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府上盘桓了大约一个多时辰,雷云便会合了曹缨、甄洛等人,而后乘坐銮驾离开。
返回王府的途中,甄洛与马云柔向他说起了曹植过人的文采,他听了之后也并未觉得有任何的惊讶。
曹植的才华如何,他当然清楚,这可是一位可以七步成诗、落笔成文的文坛大家啊;只不过即便是其再有才,今后也只能关起门来吟风弄月了……
曹植的事也只是一笑而过,倒是临别之时曹操最后所说的几句话始终令他有些费解。
今日曹丕的举动已经将曹氏旧部的事摆到了台面上,如此便使得他不得不果断处置此事;然而临别之时曹操却说会给他一个满意的交代,这不禁令他有些摸不准其心思了。
曹操到底想做什么?
归途之中,雷云的心中一直再考虑著这个问题。
苦思无果之后,他又略略地权衡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先等一等再说……
不过,一想到曹操那须发皆白、满面沧桑的模样,雷云心中便不胜唏嘘…… 𝙈.𝕍🄾𝘿𝕋🆆.𝙡🅰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是曹操所写的那首《龟虽寿》,也是雷云很喜欢的一首诗歌,其豪迈乐观、不断锐意进取的精神非常值得称赞与学习;可以眼下的情况来看,而今的曹操或许真的是老了,这一点他在与曹操交谈之时已有所察觉。
对此,他的心中有些复杂……
他这边刚刚回到府中,两则重要的消息便送到了他的面前!
第一件事是关于孙权的……
原来在不久之前,孙权趁著燕军立足未稳之际,亲率大军十万大举进攻合肥,合肥战事爆发!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导致江淮地区残破不堪。建安五年,扬州刺史刘馥单人来到合肥这座空城,收容流民,广泛屯田,修筑城防。合肥从此成为一座重要、坚固、繁荣的城市。
合肥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史上魏吴双方在此地爆发过六次冲突,第一回便是在赤壁之战后不久!
在初闻此讯之时,雷云不免有些担心,因为此时镇守合肥的张辽等人兵马不多且摆明了是听调不听宣,能否抵挡得住孙权大军的进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对于张辽的心态,他自然也能猜到一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当然是曹操,毕竟其跟了曹操多年,曹操对其也是十分的赏识与器重,骤然另投他人其心里必然有些难以接受,即便是有曹操的命令也是一样。
其次,前番海上那场针对他的截杀,张辽也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三百零五章 趋势(2/2)
本就顾不上此人,也只能任由其一步步壮大起来……
“罢了……便让你先得些便宜罢。”
静思了良久之后,雷云只得接受这一实事。
虽然历史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然而事情发展的趋势依然在朝著原来的大方向上靠拢,这也让他不禁生感到有些无可奈何。
……
合肥。
同江东的战事结束之后,江东各地上至孙权,下至寻常百姓均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合肥一带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虽然取得了一场大胜,可张辽似乎也并不见多么高兴……
原因也很简单,此番合肥驻军也伤亡颇重,足足折了四千余名将士;更为重要的是此战己方的消耗也很大,几乎将往日所囤积的粮草军械消耗一空!
除此之外,在北面的寿春还驻有燕将齐周的数万兵马。虽然其还不至于刀兵相向,然有此人在后他总感觉很不舒服。 𝙢.🆅𝙤🄳🅃𝓦.𝕃🄰
“张将军……我军粮草最多只能支用十日,朝廷又不发粮草,我等该如何是好?”
大堂之中,乐进望著不断来回走动张辽,英朗的面庞之上充满了忧虑之色。
“是啊……末将虽已封锁消息,可也不济大事;若不设法解决,将士们迟早会知道。届时军心大乱,难保孙权小儿不会卷土重来……”乐进言毕,李典也不禁忧心忡忡地开口道。
“我知道……”张辽闻言不禁叹了一口气,“军中若起骚乱,只怕不等孙权杀来,燕军便会先到了……”
从与江东军交兵之初,他便向朝廷上表请求粮草军械方面的支援,然而朝廷方面表面上答应,也确实陆陆续续地运来了诸如武器、盔甲、被服、药物等很多急需的军资,可自始至终唯独不见一粒粮食到来,给出的理由是朝廷方定,粮草不足,所需粮草让他们自行解决……
自行解决?怎么解决?
莫非还要私自向百姓征粮不成?再或者向孙权去借?
先不说能征到多少粮食、征来的粮食又能够两万多将士支撑多久,单单私自征粮便是大罪一条。他若是真敢如此行事,那么雷云必定不会坐视不理,毕竟许昌那边正愁没有太拿得上台面的理由收拾他们……
这一点他知道,李典、乐进二人不是不明白,因此才不敢轻举妄动。
至于那雷云给出的理由,他是压根儿半点也不相信!
向来富庶的燕国会缺粮吗?这种拙劣的说法简直能笑掉人的大牙……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