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地龙生在北凉,即便没有听说过什么江湖传闻逸事,但再孤陋寡闻,也听人提起过武当山上住着许多神仙真人,个个仙风道骨,可以呼风唤雨。所以他这次跟随师父登山,尤为虔诚,每次遇见一个山上道士,不论老幼,都要有模有样停步行礼,这反而让那些认出了徐凤年身份的武当道人十分惶恐。徐凤年也没有拦着孩子的郑重其事,这份赤子之心,也许是余地龙以后在武道一途勇猛精进的基石,一头初生牛犊,什么虎都不怕,侥幸一次能活,绝不会次次虎口余生。徐凤年在爬山时,跟余地龙轻声说道“一个人行走江湖,如果能做到无所畏惧,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知江湖深浅,目中无人,或者是有些背景靠山,有所依仗,小觑别人。这种人多如牛毛,死的也多。另外一种是不管自己领悟还是前辈叮嘱,已经知晓江湖的险恶,但有所执,问心无愧。这种人相对较少,但一样死得未必就少。江湖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不认你是什么好人坏人,水性不好和运气不好,只要沾上一样,都会很容易淹死。短短几年里,死在师父手上的高手,后者居多。”
“你师妹王生学的是剑,她这辈子都不会更改。练剑自古而来,就有意气之争和术道之争,说得最透彻的,看得最明白的,那个人曾经就在这座山上修道,之所以没让王生来山上练剑,是怕她灯下黑,身在山中,反而看不清山貌,干脆就让她走远点看风景。她毕竟起势很高,要是再一味拔苗助长,以后就可能是春贴草堂宗主那样的绣花枕头。”
“你师弟吕云长极富锐气,但戾气也重,光靠去边境投军杀人,刀术娴熟,可刀意只会越杀越下乘,武道路子越走越窄,最后作茧自缚,哪怕有顾剑棠的天资,但只要没有顾剑棠的胸襟视野,是断然练不出超一流刀法的。这才让他去鱼龙帮先历练磨砺几年,世间百态就是一面镜子,用心多看一人,就等于多擦一次镜面。了应须自了,心不是他心。先做个明白人,才能用明白刀,刀是单刃,比剑要更侧重杀伐意气,至刚易折,若是什么都不明不白,迟早死在自己刀上。”
“至于你,年纪还小,不妨学山上那个叫洪洗象的家伙,不用着急,也没必要非要逼着自己就要走到哪一步。我就你们三个徒弟,能出风头的事情,吕云长争着抢着去做,暂时轮不到你这位大师兄。他乐得把你那付担子拿过去扛着。天底下除了日后注定要坐龙椅的太子,就没有谁一定要如何有出息,在能够自保的前提下,日子怎么过都是过,自己开心就好。三人之中,王生有些不一样,因为她练剑,我出于私心,就摆师父的谱子,给她添了一副重担。这一点,我也要跟你说清楚,你不可因此对王生心生怨念。” 𝕄.𝓥𝙤𝔻𝙏🅆.𝓛🅰
跟在徐凤年后头走在台阶上的余地龙连忙摆手道“师父,徒儿不会的,我恨不得师妹练出最厉害的剑术,比我厉害不打紧的。”
徐凤年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眼余地龙,小孩子被盯着有点微微脸红,徐凤年打趣笑道“你倒是好眼光,别的不说,这一点已经深得师父的真传了。”
这孩子的体魄开窍之早以及开窍之圆满,能够甩出他的师父徐凤年十万八千里,此时被揭穿那点懵懂心思,挠挠头装傻。徐凤年眺望远方,轻声道“万一以后你们三个都有大出息了,切记两点,王生和吕云长之间应该有一场生死相向的刀剑之争,你到时候不用拦着他们比试,但希望你别在一怒之下杀掉吕云长。还有就是你别只学师父的沾花惹草,却没学到师父的薄情寡义,聪明人动了真情,一旦不幸遇人不淑,没死那也是生不如死。风流不管大小真假,几乎就没有谁是自在舒坦的。你看看曹长卿轩辕敬城,再回头看看无牵无挂的邓太阿……”
徐凤年说到一半,就不再说话,余地龙听到一半,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下文,抬头看着这个自称薄情寡义的师父。徐凤年缓缓回神之后,揉了揉余地龙的脑袋,笑问道“你觉得会是你的师娘?”
余地龙愣了一下,很快斩钉截铁说道“裴南苇!”
