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山:新艺城光辉成旧事,林正英难挽僵尸片
江山代有才人出。有人风起云涌,就有人日薄西山。就在 “周星驰年”前后,香港影坛完成了新旧势力的全面交接。
80年代凭福星系列和僵尸电影叱咤一时的洪金宝,90年代起票房号召力就急剧下滑,1992年执导的《战神传说》亏惨了刘德华;推出的2部电影《五福星撞鬼》和《誓不忘情》,票房远不如前。嘉禾最大的卫星公司——洪金宝的“宝禾影业”,在拍摄完《蝎子战士》后选择停产;
从此洪金宝基本退出创作,专注武术指导,洪家班依然延续了20多年影响力。还是在92年,嘉禾的长期合作伙伴麦当雄淡出影坛。连失臂膀的嘉禾,也开始褪去霸主的光辉。而曾经风云一时的新艺城这一年正式宣布结业,最后一部投资大卖的电影,是徐克的《东方不败》。但谁能永恒不败,“新艺城出品”,退出历史舞台。
麦嘉和石天,也双双息影。如今提及香港喜剧,少有人还记得《最佳拍档》了。一代传奇,随风而去。迫于财务压力,德宝电影也在同年宣布结业,《黑猫2》成为其最后一部作品。新艺城和德宝的停产,嘉禾卫星制的土崩瓦解,标志着80年代鼎足而立的港片影坛局面终成过往。还是这一年,《逃学威龙》中“夺命剪刀脚夹爆你的头”的黄炳耀去世,港片失去了一位天才编剧。
而林正英作为港产僵尸片的的一代宗师,在1992年推出了《新僵尸先生》等多部僵尸片,全力突破,想尽办法,连《音乐僵尸》都用上了。其实当年林正英已经身患重病,5年后去世了,他在用最后的时间力挽狂澜,但僵尸片大势已去,已非一人之力能挽回。
英雄落寞,美人收山,还是这一年,王祖贤忙着谈恋爱,大幅减产,钟楚红则正式息影。名利场人潮汹涌,后浪终将前浪拍在沙滩上。在名利圈打滚的他们,有人疲惫了,有人抑郁了,有人躺平了,有人佛系了。其中滋味,就像90年代渐渐无人邀歌的黄霑闲得在家练毛笔字,反复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524章 伏笔(2/2)
本都没写好。”随后讲了两个小时剧情。还没等他把故事讲完,张国荣找他握手:“导演放心,这戏我一定演。”导演叫陈凯歌,电影是《霸王别姬》。
就在当年,张国荣提前半年去北京,学习普通话和京剧,为拍电影做准备。即便发着高烧,张国荣也坚持压腿、练水袖,连去饭堂吃饭都走着台步。剧组在北京租了个院子,夏日炎炎,张国荣承包了剧组一个夏天的冷饮。
杀青那夜,他请众人吃饭。本不善饮的他连喝十二杯,每一次对饮都眼泛泪光, 葛优上来劝他说:“别难过,以后还有相聚的时候。”他却说:“可那时,场景、心情就不同了!”
当时,剧组的孩子叫张国荣哥哥,却叫葛优“葛大爷”。没想到一年后,张国荣一票之差错失戛纳影帝,葛大爷却做到了。还是那一年,曾志伟凭借陈可辛导演的《双城故事》,爆冷夺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随后和陈可辛联手创立了UFO电影公司。岁月如梭,30年后,陈可辛在釜山电影节上宣布了自己的新公司Changin'Picture成立,从专注流媒体剧集,走亚洲发行路线,港片和国产片,这位天才导演都不先玩了。许多当年看似无关的事,暗示着新故事的到来。回头看去,唯有感叹:风月无情人暗换,只是当时已惘然。
巅峰之年埋伏笔,度尽劫波港片在
所有衰败的种子,都在巅峰时埋下。回头看港片,从巅峰到瓦解,也只有一眨眼的功夫。
92年的港片,正是极尽火热、癫狂的日子,动不动三四千万的票房捷报,而港片急速滑落时,创造光辉的这帮人不但主力还在,而且正值创作巅峰。究竟何至于此?
说来说去,港片滑落,还是四个字:英雄、时势。自古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但英雄敌不过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