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雪中悍刀行 > 第三百一十九章 北凉扛纛之人

第三百一十九章 北凉扛纛之人

   第三百一十九章 北凉扛纛之人(1/2)

北凉白马游弩手校尉魏木生在战死之前,没能亲眼看到袁南亭那一万白羽轻骑的奔雷而至,但是他义无反顾的凿阵,为袁南亭部骑赢得了无法想象的优势,因为实力相当的两支骑军,往往得先机者得胜机。

凉莽双方在边境上厮杀将近二十年,知根知底,草原骑军最为擅长的游猎和诈退等战术,曾经使得大奉王朝末年中原总计二十万的边关精锐骑军,在两次战役中就全军覆没,但是如今对上无论是战马、兵器配置、战阵娴熟程度都堪称冠绝离阳的北凉铁骑,北莽骑军根本就不敢以松散自己阵型作为代价,以此来试图扯开敌军大阵,继而成功分割战场,在多个局部形成压倒性优势,随即肆意蚕食。要知道这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游牧和农耕之争,不是中原大军只能凭借高大城池或者重甲步阵来抗拒来去如风的草原骑军,而是实打实的以骑对骑,所以北莽才会二十年来视北凉为心腹大患,以至于太平令执意要先下北凉再吞中原,这位北莽帝师其中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只要咬牙拿下北凉四州,中原三十州易如反掌!

袁南亭的一万白羽轻骑从董卓私骑的侧翼突兀出现,铺展开一条极为漫长的锋线,北凉骑军有个惯例,素来重弩而轻羽箭,唯独这支白羽卫可谓例外,人人负箭囊插白羽,长于马弓,当年离阳老皇帝生平唯一一次御驾游历北凉边关,人屠徐骁所率骑军参加校武便是白羽卫,据传当老皇帝抬头看到那漫天白羽箭矢向北方泼射出去之际,由衷感慨“不曾想盛夏时分,寡人也能领略到大雪漫天的景象,壮哉!”

董家私骑主将阿古达木纵马飞奔,嘶吼连连,下达一条条命令。草原骑军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洪嘉北奔后春秋遗民带去大量兵书,对于沙场调兵遣将一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白天旗号、夜战火把这么粗糙,将帅身边已经配备有相当数量专职传令的旗骑,以求整支大军如臂指使,争取在每一处小战场每一名百夫长都明确主将意图,而非只知道大致上往哪里冲锋往哪里增援。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这一步的北莽骑军,其实屈指可数,柳珪之所以能够深受北莽女帝器重,赢得“半个徐骁”的美誉,就在于柳珪骑军的打法最细腻,最神似北凉骑军,故而胜局必定能胜,输也绝不大败。

柳珪之外,董卓的步军和赫连武威的西河军也算两支,至于董卓的骑军,足以让北莽有识之士扼腕叹息,当初由于战功过于显赫,之后饱受北莽王庭权贵的掣肘,甚至不得不刻意压制骑军数目在万骑左右,黄宋濮之所以黯然离任,看似是瓦筑君子馆一系列战役不利,未必没有对南朝骑军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有关,被北庭草原悉剔和南朝元老豪阀纷纷视为意图不轨,妄自篡改祖宗根本,其心可诛。

反观新任夏捺钵种檀在葫芦口攻城战中体现出来的种种改制,事后却没有收到太多王庭方面的诟病,除了草原需要树立起一位英雄之外,种檀土生土长的北莽武将身份何尝不是护身符?