徐凤年曲指在孩子额头敲了一下,“帮亲不帮理是不错,可成大事者,更多是中正平和的性子。师父以前就吃了很多亏,你要引以为戒。”
余地龙叹了口气,整张脸都皱在一起,埋怨道“师父,你今天说了这么多大道理,我一下子可吃不下去啊。”
徐凤年笑着说了一句能吃是福,不过接下来确实不再跟徒弟说话,两人一同默默拾阶登山。当地官府在清凉山暗中授意下,给武当山捐了好几笔巨额银子,还出了许多人力,帮山上新建了玄武殿、观星阁和法箓局等一系列或宏伟或精巧的建筑,而且还在山腰一处山清水秀的清修之地,修建了一座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五十六章 秋愁煞人更杀人(2/2)
以后上阵厮杀,赢得老卒的由衷尊重,视为兄弟袍泽,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第二份来自梧桐院。离阳大举灭佛,流离失所的入境僧人多如过江之鲫,泥沙俱下在所难免,自然不会人人是一心向佛不惹尘埃的得道高僧,之所以修佛,本就是未曾成佛。这其中就有许多习惯了养尊处优的名僧,通过各种途径向官府索要那免除赋税的“寺庙赐田”,名义上是为徐凤年这个北凉王建寺祈福。梧桐院内就此起了争执分歧,主事人徐渭熊的意见是非但不能开这个口子,还要命令各地官府严厉斥责,将这些僧人驱逐出境,而陆丞燕的意思是明着安抚暗中留心,不答应,拖着便是,这就无需撕破脸皮。
徐凤年揉了揉太阳穴,苦笑道“一个雷霆手段,一个菩萨心肠,似乎都没错。就当没看见这份东西好了。”
第三份很有意思,来自离阳,中间有很多风波辗转,最终能够进入北凉,除了银子能使鬼拖磨,还有不小的运气。在广陵道和南京畿之间有个厌蛟湖,是离阳一统天下后的人工湖,据说是用以镇压西楚遗留龙气,湖中有岛,岛上建有库房,四周重兵把守,专门库藏王朝各州每隔五年一造的黄册,记载了离阳各地的户口、耕地和赋役情况。但世人不知除了京城户部主管的黄册之外,还有一样更隐晦的档案,除了当朝首辅,别说各部衙门,甚至连中书省门下省的两位主官都无法提阅,那就是各地军队的册籍。这源于先帝当年下令编制《诸部司职掌》时,既要提出天下耕地的准确数目,又要保住军事机密,于是就取了一个折衷办法,把屯田黄册分别挂到众多部司和州郡下,广陵道本就是天下粮仓,还算隐蔽,可两辽的田地数目都出奇得多,无疑是挂上了此册的原因,上任兵部右侍郎刘懋就因为向掌管厌蛟湖的恭良侯赵思启索要名册,这位皇室宗亲便按例弹劾了一本,后知后觉的刘懋接连上折请罪,仍是没能保住右侍郎的官帽子,被贬谪到了燕敕道那个瘴气横生的蛮荒之地,最终老死在任职上。
这次被西楚复国波及,厌蛟湖开始大规模向北搬迁,这中间册籍正本不少一本,却平白无故多出了许多纲领摹本,大部分流入广陵道境内,小部分散落民间,安插在境内的北凉谍子就从一拨江湖人士手中半买半抢,得手了一杯羹。
黄册上的数目是死的,但有心人却能看出许多活的东西。
刚好徐凤年又跟拂水房要来了一大叠历年来有关广陵道军镇的谍报,徐凤年原先知道赵家天子任命西楚老太师孙希济做经略使,看似放虎归山,实则请君入瓮,以便瓮中捉光大小鳖,可看着那一个仔细推敲出来的真相,徐凤年可以确定一点,那些嘴上跟部卒嚷着朝廷缺饷的驻军主将,一个个理直气壮,说是朝廷太过偏袒两辽防线,其实不过是他们中饱私囊而已,朝廷在张巨鹿和极其擅长“点石成金”的户部尚书王雄贵联袂主持下,并不曾半点亏待境内驻军。要说地方驻军使劲瞎嚷嚷,会喊的孩子有奶吃,这并不奇怪,可在徐凤年看来,广陵道这些将老爷们的吃相实在是差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境界。但这也是张巨鹿自食其果,当初正是他一手造就“南人北上为臣,北人南下为将”的局面,虽说此举把江南和北地两个豪阀集团都与各自本地割裂开来,但是那批北方将领到了广陵道后,本身就有靠近赵家龙兴之地的邻居家族做靠山,这些自恃是自己父辈打下江山的武人,吃相能好得起来?广陵道又是朝廷带头压榨的待罪膏腴之地,他们会有半点忌惮?十几年下来,几乎每一个实权位置,少则两届多则四届,大伙儿轮流坐庄轮流搜刮,谁去管境内民生民意如何?
徐凤年轻声道“过犹不及。”
徐凤年起身走到一面墙前,墙上挂了一幅囊括旧楚国境和整个京畿南部的地理形势图。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𝙢.𝙫𝕆𝓓𝕋𝙒.🅻𝙖
现在离阳和西楚都算名正言顺,前者坐拥江山,是要靖难平叛,后者打出了中原正统的旗号,这不是亡国两百年后,而只是二十年后,西楚当年灭国,连史家都认为“过不在皇帝臣子百姓”,西楚的覆灭,更被无数士子痛心疾首视为“神州陆沉”。
徐凤年看着那幅地图,不同于一般粗劣的疆域舆图,图上所绘的山川地理和关隘军镇,极为详细,只要有可能成为用兵之地,无一遗漏,并且各地的甲数和民户,都清楚标注,并且经常有所临时更改。
这张地图之上,呈现出很隐蔽的一动一静,静止的是靖难藩王的各支兵马,和临时受封大将的兵部侍郎卢升象大帐、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