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驰提着笋朝两位老师鞠了一躬道:“谢谢老师,我星期一就把钱带给你们。”
“算了,这钱就当老师替你出了吧。”汪老师示意沈驰回位。
沈驰提着笋回到自己的位置,一场小插曲就此揭过,司机赶紧启动了车子出发了,生怕又闹出什么幺蛾子。
车行一个多小时,到了镇上,汪老师朝同学们叫道:“镇上有下车的没有?”
沈驰和孙涛赶紧站了起来:“老师,我们要下车。”
“嗯,路上小心啊。”汪老师叮嘱道。
“谢谢老师。”沈驰回道,这时黄冬突然朝沈驰道:“沈驰,你的面包。”
“不要,给你吧。”说着连那几棵笋也一起递给了黄冬。
黄冬看着手中的笋和吃的,心中一时百感交集。
下了车后,孙涛不解的朝沈驰道:“那笋明明不是你采的,你为什么要承认?”
“总要有一个人承认,我只想快点回家。”没和孙涛细说,沈驰敷衍的回罢便直往村中而去。
回到家中,才下午三点,见二人回来刘翠花忙问道:“回得这么早,公园里好玩么?”
“还行。”
“好玩。”
二人同声回道。
“到底好不好玩啊。”二人一个回答还行,一个回答好玩的,刘翠花对二人不靠谱的回答直翻白眼。
“好玩。”
“还行。”
二人再次回答,不过这次却是反了过来,沈驰和孙涛不禁对望,刘翠花无语了,直着赶着二人道:“走开走开!两个小崽子没一个靠谱的,下次老娘自己去。”
沈驰和孙涛一个往后院而去,一个则回到自己房间。
沈长林去考驾照了,后园果园的事情就落到了桂淑珍头上,沈驰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便将浇水施肥的事承担了下来。
来到园中,将药肥兑了水给那些丹参施肥,期间石头他妈和旺子他妈来买灵肥,沈驰也招呼着卖了。
如今大家为了图方便,开始直接拿钱买了,很少有人拿丹参来换肥,沈驰只兑换了两百多万灵气,勉强把沤肥池升到了三十五级。
因为夏天将近,家里用水突然增多,沈驰又将泉眼升了两级,刚换的灵气又被消耗一空。
花了近两个小时将参田施了一遍灵肥,回到房间却看到孙涛愁眉苦脸的看着桌前一堆零钱。
“嚯,存了不少钱啊。”沈驰打趣着道。
“怎么办?才十一块五毛钱,不够二十。要不我去跟我妈要点?”孙涛向沈驰道。
原来是为了自己赔钱的事,沈驰笑了笑道:“这钱你自己留着吧,我有。”
说着从木匣子中拿出了两张十块的放进了自己的书包,以免明天上学的时候忘记了。
见沈驰自己有钱,孙涛这才露出了笑容。让他好好温习功课,自己则去厨房帮母亲烧火做饭去了。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一到学校,沈驰特意去找了汪老师,将昨天赔偿的钱还给了他。
汪老师不想让这次的春游给自己的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对于这二十块钱说什么也不要,沈驰无奈只得放在了汪老师的书桌上就走了。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沈驰他们面临着小升初的考试了,如今已经进入到复习阶段,隔三差五的就做着老师油印的试卷,学业的繁重已初现端倪。
或许是对以后的生命轨迹已经然知晓,沈驰对这个暑假是极为的排斥,希望它永远不要到来才好。
只可惜日子每一天不可阻止的从指间流逝,并不以他的意志停留。沈驰于是又拿起了画笔,将小学这最后的时刻留在他的画稿上。
沈驰又画了十几张,挑了三幅自己满意的分别送给了校长和语文、数学两位老师。
对于即将毕业的沈驰,尤其是老校长,很是舍不得,对他鼓励了一番,让他以后有时间了多回母校来看看,沈驰都一一应了。
沈驰这边心有感伤,可村里又出了件事让这种悲伤的情绪如发酵的面团极限膨胀。
袁三爷爷的老伴三奶奶上山挖丹参的时候不小心滑下了山坡,人还没送到医院在半路上就断气了。
消息传来沈驰一家都震惊了,三爷爷和三奶奶是一对慈祥的老人,他们是村里为数不多对沈驰一家存有善意,没有欺负过他们家的人。
沈驰一直是外地逃荒搬来的,袁家村的人又是一个大家族的,仗着人多难免对沈驰家做出一些蛮横之举,每当这个时候总是这对老人出来替沈驰家说句公道话,所以对这对老人,沈驰一家是怀着无比的感激之心。
这也是为什么先前明明是周婶她们做了对不起自己家的事,可袁三爷爷的小儿子袁教庭一来求情,让村里困难户在自己家的小作坊谋个活计时,沈驰会同意他的请求,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看在三爷爷和三奶奶的面子上。
如今三奶奶竟以这种方式辞世,直让沈驰一家都觉得这不是真的。
三奶奶的灵堂设置好了,连她那在城市做生意的大儿子都回来了,门口的解放汽车更是停了好几辆,丧事办得热闹无比。
沈长林去培训还没回,胡氏带着桂淑珍沈驰他们去三爷爷家进行了祭拜,也随了一份礼。
主家答礼说了些安慰的话,沈驰看到三爷爷眼眶微红,面有哀色,相伴了一辈子的老伴就这么走了,心中难免悲痛,过多的安慰反而挑起生者悲伤情绪,沈驰于是明智的选择了沉默。
大家说了会话便回来了,刚进门胡氏便感叹了一句:“三奶奶是个好人啊,没想到就这么走了。”
由于天热,三奶奶只在家停灵了三天便出殡了,三奶奶的大儿子袁教民请了戏班在村里唱了三天大戏很是热闹,村里人都说三奶有福,这场丧事办得风光热闹。
人都死了要这福气何用?沈驰却道不过是做给活人看的,人死了再热闹风光三奶奶也享受不到,孝子坟前万吨灰,不若床前一碗水。
在三奶奶走后的五七里,有药贩子开始到袁家村收丹参了,这时丹参已经涨到五毛一斤了,袁家村种丹参的人家都想把参留着卖个好价钱,便没有卖。
卖的也是像三奶奶那样,到山上挖的零星的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