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服务生鱼贯而入,不一会儿,每个人面前的桌面上便出现了一个首饰盒,还有一个迷你小蒸屉。
丝丝缕缕的香味溢出,钻入每个人鼻孔,腹内的馋虫被美食勾引得蠢蠢欲动,大伙儿这才感觉自己是真的饿了。
小蒸屉还比较好理解,首饰盒是个什么意思?
好奇心驱使几个人不约而同的先打开了首饰盒。
原来里面放着一团雪白润泽的椭圆形点心,乍一看上去,就像传统香粉盒里装着的香粉蛋。
用勺子浅浅一舀,感觉质地比冰激凌还要细腻,放入口中细抿,原来是萝卜的味道!口感非常绵密清润,萝卜本身的鲜甜清爽瞬间在口中弥漫开来。
“现在是前菜小品。这道前菜的灵感来源于广式早茶里的萝卜糕,改用慕斯的形式将传统萝卜糕表达了出来。”周漳自然而然成为菜品宣讲官。
几个人都点头称赞。
周漳又指着小蒸屉说:“这个是澳带乳化蟹粉小笼包,虽然名字也叫小笼包,但口感与平时吃的小笼包完全不一样,你们尝尝。”
闻言,大家打开小蒸屉,里面静静地卧着一只形似小笼包的点心,圆形,有着形似小笼包褶皱的外皮,只是外皮质地看上去感觉更像曲奇饼干。小心翼翼地夹起蒸屉里的那个小笼包送入口中,却是无比的香软细腻,怎一个“鲜”字了得!
周漳时机恰好地介绍:“这是用澳洲带子乳化之后做成的包身,中间的馅料是鲜美的蟹粉,跟带子乳化做成的外皮完美融合,是不是很鲜?”
吴棘一口下肚,拍了拍周漳的肩膀,说:“有进步!”
周漳笑笑,转头吩咐上茶。
服务生端上来的茶品很是养眼,晶莹透明的三角玻璃盏里,清冽透亮的茶汤冒着轻微的气泡,两三丝细细的茶叶悬浮着,随着气泡的上升而微微颤动着。
周漳继续他的角色:“这是发酵老班章生普洱和橘子气泡水组合的一个冷泡茶,不算特别,但放在这个环节就非常的恰如其分。”
这是先开胃,激活食欲,然后再清口,清除口腔杂味,保持味蕾的敏感度,为后面的品尝主菜做准备——李卯在心里默默回忆着过去跟英格丽吃饭时记忆的一些冷知识。
有时候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奇怪,你以为无用的冷知识,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会派上用场。
李卯小啜了一口,非常清甜解腻,用过前菜后再来这么一盏冷泡茶真是再妙不过,让受过鲜味刺激而变得活跃的味蕾瞬间安静下来,就像缰绳拉住了正要奔腾而出的野马,让它耐耐性子,等待更好的出发机会。
李卯的眼角余光瞥见英格丽,她正品得认真,像个真正的美食评论家,正在审视自己的考题,要做出最中肯的评价。李卯不禁又有点想笑了。
现在终于是到了主菜登场的时候,只见两位主厨抬着一个巨大的长圆形餐盘进来,放在了餐桌中间。餐盘上一头摆放着一只超大的澳龙,中间一碗切成了碎丁的配料,红的黄的青的,颜色非常养眼,另一边一溜儿放着几个小碗,金黄浓稠的汤底,中间堆着的是奶白的内容物,应该是虾肉,淋了汤汁,在灯下泛着柔润的光泽,极其诱人。
周漳说:“这道菜的名字叫‘龙腾四海’,主料用的四斤重澳洲大花龙,只不过没有像过去那样简单地做成刺身上菜,而是选择将花龙起肉,做成龙虾肉花雕酒炖蛋。”
主厨将小碗分发到每个人的面前。李卯凑近闻了闻,果然有淡淡的花雕香味。用勺子一舀,就是一大块的龙虾肉,送入口中,口感非常的弹牙,稍稍咀嚼一下,龙虾肉鲜甜的汁水立马在口腔中绽放,口感和味道真是让人难忘,瞬间颠覆过往对澳龙的认知。
再用勺子试着往深里舀,下面就是熟悉的蛋羹,但口感是相当的嫩滑,味道比熟悉的蒸水蛋要鲜美浓厚很多!
问了主厨,原来是将熬制的龙虾汤加入到蛋液里面再蒸出来的,难怪滋味会如此醇厚!特别是蛋羹和着龙虾肉一起入口,真是滑嫩鲜香!
英格丽扬起眉毛,一脸的生动灿烂,终于是忍不住啧啧称赞了:“龙虾的好品质给这道菜奠定了好的基础,起点高,再加上这个别出心裁的做法,龙虾的鲜美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了啊!”
