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雪中悍刀行 > 第两百五十八章 事了拂衣(中)

第两百五十八章 事了拂衣(中)

   第两百五十八章 事了拂衣(中)(1/2)

下马嵬驿馆外出现一位相貌清逸的中年男子,风声鹤唳的驿丞看着这个让自己感觉古怪的家伙,听到他自称吴起,还说只要跟北凉王通报一声就能入内,驿丞观其卓尔不群的气度,不敢怠慢,不过驿丞没有见着王爷,就给那名充当马夫的徐姓男子在小院门口拦下,然后两人一同走回驿馆大门。徐偃兵和吴起分别站在门内门外,后者笑道“好久不见。”

徐偃兵没有让路的意思,眼神冷漠道“既然在北莽没有露面,这个时候来认亲,是不是晚了?怎么,嫌弃在西蜀做将军不过瘾?”

吴起哈哈笑道“刘偃兵……哦不对,听说你给我姐夫赐姓徐了,如今该喊你徐偃兵才对,不管我是在北莽还是西蜀,一个亲舅舅登门拜访外甥,你也要拦着?”

徐偃兵冷笑道“你想死的话,我不拦着。”

吴起抽了抽鼻子,“好大的气性,不愧是跟蜀王不分胜负的武道大宗师,不用打死我,我吓都快吓死了。”

突然,这个自称北凉王亲舅舅的家伙扯开嗓子喊道“外甥……”

砰然一声巨响。

吴起从下马嵬驿馆门口倒滑出去十几丈。 𝙈.𝓥𝕆🅳𝙩🆆.𝙡🄰

徐偃兵缓缓收回脚不说,还在门槛上蹭了蹭脚底板,好像嫌脏了靴子。

身体后仰却没有倒地的吴起站直后,擦了擦嘴角血迹,没有恼羞成怒,继续走到大门口,这个时候,换了一身洁净衣衫的徐凤年已经来到门口,徐偃兵让开了位置。

吴起收敛起那副玩世不恭的神色,也没了硬闯驿馆的想法,就站在门槛外,“我吴起这辈子没想到四件事,我姐嫁给徐骁,徐骁不反了离阳,你守住了北凉,最后还能活着从钦天监离开。”

徐凤年神情复杂,“不进来坐坐,喝杯茶?”

吴起摇头道“不了,我做事无论对错,都不后悔,既然当年在北莽没有现身见你这个外甥,那今天就没了进门的资格,一报还一报。”

徐凤年问道“那就是有事?”

吴起还是摇头,“就是来跟你说一声,你那趟北莽没有白走,李义山的有些布置,已经开始闻风而动了,不过提醒你一句,即便如此,你也别奢望他们能如何雪中送炭,甚至最好连锦上添花的想法都省了,北莽太平令未必不会警觉此事,小心黄雀在后。”

徐凤年点头道“知道了。”

吴起咧嘴笑道“以后如果真有在战场上刀剑相向的一天,陈芝豹不会手下留情,我也是如此。希望你也能如此。”

徐凤年道“没有问题。”

吴起才要说话,就听见这个亲外甥很“善解人意”地提醒道“想吐血就先吐会儿。”

吴起顿时脸色发黑,冷哼一声,捂着胸口转身离去。

徐偃兵瞥了眼那个背影,忍住笑意,轻声道“我那一脚可不重。”

徐凤年嗯了一声,“所以我才这么说的。”

徐偃兵无言以对。

那句话,好像比自己那一脚要重得多啊。

徐偃兵突然转头望去,徐凤年无奈道“算了。”

原本不远处已经跃跃欲试的朱袍女子和某位少女这才作罢。

徐偃兵笑道“那我找酒喝去了,驿馆里竟然连一壶绿蚁酒都没有,也太不像话了。”

说完徐偃兵就走向街上的一栋酒楼。

不同于昨日下马嵬驿馆挤满了男子居多的达官显贵和江湖豪杰,今天酒楼客栈茶肆的座位,几乎清一色全是女子!有妙龄女子,有丰腴妇人,甚至还有许多身子正值抽条的少女!

