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有本启奏——”
浑厚的声音在大殿响起,虞廷高大的身量,站在一众朝臣之间格外显眼。
“边关苦寒,凉人蠢蠢欲动,近五年来时有摩擦,近三年来摩擦加剧,恐为凉兵试探之意,五年之中,两军交战,共造成六百六十一名将士死亡,然这六百六十一名战士,抚恤金迟迟未得发放。”
对于军人而言,抚恤金关乎的不仅仅是一笔钱财,而是他们敢于上阵杀敌的底气。
他们活着,无论军饷多少,都能寄回家去,勉强养活一家老小。
但他们死了,妻儿老小就会无所依凭。 🅼.🆅🄾𝓓𝙩𝕎.🅻🅰
所以六百六十一名将士的抚恤金至关重要。
偏偏这笔抚恤金,朝廷迟迟没有发放,给出的理由也可笑至极。
太平年月,边关无战,战士未死,焉有抚恤金一说?
牺牲名单朝廷不认,虞廷又不能把这六百六十一名将士的尸体运到盛京来。
百般无奈之下,虞廷只能从军中各项杂项中来省钱,拼拼凑凑,把抚恤金发到牺牲的将士家人手里。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六百六十一人的抚恤金他尚且能顾住,但是随着年月增长,凉国蠢蠢欲动,战争一触即发,若那个时候再出现大量伤亡,就凭那点儿拖发欠发的军饷,他又能如何拼凑?
虞廷话一出,自然引起朝堂上的诸多细碎声音。
这些朝臣沉浸在盛京的富贵里太久了,久到他们忘了殷凉二国交战时,边关血流成河的惨状。
所以在虞廷平静道出五年来竟有六百多将士死于两国交战,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
有一个朝臣上前问道“大殷国力强盛,神威军名震天下,将士戍边时,怎么会死这么多人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315章 不是真正的太平(2/2)
与礼仪至上的大殷截然相反,那是一个坚信弱肉强食的国家、
他们培养出来的军队,在入侵大殷时,必会选取屠城的法子,每打下一座城,这座城就会成为滋养军队的养料。
所以他们的百姓节衣缩食,他们的军队却用着精甲铁器。
反观大殷,大殷百姓困苦,可是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钱财,却用来重建宫宇,滋养盛京城中,这些锦衣玉食的权贵,令他们在富贵乡里迷失志向,居安而不思危。
若是在这种情况下开战,大殷必然不堪一击。
有些话不必说尽,只是简单列出来,就足以触目惊心。
众声哗然。 🄼.𝕍𝓞𝓓🅃🅆.𝓛𝙖
今秋朝堂本就为要不要增强军备吵了许久,而今虞廷的到来,陈明利害,让大多数人都坐不住了。
朝堂上吵吵嚷嚷,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在高坐龙椅的圣上那边。
虞廷一双眼睛满怀赤诚地看着圣上,他知道这是一个多疑多思的君王,只是风雨欲来,荧惑守心也给出了征兆,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圣上都不该拒绝他。
不知是给那些阵亡将士的抚恤金,还有厉兵秣马,还有增强军备。
虞廷已从虞安歌的信中得知,虽然国库空虚,但圣上手里有一笔钱。
这笔钱源自江南百姓的饭碗,来自他们舌尖的咸味和脖子上的肿胀。
这一笔钱,不至于让边关将士们面对凉兵的铁骑时,还要忧前顾后。
不仅虞廷满怀期盼,站在武官末尾的虞安歌,同样心跳如鼓。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