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陈长生的允诺,陈义开始召集随行的人员。
因为陈义听母亲说起过东瀛四岛的情况,猜想那里还是半原始的状态,抱着改变山河日月,造福当地百姓的想法,所以各行各业的人都想带一些去,除了保卫他的亲兵卫队和侍奉他的宫人,随行人员中还有学者,工匠,神教传道士等,共四五百人至多,另外,还带了很多生产和生活物资。
由李景孝派了三条大船护送,一路往东瀛四郡去了。
陈长生也知道,陈义这一去,很可能像徐福东渡一样,再也不回来了。 𝕄.𝓥𝕆🄳𝕋🅆.🄻𝔸
他心里虽然感慨万千,不过,还是任由陈义走了。因为对陈长生来说,陈钊经营的大东北地区和陈天赐的西征才更重要。至于陈恪和陈义两个臭小子,如果他们出息,在当地干得好。那是给他长脸了。大不了,就把那两块地方赏给他们。
就算他们别有用心,凭交州和东瀛两处偏远穷困之处,也不足以对日后掌控大凉的继位者产生太大威胁。
陈长生可谓把好的坏的都想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了。
陈长生的儿子各个有出息,女儿也嫁得好。隔壁大梁,他的外甥秦王亓昊也很能干。
此时,亓昊已经长大到了十四岁,当秦王也当了五年。
这五年,也是亓昊快速成长的五年。
因为有王元庆等人的辅佐,再加上他天性聪慧沉稳,在三秦之地,名望很高。虽然在夺取武关战役中,王元庆不敌大凉精锐刘伯当军,丢了武关。但亓昊并没有灰心丧气。
“王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在意武关一地的得失。武关失守,本王也有责任。本王会和你站在一起。只要我们不放弃,一定会在三秦之地为我大梁筑起一道新的长城。”亓昊坚定的说。
王元庆也不甘心失败。
在他看来,大梁军败就败在了装备落后上,对面的大凉军队不但有枪支和大炮的火力压制,还有飞机支援。虽然如此,他手下的大梁军和刘伯当打得也是有来有往,成功遏制住了大凉军继续南侵扩大战果。
现在秦王亓昊有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
第七百五十一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2/2)
庆领着一些当地游击队能阻挡住大凉军的铁蹄,所以他把资源都放在了第二道防线的北府军上面了。
王元庆的地方兵只是用来消耗大凉弹药的炮灰。
所以在会战中处于战场的三秦之地,并没有朝廷的人来主持后勤工作,亓无忌也没有委派省级领导干部来做主,主导配合作战这件事。而各郡守县令又有心无力。
“你们只管打仗,其他的事情我来做!”亓显见到此种状况,主动承担起了协调后方的责任。
可以说,亓显是以一己之力,维护住了处于前线战区的三秦之地没有崩溃,正常运转。并以最大能力供应给王元庆的军队用度,让这支后娘养的地方部队没有溃散成散兵和游勇。 𝕄.🅅🅾🅳𝙩𝕎.𝙇🅰
这件事,非有大智慧大能力是做不来的。不是凭着一个秦王的名头就可以的。
你不给解决事情,谁管你是什么大王小王的。并不是谁都想向领导跟前凑的。
亓昊一边稳住军队和地方的局势,让王元庆能率军构筑防线,防止大凉军趁势进入大梁北方广大地区。一边给老头子亓无忌写信。
信里把这些情况都如实的反应了一番。
当然,亓昊并没有显示说,我多么有能力,而是夸赞三秦地方的官员百姓对亓家忠心,是父亲亓无忌有德有才,用人有方,治理的好。
亓无忌一看,哎呀,想不到王元庆真能打,虽然丢了武关,但居然把这个窟窿给包住了。心里也是一阵欣慰。
当然,他这个做皇帝老子的,也明白自己儿子在前线的处境有多辛苦。
亓昊没抱怨,反倒让亓无忌感到愈加亏欠自己的这个儿子了。
所以,他稍一斟酌,把以王元庆为首的几个将官都嘉奖了一番。又下了一道圣旨,任命秦王亓昊兼职三秦地区和兖州部分地区的宣抚使,在秦王府直接行使该地区的军政权力。
这也就意味着,亓无忌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