当徐凤年出现在门口见吴起的时候,所有窗户几乎同时探出那一颗颗簪花别钗饱含心机的脑袋,全部两眼放光。

有含蓄的含情脉脉,有大胆的目送秋波,有怯生生的欲语还休且羞。

更有不知羞臊的豪放女子,大声喊着北凉王的名字。

徐偃兵这还没有走入酒楼,头顶就飘起了不计其数的帕巾、团扇、香囊……好大一阵香雨。

那些莺莺燕燕都说着类似“劳烦这位北凉壮士将小扇交给王爷”的言语,更有多个女子跑出屋子,也不敢接近徐偃兵,反正将手中信笺往后者身上一丢就转身逃跑。

半步武圣的徐偃兵都扛不住这种恐怖阵仗。

街道两侧的楼上楼下都是软糯言语的窃窃私语。

“看吧看吧,早就跟你说了,我的徐公子是天底下最英俊的男子,你还不信!这下发痴了吧!”

“啊呀,眼睛要怀孕了呢,要是王爷能够走出驿馆大门再走近些,听他说几句话,便是死也值了。”

“咱们太安城那些俊公子,加在一起都比我的徐哥哥差多了,不行了不行了,实在太玉树临风了,远远看着便醉了!”

“可惜昨天没能溜出来,要不然就能见着这位王爷的英姿了,肩膀借我靠下,我要哭一会儿……”

“我决定了,这辈子非徐公子不嫁,嗯,实在不行,做通房丫鬟也行啊。”

徐偃兵拍掉肩膀上的一只香囊,果断转身走回下马嵬驿馆,想着是不是让王爷早点离开太安城?

这京城的娘们,是不是太厉害了点?

徐凤年已经带着贾家嘉和徐婴返回院子。

一袭紫衣不请自来地躺在檐下的藤椅上,闭目养神。

徐凤年也搬来一条藤椅,摘掉帏帽的朱袍女子蹲在徐凤年身边,呵呵姑娘坐在台阶上,不知道从哪里又变出一只葱油饼,一口一口啃着。

徐凤年躺在椅子上,轻声问道“怎么还没回徽山?”

轩辕青锋没有说话。

徐凤年睁着眼睛,望着屋檐。

那年进京,也是在下马嵬驿馆,在这栋院子的藤椅上。

徐凤年跟这个疯娘们聊了有关雪人和理想的题外话。

也是那一次,那个挎木剑的笨蛋离开了江湖。

轩辕青锋没有睁眼,冷淡问道“这么多年来,你是可怜我,还是可怜你自己?”

徐凤年笑道“都有吧。”

轩辕青锋陷入沉默。

徐凤年说道“昨天你帮我压下祁嘉节的剑气,谢了。”

轩辕青锋冷冰冰道“你欠我一个天下第一。”

徐凤年没好气笑道“知道啦知道啦,只要是做生意,我保管童叟无欺。”

轩辕青锋做起事,自言自语道“生意吗?”

下一刻,檐下仅有清风拂面。

徐凤年转头看了眼已经无紫衣的藤椅,站起身,坐在呵呵姑娘的身边,她又掏出一张葱油饼,没有转头,抬手放在徐凤年面前。

徐凤年接过有些生硬的冷饼,大口大口吃着。

大红袍子的徐婴站在院中,徐凤年含糊不清道“转一个!”

那一团鲜红旋转不停,赏心悦目。

徐凤年笑脸灿烂。

————

身穿布衣的中书令齐阳龙离开钦天监后,老人在司礼监掌印太监宋堂禄的亲自引领下,走向位于离阳内外廷过渡位置的一座小殿,养神殿。

新近起用的养神殿地处内廷,却与外朝紧密衔接,加上殿阁和馆阁总计十二位大学士都在养神殿附近处理政务,这就让原本荒废多年的养神殿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枢重地,养神殿占地并不多,呈现工字形,典型的前殿后寝,殿中悬挂先帝赵惇御笔的“中正平和”大匾,最近年轻皇帝亲自主持的小朝会都迁移此地,对于重要臣僚的引见召对也在此进行,新近入京任职的数拨封疆大吏,如顾党旧部田综董工黄韦栋三人,前朝旧青党领袖洪灵枢,以及接替卢白颉成为兵部尚书的南疆大将吴重轩,继韩林之后刑部侍郎的辽东彭氏家主,都曾先后到此觐见天子。

