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盛和陈澈桐在开学的那个下雨天相遇。
那天陈澈桐来得晚了。窗外雨声嘈杂,教室内人声鼎沸。林盛从课桌上抬头就刚好看见那个扎着高马尾,穿着蓝白色冲锋衣的女生站在门口。
因为来晚了,陈澈桐坐在第一列第一排,自我介绍的时候她也是第一个。
陈澈桐站在讲台上,直视着全班,声音清越“大家好,我叫陈澈桐,清澈的澈,梧桐的桐。”
班主任在一旁适时加到,“要多一点性格和爱好的自我介绍哦。”
陈澈桐转头看了班主任一眼,沉默了几秒又说道,“我的原则是,坚守本心。”
这种自我介绍有些独特,却又不很突出,其他同学更幽默的自我介绍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林盛却注意到了这个人。
于是轮到她自我介绍的时候,便改了原来的稿子,道:
“大家好,我叫林盛,森林的林,盛大的盛。我的人生原则是,天天开心。”
前方的陈澈桐回头看了一眼,林盛便注意到了她那双漆黑的眼睛,在漫天雨声里倒真像一幅水墨画。
林盛朝着她笑了笑。
挺期待的,不知道这个叫陈澈桐的女孩是什么样的人呢。林盛想。
自我介绍的活动结束后,班主任便让大家回寝室休息,林盛看准时机跟在了陈澈桐的后面一路走回寝室。
然而,陈澈桐其实是一个很难接近的人。
那天的林盛跟着陈澈桐走了一路,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话题与她熟稔起来,因为这个好看的高马尾女孩其实根本不擅长说话。
“你好,我叫林盛,相遇即是有缘,很高兴和你成为同班同学。”
走在他前面的女孩撑着一把白色的伞,闻言,淡淡的回头看了林盛一眼。
“你好,我叫陈澈桐。”
“唉,你的人生原则很独特呢。”林盛带着笑意。
“嗯。”
“唔,为什么你的人生原则会是坚守本心呢?”
“我外婆教我的。”
“啊……”,林盛不知道怎么把对话进行下去了,眼前这个撑着白伞的人好像根本没有要和自己聊天的想法,而刚好她也不喜欢强人所难,这一路上竟然就这么沉默了下去。
林盛看着陈澈桐的背影。雨中白伞下,高马尾的女孩穿着蓝白色冲锋衣,即使是从背影也可以想象到这人神情的清淡。
不知道为什么林盛总觉得这像一只白鸟,那种展翼穿越丛林,涉水而过的白鸟。
“好吧,我记住你的名字了,陈澈桐。你也要记得我的名字是林盛。”
“嗯,”陈澈桐抬伞看着她,竟然眉眼弯弯地笑了一下,“很抱歉,我不擅长说话。”
“啊,好的。”林盛挠挠头。
这就是林盛和陈澈桐的第一次见面。
如果说陈澈桐是一个高马尾社恐少女理科学霸,林盛是一个短发少女社交恐怖分子文科学霸。
林盛曾经就作为一个社交恐怖分子绑架了我。
她给我说,如果智者不入爱河,智障争着跳河,那这个故事就是这样的:
有一天她本来好好地在河边看风景,天上突然就下起了濛濛的雨。结果呢,刚好雨季多发泥石流,此时河的源头就涌来了一股洪水,洪水很大,直接把她冲进了河里。
这不是人能控制的。
林盛说到后面摇头晃脑地笑了,“感情不受人理性的控制,这才是文科该有的亮点。”
梧桐秋落雁几行,林深春谢燕许忘。
写给陈澈桐,林盛说。
这世上总是有那么一些人,只要站在那里,你就不得不为她而动心。
也许是那天的雨声实在太大,也许是她撑着白伞走过校园的样子实在太好看,无论如何林盛知道,自己从第一次见面起就注意到了陈澈桐。
“还是很开心遇见她的,”林盛笑起来的时候像盛夏的阳光,“真的很开心。”
开学的第一周里,林盛几乎放弃了和陈澈桐交际的打算,这个女孩子冷冰冰的。可在升入初中后的第一个周末回家在爷爷家楼下发现了陈澈桐时,她又有了希望。
她们俩这么有缘,为什么不试试。
林盛住在原息县宁安巷的爷爷家,奶奶多年前已经死了,父母都在外地工作。
宁安巷是一条种满了梧桐的街道,那里四季的风景都好,春夏时绿荫遮满街道,秋天时杏黄染满世界,连冬季也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清凉好看。
爷爷家楼下有一家陈记面馆,店主是一对夫妻,林盛从小学起便经常到那里吃面。