一万骑在冲锋前经过短暂休整的白羽卫,率先挽弓劲射而至,箭矢如隆冬暴雪铺天盖日,仓促布阵迎敌的董卓私骑瞬间便有数百骑中箭落马,但是这八千私骑的骁勇彪悍,也在此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展露,阿古达木和那些千夫长的既定方略毫无偏差,阵型渐次展开,以防白羽卫形成一个最利于马弓攒射的弧形包围圈。

但是占据先机的北凉边骑并没有就此作罢,而是开始变阵,亦是将白羽轻骑的卓然机动性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战场上便无形中出现了一幅壮丽场景,一万白羽轻骑不但没有刻意追求中军阵型的厚度,反而在奔袭途中左右两翼骤然加快速度,由先前浑然一体的弧线冲锋骑阵,无形中变成了趋于平行的两条蛟龙,而阿古达木的骑军曾经分为左中右三支,率先遭遇白羽轻骑的那两千骑顿时陷于两军之间,与这支腹背受敌的骑军衔接还算紧密的董家主力骑军,在阿古达木亲自领军下没有丝毫凝滞,并未继续埋头前冲,否则即便冲出这条“走廊”,他们势必会丢下千具以上的尸体。

阿古达木毫不犹豫地拨转马头,率领中军向南方敌军发起撞阵,与此同时,他下令后方那支两千骑军不计代价地缠住北方凉骑,兵力稍逊一筹的阿古达木显然是要用己方两千骑的性命来拖延战机,以完整一体的六千董家私骑吃掉五千骑白羽卫,一来这是失去先机的无奈之举,再者白羽轻骑的阵型有个先天缺点,就是锋线纤长而阵型薄弱,经不起六千骑的蛮横冲撞,这样的六千骑对上五千骑,其优势绝不是多出一千人那么简单。 𝙈.𝙫𝓞🄳𝕋𝕎.𝕃🄰

快。

两支骑军接触之后,精髓都是一个快字。

这种快不光光是战马冲刺的速度,不仅仅是骑卒马弓泼射的速度,还有临阵应对的转变速度。

中原多雄浑边塞诗,多藩镇割据,只是自大秦开国以来,既饱读诗书又能征善战的边关儒将极少,即便有也多是守关有功而拓边无力,故而历朝历代,从大奉王朝至春秋北汉再到当今离阳,偶有名臣美谥第一的文正,唯独无人得以谥号襄字,襄一字寓意辟地有德,甲胄有劳,要说中原分分合合八百年,内战也不不乏有武将立灭国之功,照理说给个襄字并不过分,只不过开创臣子获得谥号先河的大奉开国皇帝,曾言唯有扬鞭大漠者方可谥襄字,自那以后,历代君主便有此默契。襄字难得,大奉王朝给出过太多鲜血淋漓的前车之鉴,大奉鼎盛时期号称天下养马八十万,即便到了衰落的末年,依旧有边骑二十万,可是先后两任主将一老有少,老者是战功彪炳的百战老将,年轻者更是纸上谈兵雄健非凡,结果皆在草原骑军的马蹄下身败名裂,最终祸及半座中原,很大原因就在于真正的大规模骑战,机会总是稍纵即逝,但是只要颓势一现,肯定兵败如山倒。而中原史书对草原骑军的记载总是含糊其辞,不过是翻来覆去那套陈旧说辞,直到离阳定鼎中原,并且在边关接连吃过三次大败仗后不得不由攻转守,在顾剑棠主持兵部后才开始真正对草原骑军战术进行详细钻研,在那以后,一些有心边功的朝廷武将才开始发现草原骑兵之所以能够遗祸数百年,隔三岔五叩关南侵就像喝茶吃饭,绝不只是天生弓马熟谙那么简单。

不管离阳朝廷嘴上承认与否,相信庙堂黄紫公卿们难免都会在心底庆幸,所幸赵家国门,还存在有那支几乎掏空了王朝西北底蕴的骑军,有那三十万负甲铁骑震慑北莽蛮子,中原才能够赢得将近二十年的休养生息,才有底气扬言将来要与草原骑军战于国门之外。

