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孙权的府中,鲁肃不免有些感慨,随后便改道去了周瑜的府上。
然而,令他感到有些疑惑的是,在得知顾雍之事以后,周瑜倒是神色自若,似乎并未因此而怪罪雷云……
多年的好友,他对周瑜的为人可谓是知之颇深,似这等事情其不可能毫无反应,除非是其中另有缘故。
思索了片刻不得其解,鲁肃也索性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转而谓周瑜道“公瑾,你看燕公此去后,燕国何时会起兵?”
“呵呵,子敬宽心便是,我料燕国很快便会出兵,届时我江东之威胁可解……”周瑜悠闲地摆弄著面前的茶具,颇为笃定地道。
“哦?公瑾何以知之?”鲁肃闻言有些惊讶地望著他,心中更是感到更加疑惑。
“因为他们不得不出兵?”
“这却是为何?”
“道理很简单……若是雷云这个燕国之主死于曹军手中,燕国的百姓以及他们的近百万大军会放过那曹操吗?”周瑜缓缓地将一盏香茗推到鲁肃的面前,神色颇为诡谲谓之一笑。
雷云死于曹军之手? 𝙢.𝓥𝙊𝔻𝕋𝙒.🅻🅰
闻得周瑜之言,鲁肃心头不由地一震!
随即,一种不好的预感顿时也油然而生……
他这边正要开口,便又听周瑜道“早在雷云离开江东之前,我便暗中将其身在江东的消息透露给了曹操……那曹操与雷云乃是劲敌,早已水火不容,其闻讯之后必定会时刻监视燕国使团动向,而后派人于途中截杀。雷云一死,燕国军民必群情激愤,势必与曹操拼命;届时两虎相争,无论谁胜谁败主公均可趁机攻取荆州……待取了荆州之后,再择机扫灭西川刘璋,如此大江以南当尽属主公所有。”
“公瑾,你……此事主公可知晓?”听了周瑜的一番话,鲁肃心中顿时恍然大悟,连忙问道。
怪不得当初周瑜不阻止两家联盟……
怪不得其不阻止两家联姻……
怪不得其不在意顾雍之事……
原来其早已对雷云起了杀心!
与这一目的相比,别的自然也便显得微不足道了。
见鲁肃神色之间甚为急切,周瑜先是略略安抚了一句,随即笑道“此事虽是我自作主张,然此对我江东有大利,主公与江东诸臣必无异议,子敬便无需忧虑了……”
“公瑾呐……非是在下驳你,你如此行事委实有些不妥。你虽是我江东三军统帅,威望甚高,可主公才是江东之主,而今如此大事主公竟然蒙在鼓里,日后主公知悉后他心中会作何感想?退一步讲,就算主公心无芥蒂,可我们才同燕国结盟,你如此行事一旦不慎走漏消息,主公又将如何面对天下之人?燕国上下又岂能善罢甘休?”闻得周瑜之言,鲁肃顿时急了,忍不住反驳道。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二百六十八章 归途(二)(2/2)
又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道。
“唉……可惜了。这雷念之也是一代英雄豪杰,满腔韬略,文采更是无人能及,只可惜今后这世上再无人能有此绝妙的文采了……好在最后我也去送了他一程。”
“公瑾,你……”
……
再说雷云这边,在解决罢庞统的事情之后,他随后便又去见了同样已置身于此的顾雍。
说起顾雍之事,这还是临行之前他命神机卫暗中去做的……
在江东之时,他曾三番两次前去顾雍府中拜访,可是顾雍是个十分正派的人,为人处世皆有自己一贯的方式,任他多番游说、磨破了嘴皮子也未能说动其前往燕国…… 🄼.𝙑🅾𝔻🅃𝙒.🅻𝘼
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得“重操旧业”,将顾雍连同其家人一股脑儿“请”到了船上。反正江东人才济济,多顾雍一个不多,少其一个不少,最后孙权也必定不会因为一个人同他翻脸,否则孙权也就不是他孙权了。
当雷云来到顾雍的住处之后,其正静静地踞座在书案旁边长吁短叹,于是他当即笑著上前道“师兄……小弟来看你了。这几日贤兄可还好吗?”
若论年龄,顾雍恰巧与他同岁,仅仅比他大上几个月而已;可若是从外表上来看,恐怕他要比顾雍显得年轻十岁都不止,因此无论从师门关系上来算,还是依真实年龄来说称顾雍为兄均不为过。
好?能好的了吗?
见雷云到来,顾雍只是淡淡地望了他一眼,人却丝毫未动。
雷云也知道顾雍此时心里定然有气,遂笑著道“事已至此,师兄便莫再生小弟气了。师兄放心,吴侯那边小弟早已交待过了,其只会归怨于小弟,断然不会怪罪师兄……此外,此事也不能全怪小弟,咱们可是同门师兄弟,是一家人;而师兄你不帮你家师弟反帮外人,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一派胡言!”见他在此胡搅难缠,顾雍不禁又怒了,“正所谓‘忠臣不侍二主’。我既已选择辅佐吴侯,便断无再另投他人之理……今虽为尔所挟持,身不由己,然顾某宁死也不会屈从,竖子便死了这条心罢!”
“呵呵,师兄莫恼……”雷云见状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小弟早同师兄说过,你这观念太过于迂腐了。自黄巾之乱起,华夏大地动荡不休已三十年,这三十年间天下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种种惨状亦无需小弟多言,师兄也不希望这乱局再持续三十年罢?因此对于一位士人而言,而今无论何人,谁能早日结束这乱世,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谁才最值得去辅佐;倘若辅错了人,便只能令百姓徒受更多的苦难……”
“就以吴侯而论,其虽为当世英主,然其根基在江东;凭借三江之险虽可保得一时太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