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陈大人以个人名义,对西夏提出的条件,之前西夏早就已经公之于众,臣等在数千里之外的京城都已经有所耳闻,想来前线也必有军报传回,只要枢密院将前线传回的军报呈报朝廷,便知真假!”
“第三,陈大人插手军务之事,同样只需枢密院将军报呈送朝廷,便能证明确有其事。”
“第四,陈大人私放马匪,此事臣接到了一位可靠证人的密信,皇上若是有疑,可派出钦差前去四川查明此事!”
“第五,陈大人绕道江南,有江南一带官员作证,另外,期间陈大人派人传回来的奏本,同样可以证明!”
“第六,城西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情,顺天府等相关衙门早就记录在案,皇上只需调阅这些案卷,便知真假!”
“第七,关于陈大人跟北周前南院大王耶律平勾结一事,皇上可调阅当初陈大人追击耶律平后,回京的奏本。只要陈大人提及已经将耶律平等人全数杀死,那陈大人至少有欺君之罪。至于陈大人跟北周勾结一事,臣暂且只有佐证并无实证,但臣认为,只要将陈大人交给刑部去审问,想来不用多久便能有结果!”
这个御史越说越起劲,他似乎已经能看到陈安晏在刑部大牢里受到的折磨。
李彧这时候鼻子都要气歪了。
其实,这个御史给陈安晏列出的七大罪状,除了第七条的勾结北周,有叛国之意外,另外六条其实李彧都已经知晓。 𝙢.🆅🄾𝓓𝙏𝙒.𝙡𝙖
在他看来,这些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所以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在心上。
却没想到单文柏他们竟然能利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来大做文章。
至于陈安晏跟北周勾结,尽管耶律平的死而复生的确让他有人意外,但李彧怎么都不会相信陈安晏会叛国。
因此,对于这个御史的弹劾,李彧一个字都不相信。
只是,此人的准备十分充分,他一时之间却不知该如何反驳。
不过,李彧倒是比之前老道了不少,他看了看下方的宇文德容,说道“宇文大学士以为如何?”
尽管陈安晏跟着李彧来到京城不过两年左右,但相比跟陈安晏初次见面的时候,宇文德荣看上去却是老了许多。
面对李彧抛来的难题,宇文德荣却是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回皇上,我大梁素来都是以仁孝礼法治国,若是陈大人真的犯下了这些重罪,自当严惩!”
尽管宇文德荣的话听起来好像是在支持那个御史,可实际上他却依旧在暗示,这个御史所言,全无证据。
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宇文德荣跟陈安晏的关系不错。
否则的话,他堂堂内阁首辅大学士,也不会亲自去码头迎接陈安晏。
眼看没能从宇文德荣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认罪(2/2)
已经见到了枢密院跟陈安晏谈笑风生。
因此,尽管他们定下了这个计划,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指望朝廷会因为这些罪名而将陈安晏处死。
他们知道陈安晏凭着这次立下的大功,李彧一定会提出给陈安晏连升数级,所以,他们想要在最大程度上去限制陈安晏的官职!
可陈安晏的“臣认罪”这三个字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可是要比刚才那个御史弹劾陈安晏给其他大臣带来的震撼更大。
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整个大殿上都鸦雀无声。
不过,还是有一些大臣很快就回过神来。
之前那个弹劾陈安晏的御史便是其中之一,只见他满脸喜色的说道“皇上,既然陈大人已经认罪,还请皇上依照大梁律法,给陈大人定罪!”
随后,又有一些投靠了齐太后的官员出来附和。 🄼.🆅🄾𝙙𝙩𝕎.𝓛𝘼
既然陈安晏愿意认罪,他们当然不介意顺水推舟。
不过,有人想要给陈安晏定罪,自然也有人替陈安晏开脱。
礼部是最先站出来替陈安晏说话的。
按照他们的说法,此事事关重大,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定案的,所以朝廷还是得严查此事,等有了确凿的证据,才能给陈安晏定罪。
接下来便是这些大臣之间的争论。
齐太后的人,他们的意思是,既然如今陈安晏已经认罪了,自然应该立刻定罪。
他们甚至还十分贴心的表示,若是按照那七大罪状,陈安晏除了抄家灭族之外,还得受凌迟之刑。
不过,陈安晏这次总算是立下了一些功绩,所以也不用抄家灭族以及那凌迟之刑了,直接推出午门斩首,也算是体现了朝廷的宽仁了。
至于陈安晏的家产,既然他已经没有亲人,直接充公便是!
对于这样的安排,其他大臣自然不会同意。
尽管他们并不知道陈安晏今日为何会这么干脆的认罪,有一件事他们很清楚,那就是他们需要陈安晏跟齐太后他们对抗。
而他们理由也很充足,因为认罪和定罪有着本质的区别。
若是认罪就能直接定罪,那些达官显贵杀人放火之后,只要花一笔银子就能买通一个死囚认罪,所以,想要定罪,终究还是要确凿的证据。
而他们甚至认为,陈安晏说不定是有什么把柄被单文柏他们抓住了。
但不管怎么样,今日他们一定要将陈安晏保下来。
经过差不多一炷香时间的理论后,依旧没能有什么结果。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