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吴广的承诺后,杨林立即把水军建立起来了。
水军主要还是用交趾郡原来的兵。杨林在和魏真打仗的时候,俘获了一万多战俘。这些兵,杨林除了老弱病残者放回家乡让他们耕地做工之外,把那些精壮的都收编为自己的兵。这些兵一共有四五千人。
杨林把这些战俘整合了一下,再加上之前三郡的水军,重新编制了水军近两千人,大小战船修修补补也有八十余艘。
杨林提拔了一个叫阮孝文的当这些水军的统领,让他带着这些水军战船去南海巡逻演练。
一个是防止真腊和马来等国的战船来报复,袭击南越国海岸。
另一个也是像扶南国显示自己的军力。 🅼.𝙑𝙤𝘿𝕋🅆.𝙇𝔸
自从上次谈判谈崩了,扶南国一直在整肃军力,准备和杨林再战一场,抢夺日南郡。当然,交换人质这件事也在谈。但很不顺利。
杨林深深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战力不足所致,所以扶南国才不怕他,不和他好好谈判。
他也清楚,大凉海军不是不肯帮忙,而是鞭长莫及。
吴广的舰队擅长在近海地区作战。一旦交战地区远离海岸,大凉海军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因为东南亚地区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到处都是茂密的原始丛林,草都长得一人多高。这种地势下,装备着先进火器的大凉海军陆战队也没多大优势。因为在丛林中,只能看出十几二十米。
这个距离,人拿着弓箭藏在丛林中,一箭射过去,基本上是一箭封喉。特别是这些土人,还擅长用各种毒物,比如箭毒木的毒,还有一些毒蛙,毒虫的毒物,他们都很擅长使用。箭头上和刀枪上涂抹上这种毒素,对敌人杀伤性极大。
枪支之所以能压制冷兵器,全靠着射击距离优势。
在没有发明自动步枪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六百八十五章 以打促和(2/2)
真郡守,韦达是非常懂这个关隘的重要性的。另外,他是苗人,从小就长在大山里。所以长山山脉在他看来,并不算什么高不可攀的地方。
杨林想用兵威压制扶南,逼扶南国和他谈判。所以韦达一上任,就驱逐民工和战俘,在隘口那边修筑公路和城池。做出要从这里开战的姿态。
扶南国那边一看,杨林的南越国要有大动作。也赶紧调兵遣将,也在对面修建关隘,准备阻挡住杨林的军队。
其实韦达只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另一处地点,韦达通过一条山野小路,将杨林派去的使者几百人送到了扶南国。使者团带着杨林的国书和大量送给扶南女王的礼物。
此举一方面代表杨林想绕过吴广和扶南国女王谈判的想法,一方面也给扶南国提个醒。长山并不是天堑,我们南越国军队想过来,你想防也防不住。
事实上,扶南国柳叶女王也正为这件事发愁。
因为她收到消息,大凉军并没有守在原地,而是避开了日南,到湄公河三角洲去建城。
那地方也是扶南国的势力范围,但扶南国在那里的军事存在感比较弱。只有一些土邦生活在那边。
那些土人怎么抵挡得住大量正规军的进入。别看魏真的交趾军和大凉海军打仗不行,但打这些土邦还是手拿把掐。 𝙢.🅅𝙊𝘿𝕋🆆.🄻𝔸
三千降卒将湄公河沿岸的土邦一顿摩擦,然后驱使着那些真腊和马来战俘,又是修路又是建城,并且开荒种地,一副来了就不走的架势。
而且这些入侵者不仅建一座城,而是步步为营,逐渐深入到内地。如果不加以遏制,恐怕整个湄公河三角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