等齐阳龙跨入养神殿明间,门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两百五十八章 事了拂衣(中)(2/2)



年轻瞎子“看”着这幅图,就像在看着整座离阳。

当他听到温太乙的“可少不可多,可缓不可急”的十字方略后,年轻人会心一笑,既有谋略上的认同,也有些玩味讥讽。

年轻皇帝开口道“漕运数目一事,明日再议。朕今天想跟诸位商量一下靖安道经略使的人选。” 𝕄.𝙫𝙤🅳🆃𝙬.𝕃𝘼

几乎所有人都心中了然,原来如此,怪不得温侍郎今天会破格露面。

这就没什么好商量的了。如今在官员升迁一事上,年轻天子几乎拥有了堪称一言九鼎的威势,中书令齐阳龙和门下省桓温从未有过异议,加上从不缺席小朝会的陈望,以及吏部殷茂春的次次心领神会,各项任命,畅通无阻。所以哪怕青州当地出身的温太乙外放出任靖安道文官执牛耳者,稍稍有违离阳礼制,也没有人拿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去跟皇帝陛下较劲。何况温太乙做了十多年负责分发官帽子的吏部二把手,有谁愿意得罪这位根深蒂固的未来“年轻”经略使?不到五十岁,由六部侍郎跳级转任地方经略使,显而易见是要重返朝堂的,前程可期!说不定最多十年内,京城就要多出一位正二品大佬了。

温守仁很快就大义凛然提出温侍郎是最佳人选。

谁不知道太安城“大小温”是出了名的如胶似漆?

在皇帝陛下一锤定音后,温太乙自然是跪地谢恩,感激涕零。

在马上就要锦衣还乡担任靖安道经略使的温太乙起身后,身穿正二品武臣官袍的高大老将,虎虎生风地走入屋子,行礼请罪后一言不发站在唐铁霜附近,高适之和宋道宁悄然相视一笑,兵部尚书大人竟然忍得住没有当场告状,恐怕在场各位除了两位殿阁大学士和刚刚升官的温太乙,大多都已经获悉京畿南军大营的风波,征南大将军的嫡系人马死伤惨重,只知道两个用枪的武道宗师大打出手,至于是谁,反正连人家的脸都没看到。

接下来便是一场不温不火的君臣问答,年轻皇帝着重询问了吴重轩有关广陵道战事的近况。

半个时辰后,这场意义深远的小朝会结束,仅有齐阳龙桓温和陈望吴重轩四人留下。

皇帝赵篆带着三名文臣步入密室,两位老人看到那个年轻人后都愣了一下,赵篆笑着介绍道“这位便是陆诩,青州人氏,学识渊博,朕的本意是希望陆先生能够担任勤勉房总师傅之一,但是陆先生推辞不就,朕只

好让陆先生暂时没有官身地在勤勉房教书了。”

瞎子陆诩站在皇帝身边,坦然道“见过各位大人。”

桓温点了点头,笑而不语,齐阳龙面无表情,低低嗯了一声。

勤勉房,龙子龙孙的读书之地。

这是要为白衣入相做铺垫了?

桓温突然看着齐阳龙问道“中书令大人,既然到了这里,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先前齐阳龙当着一大帮人,说北凉跟朝廷“祈求”五十万石漕运,当然是有心帮年轻天子涨面子,温守仁这种愚蠢书生会当真,其他不少人也是将信将疑,坦坦翁却绝对不会当真。

齐阳龙故作满头雾水,环视四周,“这儿哪来的天窗?”

桓温吹胡子瞪眼,就要跟中书令大人算账。

赵篆已经微笑出声道“朕打算给北凉开禁百万石漕运,以后交由坐镇青州的温太乙全权处置此事,齐先生,坦坦翁,是否妥当?”

齐阳龙点点头,桓温思索片刻,“只好如此了。”

赵篆转头望向满身煞气的兵部尚书,“让吴将军受委屈了,京畿南军大营一事,朕会让人彻查,吴将军返回广陵道之前,一定给将军交待。”

吴重轩抱拳道“陛下能有这份心,末将便已经无话可说,也请陛下放心,末将不是那种不识大体的臣子。”

赵篆神色满意。

桓温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陛下,温太乙也好,靖安王也罢,与北凉徐家都有旧怨,若是因私废公,耽误了朝廷大事,到时候?”