随着阿古达木的变阵,白羽轻骑也随之开始再度变化,北方五千轻骑在中段位置开始悄然断裂,半数迎向那北莽后方两千董家私骑,半数开始尾随北莽主力骑军向南推移,根本不给敌人造就主要战场兵力优势的机会,而是继续保持对董家骑军主力的绝对压制。如果阿古达木能够完整不漏地看到这一幕前后,一定会震惊于北方白羽轻骑那多名校尉的恐怖默契,他们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交流,然而骑阵就那么悄然而成,这需要嗅觉、胆识和信任三者缺一不可。

白羽卫曾是北凉四牙之一韦甫诚的嫡系兵马,而韦甫诚更是陈芝豹的两大嫡系大将之一,韦甫诚与典雄畜不带一兵一卒两骑赴蜀后,齐当国继续铁浮屠,莲子营老卒出身的袁南亭接管白羽轻骑,前者是徐骁义子,对徐家的忠心毋庸置疑,而袁南亭身上的派系色彩极淡,倒是曾经与林斗房等数百位北凉老人,一起恭送过当时的世子殿下徐凤年入京,随着徐凤年的世袭罔替,北凉边军也水到渠成地改朝换代,要说与陈芝豹大有渊源的铁浮屠和白羽卫两部心里没有别扭,没有憋着口闷气,估计谁都不相信。所以这次袁南亭出征龙眼儿平原,一万白羽轻骑几乎人人大呼痛快,在战场上轰轰烈烈杀敌,总好过窝在凉州关外饱受其它军伍的白眼要舒服得多,要知道第一场凉莽大战打得那般惨烈,连大雪龙骑军和两支雪藏多年的重骑军都出动了,皆是徐家老营出身铁浮屠和白羽卫结果连北莽蛮子都没见到,能不憋屈?能不听到一些怪话?

袁南亭这次前往怀阳关都护府议事,几乎是拍桌子瞪眼睛跟褚禄山说话的,说这场仗再不轮到白羽轻骑,那他实在就没脸回去当主将,干脆留在都护府当个狗屁倒灶的刀笔幕僚算了。

察觉到后方白羽轻骑动静的阿古达木顿时头皮发麻,怒喝道“随本将一起破阵!”

袁南亭身为正三品武将,与北凉边军所有将帅如出一辙,在战阵上一律披挂与士卒相同式样的甲胄,当然袁南亭扈从亲骑绝不会少,这名相比何仲忽等元勋更为年轻、相比郁鸾刀等新贵更为年长的资深骑将,堪称北凉中坚将领的典型,经历过春秋战事或者说是在尾声中冒头,却算不上早早脱颖而出,仕途攀爬都是在徐家封王就藩于北凉以后,靠着点滴战功步步高升,脚踏实地,相似的如同韦甫诚、典雄畜还有宁峨眉等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三百一十九章 北凉扛纛之人(2/2)

千骑还保命逃窜?!”

洪敬岩扯了扯嘴角,“我一开始就没想着你和林符能成事,之所以冒险前来,只不过是不想你耶律楚才白白死在这里而已,当然了,这次白马游弩手活着回去数百骑,倒是你们死光了,到时候皇帝陛下肯定会秋后算账,慕容宝鼎毕竟是姓慕容,他不怕被问责,我洪敬岩势单力薄,虽说按兵不动是合理举动,只不过有些事情,合情比合理更重要,所以我才会出现在这里,否则你以为我吃饱了撑着跑来凑热闹?”

洪敬岩盯着这个气急败坏的魁梧武将,讥讽道“军功?这里有你和林符之前所谓的军功吗?”

他转移视线,望向远处战场,冷笑道“如果说你们乌鸦栏子和黑狐栏子是白死的话,那么我的四千精骑岂不更是白死?”

