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中,藩邸议事堂点燃起一根根粗如婴儿手臂的火烛,映照得一座宽阔大堂亮如白昼。
堂内将领荟萃,拥有一种无形的熠熠生辉,与那种灯火辉煌亮满堂,交相辉映。
北凉骑军主帅袁左宗,顾大祖陈云垂两位大军驻地便在凉州的步军副帅,还有杨慎杏这位真正融入北凉边军的一道副节度使,之前曾以幽州副将身份转任大雪龙骑军副将的乐典,此人如今兼领一支重骑军。还有特意从幽州赶来的曹小蛟洪新甲等人,以及一大拨临时被召集赶赴拒北城的境内实权将领校尉,例如陵州副将汪植与黄小快,镇守凉州东大门的两位潼关校尉辛饮马韦杀青,陵州风裘校尉朱伯瑜,北国校尉任春云,顶替黄小快成为珍珠校尉的焦武夷,诸多武将聚集一堂,共同商议如何戊守拒北城。
其中一手打造出葫芦口戊堡烽燧体系的洪新甲,其实品秩并不算高,但是此时连同年轻藩王和两位边军副帅在内,都在聚精会神聆听此人娓娓道来的守城细节。
一大批青衫参赞郎到会旁听。
疯子洪书文无疑是白马义从中升官最快当官最大的传奇人物,年纪轻轻,却已经在陵州将军韩崂山麾下担任一州骑军主将,此次跟随两位副将一起来到关外拒北城,这位早年跟随世子殿下一起闯荡过中原江湖、一起赶赴西域铁门关截杀离阳皇子赵楷的彪悍武人,却没有置身于大堂,而是在大门口抱刀而立,独自闭目养神,气势冷冽,就像一尊不讲情面的门神,一言不合便要对人拔刀相向。
凉州刺史白煜和礼房王祭酒以及南疆宗师程白霜,三人联袂走来,三人碰头后意气相投,相谈甚欢,王祭酒便偷偷摸摸拎出几壶珍藏已久的绿蚁酒,拉了两位读书人一起小酌一番,在半个时辰前参赞郎通知今夜大堂会有一场议事后,酒兴正酣的王祭酒便有些尴尬,若是一身酒气摇摇晃晃去往那座戒备森严的大堂,既不合时宜,再说王祭酒也没那份胆识,那帮大老粗武将的刀子眼神,他一大把年纪了,脸皮再厚,委实吃不消。王祭酒很清楚这座拒北城藩邸谁才是软柿子,不是李功德杨慎杏这种老狐狸,也不是君子如玉恭谨谦让的白煜,甚至不是那帮满腔热血意气的军机参赞郎,分明是年轻藩王嘛,哪怕老先生嘴没把牢,泄露了那桩扶墙而出的典故,不一样雷声大雨点小,只是在棋盘上被恼羞成怒的年轻藩王杀得丢盔弃甲而已?
除此之外,王祭酒不太敢流露出丝毫清流名士的怪诞放任之风,原因很简单,老先生知道北凉文武大佬都从不吃这套,而且老人自己也不擅长。所以在使劲摇扇驱散大半酒气后,王祭酒这才敢拉着两人来到议事堂门口。
结果门口那尊门神没有阻拦风流倜傥的白莲先生,却把王祭酒和程白霜都拦阻下来,白煜作为昔年道教祖庭龙虎山的天师府小天师,也淋漓精致地发扬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作风,对身后老先生的求援置若罔闻,大步跨过门槛后,只是转头投来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王祭酒原本还信誓旦旦答应程白霜能够携手进入议事堂,一张老脸顿时沧桑凄苦,先对程白霜打肿脸充胖子地豪迈一笑,示意尽管放心一切有我,然后转头与那位年轻武将窃窃私语,好说歹说,说王爷对这位南疆宗师颇为信任,程白霜此人风骨铮铮,绝不会横生枝节,更不会泄露军机。洪书文双手抱刀,板着脸根本不搭理,无论老先生如何低头谄媚,只是拦在门外,不肯点头放行。 𝙈.𝙫𝙊🅳🅃𝙒.𝙡𝓐
磨破嘴皮子的王祭酒只得撒泼耍赖,不要什么读书人的斯文了,瞪眼道“洪书文!信不信我就在这里扯开嗓子喊冤,你觉得王爷会不会让我进入议事堂?”
油盐不进水火不侵的洪疯子仍是无动于衷,冷笑道“老爷子,你喊便是,到时候只要王爷亲口答应下来,我就让路。否则就凭你这一身不像话的酒气,我今天还真就跟你较劲上了!”
老先生瞪眼如牛眼铜铃,洪书文懒洋洋道“咋的,不服气?王祭酒要仗着年纪大欺负我练武时间短?”
老人差点一口老血喷在这个不要脸皮的年轻猛将身上,老人不愧是读书读出真学识的人物,放低声音,伸出一根手指。
洪书文斜眼打量,满脸不屑。
老人忍痛割爱一般,颤巍巍伸出两根手指。
洪书文自言自语道“读书人,就是不爽利。”
老人深呼吸一口气,伸出一只手掌,一巴掌重重拍在这个年轻人的手臂上,满脸悲苦道“我只有这个数了,杀人不过头点地!洪书文,给句痛快话!”
