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我家郡主超凶哒 > 国事

国事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礼部如何能管天阙楼议事?

从天子治学,到天子治国,皆由中书省发奏章,到门下省议事,久议不决者,要请紫城上师与贡生共同探讨,广开言路,后中书省士林与紫府贡生共同投票决议。

太子选妃乃关乎国体的头等大事,中书省未曾有收到六国奏请,那紫府上师则不可在原有的规则之上附有异议。

此类问题,只可在天阙楼内畅所欲言,试问礼部如何广开言路,可令天下士林讨论此事并颁布新规则,通告六国呢?”梅若灵觉得这些诸侯国世子,还是太过傻气了,压根不知道天阙楼是个何等特殊的存在,也根本不了解大邺的政体。

梅若瑶打从心底就很服气大邺的这种行政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说相当于君主制下行政效率最高的模式了,中书省和紫府就相当于是参议院和众议院,并非是上下隶属关系。

天子大臣主理中书省,紫府是天下士林发表言论的场所,而天阙楼属于最高学术结构,也就是书院。

也就是将官员、议员、学术完全分开,在天阙楼,不谈国事,不谈政事,只就事论事。

花鸣齐完全没想到,太子选妃这种事要上中书省递折子的事情可以在天阙楼讨论,所以慌慌张张的左右瞄了一瞄。

没有人敢出大气言语。

提起这样关乎六国的事情,谁也不敢擅自先发表意见。

秦枢都被梅若灵搞糊涂了:“梅光君,你说既不可在天阙楼论大邺国事,又不可论六国政事,那为何又能论太子选妃规则之事?”

华国花哥附和道:“我也是此意,梅光君也说此事关乎大邺国体,既关乎国体,就是国事啊?”

赵琉珲倒还淡定:“花世……花同学,我觉得梅光君并非仅有此意,太子妃大考的试题都是由紫府书院并中书省共同拟定,六艺设考场,由各国大将军及司礼官一同监考,故而既不是国事也不是政事,应当既是国事又是政事,所以才要将其提于天阙楼讨论。”

江天衣不得不掩面而笑,示意赵琉珲,郡主就是此意。

梅若灵也冲着赵琉珲点头:“商讨更改太子妃遴选规则,不仅是大邺国事,也是六国政事,非天阙楼共议不可决也。天阙楼内,是诸侯国与大邺休戚与共的地方,这条规则,乃大邺立国之时与六国诸侯王共同议定的。

今此以往,六国应勤于走动。百年来,各国世子也是第一次登临天阙楼,当多多来此交流,不必遮掩、畅所欲言,对泰坦星大有裨益。”

徐冰看到江天衣做此轻松形态,不由怒从中起,只是面上不发而已:“呵……”

不论尊卑只论长幼和才学的话,徐世子都唯恐自己被江天衣给压去风头。

梅若灵似乎也看穿了他的想法,远远的对默不作声的徐世子瞪了一眼,摇头表示无奈。

虽则她认为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泰坦星上的金字塔等级是不可撼动的,如果她随意去撼动这“食物链”,那么不管哪一层级的人都不会听从驱使了。

这又回归到哲学的范畴。

江天衣是纵横排阖的说客,口才和阅历都堪比半个上师,即便成了天阙楼的常客,她也依然被各国的王侯公孙们看不起。

被梅若灵盯过一眼之后,徐冰眼底闪过一丝不屑。

他拼命压抑着自己的心性,心底想的是此刻绝对不可能与粗人争出头的这种想法,但是越是跟随者梅若灵的脚步深入了解天阙楼的时候,心底愈发生出些骇然,因为他所没有见过的、没办法解释的,在大邺太子眼里,不过是司空见惯的日常。

便若如此,太子带六国世子到天阙楼走动,就不仅是畅所欲言那么简单了,更是为了震慑六国。

他从前也是听父王说,天阙楼里,有才华者更胜于有德者。

只不过,他父王有生之年也未曾登过天阙楼,可见千年以来天子从未广开天阙楼。

还以为是天子傲慢,看不起余下六国诸侯王世子。今个他们六国王世子并才德出众的两、三个随从都被震撼的瞠目结舌,可以见得他们与大邺天子后裔差距太多。

梅若瑶凑上前来,一副非常赏识赵琉珲的表情拍拍他的肩膀:“赵同学果真脑筋活络。既为大邺国事,又为六国政事的议题,不得由中书省上表奏章于朝会讨论,须得列国代表齐聚天阙楼,由天阙楼一等司律官提议,后复中书省上奏折。”

天子声威,不外如是。

只有来了这天阙楼,才知道大邺立于六国团团包围之中仍是最强的原因。

在天阙楼里面议论过的事情,并不由中书省下达文书,或进行众议。天子直接根据上师或各诸侯王、王世子的提议拟定新盟约。

能进天阙楼议事的人,都是大邺太子、诸侯王世子、以及大邺上师,是泰坦星上菁英中的精英,人材中的人才。

徐国世子一时间内心乱的很,思绪百转千回,一大堆复杂的念头从心头划过。之前那些诸侯王和王世子都没有受邀来到天阙楼,大抵是因为大邺瞧不起他们的祖先?觉得他们不配登楼么?

那他们又算什么?

江天衣一派轻松自信的模样,她跟在梅若灵一同大踏步进了天阙楼的正殿,羲和殿。

这里因为梅若灵近日的“研究”和“改造”,已经与休沐之前的景观大为不同,除了一字排开的书桌都会发光了以外,整个羲和殿的大殿内,灯火辉煌。

头顶悬垂的丝带黄绢,泛着晶莹的光,如同飞天羽缎。

天灵地宝的“海曈”居然满目皆是,盛放在过道的宫灯琉璃碗之中,熠熠生光。垂丝海棠鬓状盘旋在头顶,花瓣中心托着发光的花蕊,整个天穹的照明由星光花海点缀,如同仙境。

六国世子不仅叹为观止,进入殿内瞠目结舌,四处观望,不敢言语。

徐世子则更是心悦诚服,他此生见过的最辉煌瑰丽的宫殿,也赶不上羲和殿的一片地砖来的明彩,更不要说是羲和殿穹顶的发光琉璃瓦和海棠花灯了,他连臆想都没有臆想出这样壮观的大殿穹顶。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