赵篆笑眯眯道“靖安王赵珣忠心无疑,温太乙的学问事功皆有美誉,担此大任后,相信不敢在漕运一事上马虎。”

桓温依依不饶地不客气说道“我离阳漕运分南北,南运以广陵江为主,北运以数段运河为主,也衍生出两派顽固势力,温太乙早年与南运主官结怨甚深,怕就怕温太乙能够诚心做事,南系漕运从上到下却百般刁难,而原本可以制衡漕运十多万大军的青州将军洪灵枢,此时又已经身在京城,恐怕百万石漕粮入凉一事,少不了摩擦。依老臣之见,若是让温太乙出任靖安道经略使,还需派遣一位威望不弱的副节度使,除了震慑中原腹地的蛇虫,正好还能顺便理清南系漕运积郁多年的淤泥!”

虽说桓温有些咄咄逼人,但是赵篆还是笑容不变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不知坦坦翁觉得安东将军马贤良,出京担任副节度使一职,如何?”

桓温有些惊讶。

陈望正想要说话。

马忠贤无论领兵打仗的本事,还是军中口碑,或者是家世背景,以正三品的实权安西将军升任藩王辖境的从二品副节度使,又是武官系统内部的升迁,其实挑不出大毛病,

但是作为马禄琅之子,马忠贤这一去,弹压尾大不掉的漕运官员是够用了,说不定果真能够将漕运大权从各方勋贵手中收拢回朝廷,可是与保证漕运顺利入凉的初衷,难免背道而驰,温太乙跟北凉徐家不对付,马家

不更是如此?

就在陈望已经酝酿好措辞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被人扯住了袖子,转头看去,陆诩“望向”前方,好像根本没有伸手阻拦陈望。

陈望何其谨慎,很快就打消了谏言的念头。

同时陈望心中有些震惊,身边陆诩是如何知晓自己要开口说话的?

又小半个时辰后,几名臣子退出密室,吴重轩笑着跟其余四人告辞一声,率先大步离去。

齐阳龙和桓温并肩而行,作为勤勉房“老人”的陈望则领着新人陆诩前往那里。

两个老人与两个新人,恰好是不同的方向,向背而行。

陈望轻声道“谢了。”

陆诩神情淡然,置若罔闻。

那边,无需宫中太监带路的桓温没来由感慨道“不同了。”

齐阳龙说了句大不敬的言语,“怎么,陛下不做那点头皇帝,坦坦翁就不乐意了?”

桓温怒道“放你的屁!”

中书令大人装模作样闻了闻,“秋高气爽桂花香,沁人心脾啊,哪来的臭屁?”

桓温冷哼一声,加快步伐,显然是不愿意继续跟中书令并肩而行了。

齐阳龙也不阻拦,不过也跟着加快步伐,轻声笑道“在钦天监,那北凉王亲口称赞我的学问冠绝天下,坦坦翁,做何感想啊?”

桓温扭头看着这个满脸得意的中书令,不屑道“唬谁呢?”

这回换成是齐阳龙大踏步前行。

桓温看着这个背影,喃喃道“那小子瞎了狗眼不成?还是说这老家伙家里有貌美如花的孙女,给那小子惦记上了?”

————

当九九馆老板娘在徐偃兵的亲自带领下进入小院,结果看到让她啼笑皆非的一幅场景,那个堂堂北凉王坐在一条小板凳上,搓洗着那件华贵至极的藩王蟒袍。

问题在于年轻人的动作很娴熟!

徐凤年刚刚洗好衣服,拧干后快步晾晒在院内早已架起的竹竿上,擦了擦手笑着道“洪姨来了啊?随便坐,反正就两张椅子。”

然后徐凤年对妇人身边的年轻女子也笑道“这么快又见着陈姑娘了。”

蹲在走廊中的贾家嘉和徐婴正在下棋,看到妇人和陈渔后都没上心,低头继续落子,贾家嘉的棋子都放在那顶倒着放的貂帽里,徐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