洪书文挑了挑眉头,挪了挪脚步让开路,笑眯眯道“会议结束,我亲自去你那边取酒,五壶绿蚁,敢少一壶,我就拆了你们那座礼科厢房,反正也没几步路。还有记住了,别凑太近,与参赞郎站在边缘位置就差不多了。”
痛心疾首的老人根本不去讨价还价,赶忙跨过门槛,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人拦仙人(2/2)
这位早已亡国的年迈儒士。
程白霜突然问道“王爷,你觉得何谓读书人?”
徐凤年想了想,答道“书生治国,太平盛世。”
程白霜又问道“那乱世之中,国难当头,书生又当如何?”
徐凤年不假思索道“不当过多苛求他们。” 𝓜.𝙑🄾𝔻𝙏𝕎.𝙡𝙖
程白霜笑问道“难道不应该是毅然奋起,书生救国吗?”
徐凤年一笑置之,“那我管不着。读书人的担当,读书人自己挑,愿不愿,敢不敢,能不能,都是读书人自己的事情。”
程白霜似乎有些讶异这个说话,沉默良久,笑道“也是。”
————
天亮时分,拒北城外,一骑从流州老妪山疾向东驰至拒北城外,在临近城门之前,楼荒骤然勒缰停马。
转头望去,看到一个远离战场却依旧身披铁甲腰佩双刀的家伙,正在抬头想自己微笑。
楼荒翻身下马,感受到这位大师兄身上那股极为陌生的浓烈杀气,不得不问道“那个姓谢的如何?”
于新郎轻声感慨道“只能说还没死,谢西陲受伤极重。”
楼荒没有再多说什么。
于新郎犹豫了一下,“楼师弟,托付你一件事情。”
楼荒毫不犹豫道“你说便是。”
于新郎伤感道“可能要麻烦你带着小绿袍回中原,我带着她走了很多路,原本以为她可以一直无忧无虑地待在清凉山听潮湖,与她身边那些同龄人成天爬树抓鱼,然后慢慢长大……现在看来,很难了。”
楼荒摇头道“这件事,你让徐凤年找别人去,我帮不了。”
于新郎皱眉道“你也要留下?”
楼荒冷哼道“难道只准你于新郎英雄气概,不许我楼荒豪迈一回?”
于新郎哑口无言。
楼荒遗憾道“只可惜,你我暂时都没有趁手的好剑。”
于新郎拍了拍腰间凉刀,微笑道“用过之后,才发现很好使,手起刀落尸体都不用抬走,挺畅快的。”
楼荒打趣道“要不然分我一把?”
于新郎果断拒绝,“休想。”
楼荒啧啧道“我也要你答应一件事。”
于新郎笑眯眯道“得先说来听听,答应不答应,再看。”
楼荒咧嘴道“如果在接下来的关外战场,我杀人比你多,以后你喊我师兄如何?”
于新郎拍了拍这位师弟的肩膀,语重心长道“虽说不想当师兄的师弟不是好师弟,作为师兄,我能够理解这份心情,可惜还是不会答应你的啊。”
楼荒并不觉得意外,牵马前行,嘴角有些笑意。
在东海武帝城那么多年里,师兄弟二人,几乎没有交集,更不会如此随意聊天。
看似极好说话实则最不好说话的于新郎,天赋太高,根骨太好,修为太高,悟剑太深,所以哪怕在王仙芝所有弟子中脾气最好,却反而会给人一种其实他在居高临下看你的感觉。
那样的于新郎,楼荒真的喜欢不起来。
现在的于新郎,胜负心极重的师弟楼荒,反而有些讨厌不起来。
于新郎突然说道“如果还能活着离开北凉边关,我就去找个婉约动人的女子,找个安详宁静的小村庄,共度余生。”
楼荒点了点头,“不错啊。”
于新郎感慨道“是很好。不过我现在也挺忧心的,以我于新郎的模样皮囊,找个北凉胭脂郡的漂亮小娘子,那也是信手拈来,可师弟你的相貌,咋办?万一我瞧见很好恰好自己又不喜欢的女子,想要介绍给你,可她们偏偏只喜欢我,到时候我很为难啊。”
楼荒深呼吸一口气。
又深呼吸一口。
这才忍住出手打人的冲动。
————
晌午时分,藩邸一栋幽静院落,白发白衣的独臂老人举杯饮酒,意态闲适。
这位癖好吞食天下名剑的老人,不但与刘松涛一个辈分,不但与李淳罡剑道争锋,更是西蜀剑皇和清凉山剑九黄的共同师父。
石桌对面正是东越剑池当代宗主柴青山,虽说就武林地位和中原声望而言,柴青山远比那位隐世不出的吃剑老祖宗高出太多,但就江湖辈分来说,年近古稀的柴青山仍是要比隋斜谷低上一辈,甚至是两辈才对。隋斜谷曾经在而立之年亲临剑池,胜过了一位姓宋的剑池本家长老,后者当时已是花甲之年,虽然落败,佩剑沦为隋斜谷的入腹美食,但是那位长老临终之前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