑发,绕出几绺卷卷,垂在颊侧,显得她纯净而无害。
他变换角度,凝视她的睡颜,如同怀抱着稀世珍宝。
忽然,杨戬的天眼震动。与此同时,庭院里传来鸟类的鸣叫。
敖闰冷不防被吓到,懵然醒来。
鸟鸣?
声音听着不像精卫。
她也不认识别的鸟啊?
敖闰的思绪还有些混乱,杨戬安抚性地拍拍她的后背。
“难道是赤凤来找我算账?”敖闰自言自语。
真是这样她可就不困了,平淡的生活里正缺赤凤这样的调味品。
敖闰精神起来,拉住杨戬快步向外走。
只见庭院中停了只大鸟,它通身纯白,羽毛散发着蓝色的光芒,口中衔着竹简。
青鸟,西王母的信使。
他们对视,敖闰施礼后取下竹简。青鸟礼貌地鸣叫一声,就展翅翱翔于天空。
竹简在敖闰手中展开,里面的字迹熠熠生辉。
“敖闰,我已将瑶池搬至西海,你不必惊讶,也不必来信多加客套。你少时来昆仑,我早已见过你,心中甚是喜欢。
“我和你母亲应龙、你父亲东皇太一皆是旧识,你又和我的女儿云花、龙吉交好,蟠桃会理应邀请你。然,世事难料,纵你不能亲身赴宴,也望你勿要感伤。
“我听闻,你身边多了位郎君,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不知是何许人也。你母亲久居天庭,父亲已经陨落,你与他若情到深处,欲结为夫妻,也可邀我前来观礼。”
杨戬本揽着敖闰看信,谁料他越看脸越红,连发髻尖都在腾腾冒着热气。
祖母……这是……知道了吗?
杨戬闭上眼,心脏在胸腔里弹跳出山路十八弯。
敖闰将目光转向下一列。
“敖闰,我接下来的话不能当面告知,便在信中写下,勿要让你身边的人看到。”
她抬眼,望向面红耳赤的杨戬。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应龙和东皇太一是夫妻关系为本文杜撰。
有个说法是应龙即黄龙,为太一之妃。不过没有证据表明这个太一是东皇太一,也没有证据表明妃是妃子的意思。
2.“青鸟殷勤为探看”出自《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