陈澈桐是店主夫妇的女儿,只不过在升入初中以前都一直是由外地的外婆抚养。刚好就在小升初那时候陈澈桐的外婆死了,店主夫妇便把她接到了江白市来读初中。
所以那天林盛又如常去陈记面馆吃面,抬起头看见坐在餐馆窗边靠角落桌子那里写作业的熟悉人影时便愣住了。
陈澈桐写作业很认真,即使是在客人来来往往的面馆大厅里,也丝毫不被外界所扰。
林盛之前就听说过店主有一个女儿在外地,这时自然而然就知晓了陈澈桐的身份。虽然有些巧合,但这种巧合不知道为什么让林盛对陈澈桐的兴趣更大了一些。
林盛拿起筷子,吃起自己的三鲜面的同时也在观察写作业的陈澈桐。
陈澈桐所使用的那张桌子上文具书本都摆放得很整齐。左手边放的是没写完的,右手边是写完了的,前方是文具笔袋,还有两个不知道什么用途的小方铁盒子。
林盛眯着眼睛,从吃一碗面的开始,到吃一碗面的结束,一直在观察陈澈桐,愣是没尝出三鲜面是什么味道。
通过陈澈桐拿起书本时露出的封面,判断出她写的科目是什么;通过陈澈桐下笔时行云流水的速度,判断出她这学科的成绩怎么样;通过陈澈桐做作业时候的表情,判断出她喜不喜欢这个学科。
这种观察很无聊
但当陈澈桐正在写语文作业的时候,林盛观察到,她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抬起头注视了一个方形小铁盒子很久。
然后在语文作业结束的时候,陈澈桐打开了那个铁盒子,从里面拿出了一颗市场上很常见的那种有闪晶晶糖纸的水果硬糖。
喔,没想到她喜欢吃糖。
接下来陈澈桐以一种一丝不苟的态度把糖果两边的包装纸旋开了,是真的一丝不苟,一圈一圈转的那种。
打开糖后,陈澈桐把糖放进嘴里,又把褶皱的闪晶晶的糖纸细致抚平。
林盛脑袋上冒出一个问号,这是强迫症的一种吗?
然后,陈澈桐开始折叠那片小糖纸。经过大约一两分钟的对叠、反转、立体……那篇小糖纸变成了一只闪晶晶的千纸鹤。
陈澈桐看着小千纸鹤,竟然很不明显地抿唇笑了一下,然后把它放入了两个方形铁盒中的另一个里面。
喔,陈澈桐吃糖的方式真是和她的人生原则一样有点独特。林盛想。
虽然那天林盛还是没有和陈澈桐搭上话,但至少旁观了那个少女坐在窗边折一只千纸鹤的全过程。
那时候窗外不是雨,而是梧桐树叶被风吹拂,发出的沙沙的声音。
九月开学季,梧桐金黄落一地。又是某位杂牌的林大诗人写的酸诗。
林盛的偶像是李白,她说,假如李白的诗是酒与剑的话,她的诗就是梧桐。
其实陈澈桐也看到林盛了,她知道自己由于没有单独的书桌而在大厅里写作业时,那个很外向活泼的短发少女在自己父母的店里吃面。
她发现在吃面的时候,那个叫林盛的人经常撑着头发呆看着窗外,也时不时往自己这个方向看。
那张和别人说话时总是笑着的脸,在一个人的时候却没有太多的表情。
陈澈桐不知为何想起了自己的外婆,想起了外婆家所在的久泉山,以及那个白发苍苍的和蔼老人曾经告诉过自己的东西:
当你思念一个人,或是想为一个人祈福时,可以折一只千纸鹤。
藏在树林里的外婆家的小木屋中,老人用一双褶皱的手和一沓写满字的白纸折着一只又一只的千纸鹤,而旁边一只很大的铁皮罐子里,已经有无数个这样的千纸鹤了。
当时年纪还小的陈澈桐问,“外婆,这是什么东西啊?”
“囡囡,这是千纸鹤。”
陈澈桐随手抓起一只千纸鹤来端详,“好多千纸鹤啊,折这个干嘛用呢?”
外婆笑了,“以后小梧桐要是有了思念的人,或者是想为之祈福的人,就可以为那个人编一只千纸鹤哦。”
“然后那个人就会感受到你的思念了。”
“哦。”陈澈桐答得乖乖巧巧的,心里却在想,我才不信呢,我又不是三岁小孩了,我是六岁的小孩。
自从外婆死后,陈澈桐就开始折千纸鹤,一只一只又一只。
外婆,好多千纸鹤啊。
陈澈桐觉得林盛像千纸鹤。没有原因。如果非要说一个原因,那这个原因就被藏在了林盛那双带笑的的看不清的桃花眼里。
陈澈桐也会揣测,林盛看着窗外的时候在想什么,那种眼神寂寂寥寥的,却又被隐藏在人间烟火里面。
陈澈桐明白林盛会是个好朋友,但她并不想要一个朋友。
陈澈桐不喜欢城市,也从没想过留在这里。当时她的目标只有好好学习早点长大成人,然后脱离父母,再回到她长大的地方。
准确的概括就是,一个人呆在一个安安静静的地方,慢慢老去。
只是,她们终归还是成了好朋友。
作者有话要说:qaq