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龙江见了于得水之后,心情好多了。
况且,于得水还批给了他一批救命的物资。这些物资包括粮食和被服等物。虽然少,但也可解燃眉之急。
另外,于得水还刻意派人帮他运送这些物资去移民点儿。
其实于得水也不糊涂,他派的人是自己带来的,他就是要看看孙龙江说的是不是实话。 𝕄.𝓥🄾𝔻𝙏🅆.𝓛𝘼
孙龙江带着人和物资沿着冰冻的河道回双城子的时候,看到沿途不少移民正艰难的往双城子那边行走,路边,不时可以看到冻毙变得僵硬的人。
双城子距离海参崴大约有一百公里的路程。
河道上有空旷,没有挡风的地方。气温格外寒冷,这些移民若是走得太慢,会被冻死更多。
“大家不想死的,就快点走,到了军屯,就有食物吃,有衣服穿,还有房子住!”孙龙江一路策马往双城子去,一路对那些蹒跚在河道上的移民喊。
他这一招,也管些用。
那些饥寒交迫的移民听说到了军屯就有吃喝穿戴,一时间也升起信心,加快了脚步。
孙龙江因为卫所没人指挥,也不敢在路上耽搁太久,于是策马狂奔,当天就回到了军屯处。
“将军,将军回来了!”那些部下见孙龙江回来,都激动的迎了出来。
就连那些东瀛郡新兵,见到孙龙江都满眼放光。
孙龙江虽然没有来得及好好训练这些部下,但在建筑卫所的过程中,这些新兵共同协作,相互配合,逐渐已经默契了起来,堪比军事训练的效果。
这也很好理解,兵士们一起砍树,一起抬木头,一起将这些木头搭建成营房,这些活动,都需要紧密配合,协同行动。这就形成了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孙龙江赢得了那些第一批来的老移民组成的兵士的尊重和信任,就是那些在东瀛郡招来的两百多士兵,也极其崇拜自己的长官孙龙江。说话也主动模仿他的语言,他们来黑龙江行省人生地不熟,始终是孙龙江带着他们,所以他们开启了认主模式。把孙龙江当主人。
另外,孙龙江带来的亲兵当了他们的连长和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六百二十七章 知错必改(2/2)
,因为天寒地冻,虽然他们可以伐木盖房,也十分困难。而且木材也都是湿的,冻得,只能找之前的积年倒木烧火取暖。而且地上全是积雪和冻土,就算盖起房子,也会因为温度变化,冻土融化,墙壁会歪斜或产生裂缝。
但孙龙江已经不顾了太多了,先搭起能遮风挡雪的庇护所,让这些移民先住进来再说。至于房子,可以等开春暖和了再维修或者重新盖。
为了能保证移民的基本需求。他把自己营里的帐篷都拿出来,用来构筑临时安置点。就这样,孙龙江带着自己的部下在最短时间内 ,硬生生在树林子里开出了一大片定居点。
因为这批移民的数量非常多,粗略估计也有三四千人。所需房屋和生活物资甚多。特别是食物和衣服。
于得水派部下用几辆大车送过来一批物资,但也只够三百人的使用。
毕竟,于得水这次只是为了调查研究。并不敢轻易相信孙龙江的一面之词。
这批物资要如何分配,成了难题。
四千人分三百人的东西。如果随机分配,或者放任移民自由领取,恐怕一刻钟就会被一抢而空。 🄼.🅅𝓞🅳🅃𝕎.𝓛𝔸
而且内地还尚未设置郡县乡等政府基层管理机构。
所以于得水派来查探民情的民政官找到了孙龙江,把这些物资存放在军营内。
这也在事实上,认可了孙龙江在地方上的权威。年轻的孙龙江不仅掌管军事,也要兼管民政事务了。
这是对他一个极好的锻炼,对孙龙江以后的发展大有好处。
当于得水的手下在孙龙江的部下护卫下回到海参崴,并把这边的情况汇报给于得水的时候,于得水沉默了良久。
他是在自责。
毕竟,这次大移民是他的意思,因此造成了上百东瀛郡移民在沿途冻饿而死,他要负领导责任。
“想不到黑龙江内地居然是这个情况。”于得水踌躇道。
他也在思想解决问题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