耶律楚才恼羞成怒,嘴角渗出鲜血,伸手死死捂住嘴巴,眼神怨恨地盯住这位柔然铁骑共主。

洪敬岩平淡道“耶律楚才,你记住,江湖上有陆地神仙,沙场上从来没有颠倒乾坤的神仙,所以你姐夫的那八千私骑死在这里,是大势所趋,我洪敬岩只负责把你活着带回南朝庙堂,至于其它,你不要奢望,也没资格奢望。”

耶律楚才没有转身,却用手中战刀指向身后的战场,“难道你就不想摘掉正三品铁浮屠主将齐当国的脑袋?!他的一颗脑袋,能让你洪敬岩一步封侯!齐当国他娘的还是徐骁义子!”

洪敬岩笑意玩味,似乎是不屑开口说话了。 🄼.🆅🄾𝓓🅃𝓦.𝙡🅰

耶律楚才坐直腰杆,松开那只手心布满猩红血迹的手掌,看着那些洪敬岩身后那些精悍异常的柔然铁骑,哈哈笑道“你们这些柔然山脉里跑出来的蛮子,摊上这么个没胆子的主子,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将来战功是别想了,只不过倒也不怕会战死沙场!”

几名柔然铁骑千夫长眼神不善,蠢蠢欲动。

洪敬岩抬起手臂,阻止了那些千夫长的拔刀动作,双手轻轻握住战马缰绳,眺望远方,微笑道“耶律楚才,不得不说,你比你那个滑不留手的姐夫差远了。他啊,也就是比你这个蠢货小舅子差了一个姓氏,真是可惜。”

耶律楚才不知为何骤然间平静下来,转头看了眼南方的厮杀,又看了眼相比之下十分安详的北方。

这名如洪敬岩所说天生就高高在上的年轻武将,年纪轻轻就当上万夫长的北莽后起之秀,脸色平静地对洪敬岩说道“我不用你救,但是我求你一件事,洪敬岩,你能带走多少名董家骑卒就带走多少,你如果答应,先前我所说的混账话,我在这里跟你道歉。”

没有急于给出承诺的洪敬岩好奇问道“那你?”

耶律楚才眼神坚韧,有着草原儿郎最熟悉不过的偏执,“我姐夫说过,做生意要舍得本钱。我会去跟随你的四千柔然骑军厮杀到最后,我这条命能让你救多少董家骑军,你洪敬岩看着办,如何?”

洪敬岩眯起眼眸,终于还是缓缓点头。

耶律楚才脸色漠然地拨转马头,背对洪敬岩,轻声说道“我是将死之人,有些话说了,你也别迁怒其他董家儿郎,归根结底,你今日不愿亲自出手,不敢杀那个齐当国,还不是怕以后在战场上被那个年轻藩王追着杀?不过我觉得如果换成拓跋菩萨站在这里,一定会出手。”

洪敬岩眼中刹那之间掠过一抹冰冷杀机。

但是最后洪敬岩笑道“你放心去死,说不定我会亲手帮你报仇。”

耶律楚才,慷慨赴死。

策马前冲的途中,他笑了,这个年轻人想起了姐夫身边那个叫陶满武小丫头,想起了她经常哼唱的一支曲子,他曾经尝试着跟着小丫头还有他姐姐一起哼唱,却被姐夫笑骂成比战马打响鼻还难听,在那以后他就悻悻然不再为难自己了。

青草明年生,大雁去又回。

春风今年吹,公子归不归?

青石板青草绿,青石桥上青衣郎,哼着金陵调。

谁家女儿低头笑?

黄叶今年落,一岁又一岁。

秋风明年起,娘子在不在?

黄河流黄花黄,黄河城里黄花娘,扑着黄蝶翘。

谁家儿郎刀在鞘?

耶律楚才望了一眼手中那把已有两处裂口的战刀,抬头后大笑道“大雁去又回,公子我今年不归了!”

