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将军。”
梁妙书一掌一拳,并没有执女子礼。
这倒是让万大飞刮目相看。
在京中,他见过太多的世家女子。这些所谓的名门闺秀,大都不轻易出来见人。即便出面,也势必会将礼仪做全,让人挑不出半点差错。
但是这个梁妙书……
万大飞有种感觉,她似乎并不在乎什么礼仪,也不在乎别人到底怎么看她。
倒是难得。
都是万俟谦的弟子,算起来两个人也算是同门,万大飞象征性地回了一礼。
“这场边境之乱,不知夫子是怎么考虑的?”
万俟谦坐在椅子上喝茶,连个眼神都没给他。
梁妙书接过话来。
“遏北这一次起兵的根本,说是冲着澜元镇,其实是想以澜元镇为切口,撕开通往端朝的要道。这也是一开始他们会同意通商的原因。”
“他们以为我们只是在打他们战马的主意,并不知道,我们私底下还在离间遏纳借百姓的感情。无论如何,遏纳借反了,是遏北朝廷绝对没有想到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
梁妙书的神情很温婉,但是语气却异常坚定。
“遏纳借的事情,我们可以加以利用。如果可以,请将军将战火控制在遏纳借以北。最起码,不要蔓延过边境。”
“这是自然。”万大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只是……为什么要控制在遏纳借以北?就让他们自相残杀,我们坐收渔利,不是更好?”
梁妙书笑了笑。
“如今,遏纳借已经是我端朝子民了,怎么还能说自相残杀呢?”
???
万大飞有点蒙。
是他听错了吗?
她说什么?
遏纳借……是端朝的?
始终没有开口的蓝若泽适时笑道:“将军要是再不出手,遏纳借就真的快被残杀没了。到时候,咱们端朝的损失可就大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如果万大飞还没听明白,那就不配当这个将军了。
“来人!调集大军,立刻开动!至边境二十里处安营!”
“将军莫急。”
蓝若泽淡淡地开口,一把雪白的纸扇“唰”的一声收了起来。
“边境之上,营寨都已经搭好,所有物品皆已齐备。既然将军不在乎虚礼,咱们即刻出发!”
万大飞有些不解地看着眼前这些人。
这个白面书生……言语之间,好像跟刚才的气势不太一样了。
没等他反应过来,人就已经到了边境的营帐了。
原本听蓝若泽说,营地一切准备妥当,他还不信,只以为是这个书生临时找的借口。
但是到了这里一看才发现,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得十分齐整,看着就不是一日之功,定是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准备了。
“营帐布置得这么细致,蓝大人这是笃定,我不会住在县衙中?还是怕我们这些当兵的粗鲁,惊扰了你在府中的家眷?”
噗嗤!
梁妙书是在没忍住!
“万将军,蓝大人到现在还是孑然一身。府中也只有师爷,连个贴身伺候的丫鬟都没有,怎么会有家眷?”
“啊?这……”
万大飞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难道他误会了?
再看很多军营中的细节,包括各级将领帐篷方位的设置,也都十分合理。
布置这个营帐的人,一定对行军打仗非常熟悉!
万大飞突然有些好奇了。
“这……这是哪位高人设置的?有几处的设置之精妙,简直连我军中的军师都想不到!我能见见这个人吗?”
眼瞧着满眼放光的万大飞,梁妙书心中直笑。
“当然。就是蓝大人呀!”
“蓝大人?”
万大飞满脸不敢相信!
那个白面书生?
长相又娘、又擅权谋的小生?
怎么可能?
“你……你真的……你怎么……”
蓝若泽的脸上带着几分歉疚。
“收服遏纳借事关重大。赢了,端朝领土可再行壮大,以后便也有了战马供应之地。我们实在是怕,朝廷中的一些大人看不透这件事情背后的东西,若是派来一个不懂战事,只懂享乐的将军,我们不会放心将战场交给他。”
万俟谦在旁边默默不语,但神色冷峻。很显然,他也是这个意思。
万大飞心中一动,看着蓝若泽也渐渐顺眼了起来。
“可是……遏北的大军现在还没有到达遏纳借。既然战火没有烧过边境,就是人家朝内自己的事情,我们贸然插手,只怕对端朝的名声会不好。”
突然!万俟谦冷声说道:“他遏北还想要什么名声?遏纳借到底应该归属谁,别人不清楚,难道遏北朝廷还不清楚吗?”
话音刚落,梁妙书就感觉道,自己的脑中似乎多了一份端朝的历史。
“六七十年前,端朝正值换代,内乱频仍,百姓积贫积弱。遏北表面卖粮给我们,实则暗地出兵,趁边境不妨,迅速占领了遏纳借。等到朝廷反应过来,却因为无力北征,只能放任自流。如果那个时候,不是边境的将领舒适抵抗,只怕现在,连澜元镇都不是端朝的了。”
“不错。”蓝若泽继续道,“更何况,我们早已收到了遏纳借城官的密信。只要我们出兵相助,他们全城百姓都愿意就此回归端朝。”
“那还等什么?!”
万大飞再也坐不住了,直接拍案而起!
“我这就带着大军杀过去,直接将那帮狗娘养的遏北大军,赶出遏纳借!”
在来澜元镇的路上,他还一直都想不通。边境虽然有战事,但是比起其他的边境,遏北算是最弱的一个了。皇帝随便点谁去不行?非要临时把正在外面练兵的他叫回来。
直到现在,他才算真正领会了这一次征战的意义。
这不是一场防御战。
而是收复旧土!
有了这个信念,万大飞全军上下士气高昂,两天后,大军支援遏纳借,然后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将遏北号称五十万的大军,彻底打残了。
万大飞一鼓作气,直接将遏北大军赶到了遏纳借北边三十里,并让人重新划定国界。
至此,遏纳借……不对,现在已经改回了它原来的名字,雪安镇,重新回到了端朝。
此时的遏北,一片愁云惨淡。
出征前定下的大话,三天班师回朝,的确实现了。
只不过,是大败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