得到英格丽的好评,周漳显然心情很是愉悦。
李卯的味蕾早已像脱缰的野马,奔腾撒欢在美味铺就的草原上。
秘制海鳗鱼。海鳗鱼被切成了一块一块的,色泽红润油亮,分量很足。尝一口,外层被炸得非常香酥,里面却还是无比的鲜嫩软糯,还保留了一丝劲爽的弹牙口感,特别是鱼皮,吃起来真是香糯弹牙,口感特别好。红润油亮的是酱汁,味道咸鲜醇厚,又带着一丝香甜,有点近似于传统叉烧的风格,和这个鳗鱼的鲜味口感非常搭,大口咬下,在口中的每一次咀嚼都特别享受。
李卯心里默默地穷极辞赋来形容此刻的所见、所闻、所触、所感。
中间还有啫啫海三宝,三宝是鱿鱼仔,鲍鱼,螃蟹;翡翠酸汤猪肚丝,肚丝软糯厚实又带有嚼劲……
但让李卯印象很深的是一道黑椒牛柳粒,很大众的菜肴,却在摆盘上相当有巧思:一个做的非常漂亮的拔丝糖球罩在菜肴上,糖丝晶莹透明,真不知道厨师是怎么用糖丝做出这样一个圆润饱满的镂空球儿来的,这简直是工艺品!吃的时候要先用勺子将外面这个糖球给敲碎。敲的那一刻,李卯还真是舍不得。
菜肴大众,用的材料却毫不含糊。牛柳粒的口感非常的鲜嫩,油脂丰富,吃起来很香,加上恰到好处的黑椒调味,吃起来更加开胃鲜美。
李卯把自己边吃边打的腹稿向周漳汇报了一番,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李卯看周漳的反应,觉得自己的评价对得起今天收获的情谊,何况,这些菜是真的好吃,自己说的,也是真的心里话。
吴棘只大口吃着,用餐仪态虽依然很有教养的样子,对待食物却显得随意平淡,并不像李卯这样小心翼翼地品尝,也不像英格丽那样认真地品味琢磨,对他来说,这就是一顿晚饭而已。
几个正菜上过,应该是临近尾声了。服务员又给每个人端上了一小碟果冻样的点心。周漳说,这是深海鱼鳞冻,用的深海刺龟鱼皮,放入清水之中慢火煲三个小时,让胶原蛋白完全溶于汤水之中,再经过过滤和冷藏就做成了这个鱼冻。
望着碟子里晶莹剔透、Q弹可爱的鱼冻,尽管肚子已经有些饱了,但谁能忍得住不去吃它?
李卯觉得这鱼冻口感很嫩滑,味道清爽,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刺龟鱼的鲜味完全融入了鱼冻里面,味道里有一丝清鲜。在前面鲜浓稠厚的荤食轰炸后,来上这么一盅清爽小点,味蕾开始舒缓下来,就像脱缰奔腾的野马放慢了脚步,一疾一缓,节奏刚刚好。
主食是鸡子麻婆豆腐拌米饭,豆腐麻辣鲜香,滑嫩弹润,鸡子饱满,一看就知道这是最后送味蕾上天的冲刺级口感,但李卯和英格丽都拒绝了,不仅仅是因为碳水,而是,真的饱了……最终主食被两个大男生瓜分干净。
虽是饱了,但看到甜品——每人一小盅燕窝焦糖蛋奶糊端上桌,两位美女还是没忍住又拿起小勺把它干掉,果然女生都喜欢这些奶香浓郁又美容养颜的小甜食,还不说那蛋奶糊上铺得满满的一堆燕窝,以至于都看不出来底下还有蛋奶糊!这都不吃,岂不是要错过一个亿?
最后上桌的是水果,不过,除了一个鲜切的时令水果拼盘外,每个人面前还有一盏黄皮做成的雪芭,冰镇过,端上来还冒着丝丝凉气。黄皮果肉已经打碎融入到了雪芭中了,黄皮特有的香甜滋味让这个雪芭吃起来像冰激凌一样冰润清爽,清口的同时让这一顿豪华大餐有了一个甜蜜的结尾。
一席终了,吴棘擦擦嘴,作总结陈词:菜品质量有提升,但总体偏广式,海鲜居多,现在川菜在年轻人中比较走红,也可以考虑融合几个菜式。
然后礼貌地告退,去一下洗手间。
看来这种试吃评菜的活儿吴棘没少干,李卯这么想着。看周漳若有所思的样子,吴棘的点评应该是很有道理的。
三个人围坐在桌旁,吃着水果,聊着天。
准确地说,是周漳和英格丽聊着天。
他们就美食问题正讨论得热烈,除了今天餐桌上的,还有他们在国外留学时吃过的,除了探讨中外食材还有哪些搭配的可能性,还有中国传统美食料理制作工艺的可借鉴之处,隐约还在谈论唐鲁孙的《中国吃》,袁枚的《随园食单》……
这些话题对于自己来说太超纲了,李卯觉得自己只能谈谈吃时的感受,至于食物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乃至创意融合等等,自己完全插不上嘴,就只得小口小口地吃着雪芭,静静地听这两人的高谈阔论,心里又默默记下一堆无用的冷知识……
大约养育孩子是个沉重的话题,也或者几个人都还没结婚生孩子,对于餐桌上讨论孩子行为矫正方面实在兴趣不大,从开始吃饭直到饭局结束他们也没再提这个话题。
李卯想着,周漳跟英格丽聊得热火朝天,待会吴棘回来自己就找机会跟吴棘聊聊李星星的事,但不知怎么回事,李卯就是感觉不知道该怎么打破僵局,怎么开这个口。
李星星的“蜘蛛侠”吴老师,一下子变成了心理学吴博士,李卯觉得自己心里还没有适应这个落差,还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去跟吴博士讲话,另外,有一个问题让李卯深感好奇,吴棘商科读得好好的,为什么博士方向转变这么大?
现在一切都只能等吴棘从洗手间回来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