————

他身后远处洪敬岩那一骑,和两千柔然骑军仍是岿然不动,洪敬岩不在意一个死人的临终遗言,但是他无比在意那个死人的那句无心之语。

换成是拓跋菩萨,今日必然杀齐当国。

当初徐凤年出窍远游北莽,途经柔然山脉,在那块金灿灿的麦田里,他洪敬岩那次避而不战。

当时洪敬岩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他想要武道和天下两物一起成为囊中之物,缺一不可,他要熊掌鱼翅兼得,要比拓跋菩萨走得更远,走得更高,无论是江湖还是朝堂,所以没有必要意气用事,跟一个必死之人两败俱伤。

只是洪敬岩没有想到,那个本该随着徐凤年死在王仙芝手上便会自动解开的心结,在王仙芝那个武帝城老匹夫竟然没能杀死姓徐的之后,越来越阻滞自己的武道境界。

洪敬岩轻轻呼出一口气,天生雪白一片的那双诡谲眼眸,怔怔望着蔚蓝天空,万里无云。

这位曾经被北莽视为最有希望超越拓跋菩萨的大宗师,在心中告诉自己,砥砺心境,就从杀你齐当国做起吧。

洪敬岩收回视线,转头对那几名千夫长发号施令。

要他们两千骑救出那三处中最小战场上仅剩千余人的董家骑军,然后就直接返回驻地。

虽然不理解,但是天生服从军令的柔然铁骑依然听令行事,开始冲锋。

继续耐心眺望战场动向的洪敬岩猛然皱了皱眉头,然后自言自语道“果真是天人感应,可见我赌对了。”

洪敬岩转头望向东方,嗤笑道“徐凤年,你处处跟天道作对,天命在我不在你啊。”

洪敬岩轻轻勒马,缓缓前行,脸上笑意无比快意。

三座战场,两千白羽轻骑对阵两千董家私骑,战损大致相同,都只剩半数活人。两千最后出动的柔然铁骑也正是去救援此处。

第二座战场,袁南亭亲自坐镇的白羽轻骑主力已经胜势已定,董卓麾下头号骑将阿古达木在亲手阵斩二十余人之后,最终死在了一位北凉无名小卒的刀下。陷入包围圈的两千董卓骑兵,在主将战死之后,依旧无

一人投降。

最后那座战况最为惨烈的沙场,四千柔然铁骑跟六千铁浮屠,相互凿穿阵型已经三次之多!

耶律楚才战死了。

他的尸体被认出,他的头颅被割下,被那名铁浮屠骑军校尉在战场上高高举起。

做出这个动作的北凉校尉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唯有悲愤!

凉莽之战,要降卒做什么?

也没有降卒。

也许这场仗一直打下去,比如说北莽大军攻破了凉州关外的拒北城,一路打到了北凉道境内,会有人苟且偷生,愿意投降。比如说北凉铁骑长驱直入打入了南朝,也一样会有人愿生不愿死。

但这两种情况,得等到死很多人之后才会出现。

不亲临西北边关,不亲眼目睹两军对垒,也许永远不会理解双方的壮烈。

所以天底下最大的笑话就是,离阳中原极少有人敬重北凉三十万铁骑,反而是作为生死大敌的北莽,无论如何刻骨铭心地仇视北凉边军,在许多人在内心深处,却始终将那支军伍视为值得尊重的对手。

洪敬岩那一骑轻松惬意地缓缓前奔,似乎在安安静静等待什么。

三处战场,尸横遍野,战马呜咽。

厮混江湖,怕死才不容易死。

身处沙场,却容不得你怕死。

一个人的江湖,生死是天大的大事。

用无数尸体堆出一个波澜壮阔的沙场,生死是最小的小事。

当洪敬岩缓缓出现在众人视野,并且与铁浮屠和柔然铁骑所处战场越来越近后,

先是有从头到尾都盯住这位北莽顶尖高手的拂水房七八骑,迅速撤出战场,疾驰而去,然后是临近此人一百余骑铁浮屠几乎同时开始冲锋拦截。

袁南亭在从一名董卓私骑的尸体胸口抽出战刀后,举目望去,对那位严密守护在自己身边的亲卫统领沉声道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